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川
- 作品数:23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位截瘫并发应激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 应激性溃疡是指位于胃、十二指肠的急性浅表性粘膜糜烂和溃疡。好发于严重损伤和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人。应激性溃疡一旦发生,有较高的死亡率,重要的是预防工作。近7年来,我科共收治高位截瘫并发应激性溃疡病人12例。根据该病...
- 李会川郭文琴
- 文献传递
- 手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护理
- 跟骨粉碎性骨折临床多见,是下肢较严重的骨折。常由于高处坠落伤而造成,骨折大多波及关节面。治疗欠妥有可能遗留足部畸形和行走负重时疼痛,最终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恰当的手术治疗、正确的康复训练,能为创伤性关节炎的预防起到良好的作...
- 魏岚李会川兰伟红
- 文献传递
- 骨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分析
- 2016年
- 目的:通过骨科重症监护室( 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了解骨科ICU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探讨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骨科ICU收住的患者通过前瞻性目标监测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骨科ICU22个月内共收住96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5例,发病率为4.68%,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2.2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32例次,占71.11%;泌尿系统感染12例,占26.67%,血管相关性感染1例,占2.22%。呼吸机使用,尿管和留置血管插管是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开展ICU目标监测,评价感染管理干预措施成效并进行改进,可有效控制骨科ICU医院感染。
- 李会川
- 关键词:骨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
- 2022—2023年某骨科三甲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变化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2022—2023年河南郑州地区某骨专科三甲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时间为2023年8月29日和2022年9月20日内的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病原体送检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两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例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年社区感染现患率、例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2年、202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分别为微创骨科、下肢骨科Ⅰ。2023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体送检率高于2022年(P<0.05)。两年医院感染病例病原体送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2年和2023年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5.25%和4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构成中,抗菌药物使用目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以手术部位感染位居首位,与综合医院不同。今后重点工作是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送检意识,持续降低抗菌药物日使用率。
- 张睿智李会川李贞莉许帅刘柯辛王立新于雅丽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
- 郑州市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委托消毒供应及感染管理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调查郑州市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委托消毒供应及感染管理现状,为市级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进行质控管理策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市开展中医侵入性诊疗技术且开展委托消毒供应的16所中医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WS310.1-2016、WS310.2-2016、WS310.3-2016、《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等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度建设方面,13所(86.67%)医院未成立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14所(93.3%)医院为兼职感控人员;一、二级医院的制度建立数分别为49.2%、45.45%。委托消毒供应质量管理方面,15所(100%)的医院均签订委托消毒协议书,8所医院无消毒供应岗位培训证;大多医院均未建立委托消毒灭菌质量控制和追溯相关制度,未落实痕迹管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8所(53.33%)医院无诊疗包配置清单,53.33%的医疗机构无污染器械收集暂存间及清洗池、职业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全。26.67%的医院无菌物品存放间无空气消毒设备,未配备温湿度仪的占60.00%,温湿度不符合规范的占86.67%。中医诊疗器具管理方面,一、二级中医医疗机构重复使用的中医器具储存合格率分别为8.3%、66.7%,一次性无菌针具合格率分别为50.0%、66.7%。结论:郑州市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基础仍然薄弱,特别是委托消毒供应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规范、有效的质控管理,存在安全隐患,需通过科学的感染管理质控模式,推动质量持续改进。
- 李瑞红卞勤英李会川张睿智石果
- 关键词:中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
- 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我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汇总16377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46例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持续时间、是否接台、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手术室的管理、术者的技能、术后切口管理等密切相关。结论:加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监测,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 李会川
-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与外固定支架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四肢骨折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传统组(CT组)和创新组(CX组)各48例,均为四肢骨折伴感染行外固定术治疗,术后切口感染治疗中CT组实施传统持续灌注冲洗干预,CX组实施VSD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创面生长因子aFGF、bFGF、TGF-β,统计创面愈合时间,评价临床预后。结果 干预后,CX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均低于CT组(P <0.05),血清a FGF、bFGF、TGF-β均高于CT组(P <0.05)。CX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短于CT组(18.24±1.12 vs.32.43±4.45,P=0.009)。CX组患者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局部皮肤组织坏死、骨髓炎、骨折愈合不良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CT组(6.25%vs. 18.75%,P=0.008)。结论 四肢骨折伴感染患者行骨折外固定术治疗后通过对切口行VSD干预,可有效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创面愈合效果,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 李贞莉李会川宋艳华
- 关键词:四肢骨折切口感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外固定支架炎症因子
- 骨外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与其感染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3月郑州市骨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490例患者,统计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采集患者切口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分析其病原菌分布特征;另外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490例骨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共25例,发生率为5.10%(25/490);25例切口感染患者的切口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3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1株,占比63.64%(21/33),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10株,占比30.30%(10/3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2株,占比6.06%(2/3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体重指数(BMI)与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无关(P>0.05);年龄、糖尿病、手术时机与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糖尿病、急诊手术为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是其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年龄≥60岁、有糖尿病、急诊手术等均是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
- 李贞莉全秋艳李会川宋艳华
- 关键词:骨外科切口感染病原菌
-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宣传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宣传活动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组织开展了以"关爱生命‘手'护健康"为主题的首届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周活动,对比分析活动周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变化情况。结果开展感染控制周宣传活动后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度、依从陸、洗手正确率均有所提升。结论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周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李会川
- 关键词:医院感染手卫生依从性
- 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被引量:6
- 2001年
- 梁欣胡广华李会川牛玉红
- 关键词: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