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雌激素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生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2011年
- 妇女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由此引发的骨折发生率也在增加。雌激素能有效的防治鲍经后骨丢失,保持骨量,减少骨折发生率是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本文就雌激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生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做一论述。
- 陈有仁杨洁李博
- 关键词:雌激素骨质疏松生理作用
- 三种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及影响因素比较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蛋白质能量消耗(PEW)评估并分析比较,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及回顾性研究。运用透析营养客观评分(OSND)、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法(MQSGA)、人体成分分析(BCM)结合问卷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指标对MHD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及行相关性分析、自身影响因素分析。结果:348例MHD患者OSND、MQSGA、BCM评估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79. 3%、67. 2%、42. 2%,男、女患者多项营养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种方法相关性显著的营养指标及自身影响因素各有异同,MAC是共同的影响因子,评估PEW及炎症效能由高到低分别是OSND、MQSGA、BCM。结论:MHD患者普遍存在PEW,男、女性患者营养存在差异; OSND是评估PEW的敏感工具,OSND、MQSGA联合BCM,能更全面评估MHD患者营养状况,为临床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 唐宽平董哲毅张智敏李博赵华陈香美张利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 经皮股动脉穿刺导管介入冠状动脉根部注射小剂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0例被引量:1
- 2000年
- 阎农张树新张琳刘淑媛宋守忠李博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血液透析合并蛋白质能量消耗、肺结核、结核性心包炎一例
- 2018年
- 血液透析患者数量近年来快速增长,老年人已成为主要人群,其蛋白质能量消耗发生率高,合并症多,免疫应答弱,致某些疾病先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及化验、检查阳性证据不足,确诊困难。现将临床中遇到的1例血液透析合并蛋白质能量消耗、肺结核、结核性心包炎的病例报道如下。
- 唐宽平李博赵华钟汉声董哲毅张智敏张利
- 关键词:结核性心包炎能量消耗血液透析蛋白质肺结核症状不典型
- 骨形态生发蛋白2基因修饰脂肪干细胞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性大鼠骨缺损的修复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构建人骨形态生发蛋白2(hBMP-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脂肪干细胞(ADSCs)后,将其转入去卵巢骨质疏松性大鼠骨缺损模型体内,观察其成骨、修复骨缺损能力。方法①选择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后定期检测骨密度、骨形态计量学指标及血、尿生化指标,以监测去卵巢骨质疏松性大鼠模型的成功建立;②通过噬菌斑原位杂交筛选人混合细胞cDNA文库获得人骨形态生发蛋白2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hBMP-2,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hBMP-2基因转染第4代脂肪干细胞,并经G418筛选;③将40只模型兔随机分成4组后,于股骨中下段钻孔造成骨缺损,后分别将hBMP2+pcDNA3.1、ADSCs+pcDNA3.1、pcDNA3.1-hBMP-2+ADSCs注入前3组兔的骨缺损处,最后1组为对照组;④定期抽静脉血检测Ca+、P及碱性磷酸酶(ALP)等生化指标,X线观察成骨情况;8周后处死动物取骨缺损区组织,HE染色观察成骨情况及炎症反应。结果术后实验组的检测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不同,pcDNA3.1-hBMP-2+ADSCs组的血清Ca+、P及ALP水平明显升高,X线检查可看到有明显的成骨、骨缺损得到修复,HE染色可见到大量的成骨细胞生成,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MP-2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有很好的修复作用,为绝经后所致的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提示了新的治疗思路。
- 赵铭李博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骨质疏松成骨
- 小剂量栓体舒冠脉根部注射溶栓治疗急性早期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观察比较小剂量栓体舒 (rt-PA)导管介入冠脉根部给药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发病 12小时内的AMI患者 88例随机分为 4组 ,A组 :导管介入冠脉根部注射rt-PA组 2 0例 (rt-PA用量为 5 0mg) ;B组 :外周静脉应用rt-PA组 2 2例 (rt-PA用量为 10 0mg) ;C组 :导管介入冠脉根部注射尿激酶 (UK)组 2 3例 (UK用量为 5 0万~ 75万U) ;D组 :外周静脉应用尿激酶组 2 3例 (UK用量为 15 0万U)。分别观察冠脉再通率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冠脉再通率 :A组 (85 0 % ) >B组 (72 7% ) >C组 (6 0 9% ) >D组 (5 6 5 % )。应用导管介入冠脉根部注射rt-PA组的患者冠脉再通率最高 ;应用rt-PA的患者冠脉总再通率 (90 48% )明显优于应用UK组 (6 3 0 4% ) (P <0 0 5 )。内脏出血并发症比较 :A组 (0 0 0 )
- 闫农张树新张琳刘淑媛宋守忠李博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栓体舒
- 脂肪干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发生耐受性和抑制Th1极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ADSCs)与异同种异体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细胞发生的耐受和Th1的极化情况。方法ADSCs与同种异体的DC共同培养3d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共刺激分子的表达进行检测,用ELISA法对细胞因子的产生白细胞介素12(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做进一步地分析。结果ADSCs和DC共同培养前CD80、CD83、CD86分别为(92.1±2.1)%、(90.4±8.3)%、(87.9±4.5)%,共同培养后分别为(76.2±5.1)%、(67.4±3.3)%、(57.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同培养前IL-12和TNF.仅分别为(750.3±89.2)pg/L和TNF—α(282.5±15.3)ng/L,共同培养后分别为(480.6±79.5)pg/L和(192.6±22.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吲哚-2,3-双加氧酶(IDO)表达量增高50%。共同培养后的DC可抑制CD4+T细胞活化和幼稚T细胞向Th1细胞极化。结论脂肪干细胞(ADSCs)可能产生免疫力的负调节以及诱导免疫耐受,这对于移植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来说无疑是提供了-个很有前途的有效方法。
- 赵铭李博王海山
- 关键词:树突细胞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