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媛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氧氟沙星
  • 1篇氧化物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雨水
  • 1篇雨水径流
  • 1篇沙星
  • 1篇水泥路
  • 1篇水泥路面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特性
  • 1篇左氧氟沙星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路面
  • 1篇路面径流
  • 1篇锰酸钾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李媛
  • 2篇杜宇国
  • 2篇魏东斌
  • 1篇胡振
  • 1篇刘文彬
  • 1篇张博

传媒

  • 2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锰氧化物对有机污染物的转化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3年
以土壤/沉积物中普遍存在且具有较强氧化活性的锰氧化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水-锰氧化物体系对医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典型环境污染物的转化行为,并从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出发,分别综述了锰氧化物对酚类、胺类、氮杂环、氮杂环N-氧化物、酸类等典型环境污染物的分子转化机制.为该类污染物环境行为及其潜在风险的科学评价、有效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李媛魏东斌杜宇国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锰氧化物
岛屿环境下水泥屋顶和水泥路面雨水径流水质特性及其用作饮用水的可行性
2019年
以岛屿典型集水面(水泥路面和水泥屋顶)的雨水径流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雨季和旱季雨水径流的水质历时变化特征,并对岛屿收集雨水用作饮用水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季由于降雨强度大且降雨集中,水质明显好于旱季;屋顶受环境及人为因素干扰小,水质好于路面。建议收集雨水顺序为雨季屋顶>旱季屋顶>雨季路面,旱季路面水质较差,不建议收集。岛屿不同环境下收集的雨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指标主要有色度、浊度、少量金属(铝和铅)、氨氮、有机物和微生物等,且超标指标在降雨初期随降雨时间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之后逐渐趋于稳定。因此,对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可极大改善收集雨水水质。雨水径流饮用水化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据降雨情况和集水面性质,采取合理的弃流方案并结合过滤和消毒等净化工艺,可实现雨水饮用水化。研究结果可为降雨量丰富的岛屿及东南亚和南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利用雨水解决饮用水问题提供借鉴。
姚国庆孟颖张博李媛胡民火刘文彬赵子旺刘添胡振胡振
关键词:路面径流水质特性饮用水
左氧氟沙星在高锰酸钾体系中的转化行为
2014年
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选择典型的喹诺酮抗生素左氧氟沙星为目标化合物,研究了其在高锰酸钾体系中的氧化转化行为.结果表明,左氧氟沙星在高锰酸钾体系中快速降解,高锰酸钾的高投加量和低p H有利于左氧氟沙星的转化.从转化体系中分离鉴定出9种主要转化产物,结合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分别提出了左氧氟沙星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的转化路径.涉及的机理主要包括脱烷基、氧化等多种反应.SOS/umu遗传毒性测试结果显示随着体系中左氧氟沙星的去除,遗传毒性效应也明显降低,且与左氧氟沙星剩余浓度呈线性相关性,提示体系的遗传毒性效应主要由母体哌嗪环所致.
李媛魏东斌杜宇国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高锰酸钾降解产物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