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蓉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对我国家庭汽车消费的冷思考被引量:1
- 2004年
- 过度的家庭轿车消费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以轿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发展战略与我国国情不符 ,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悖。在西方发达国家反轿车、反修路呼声四起之际 ,应积极调整交通发展方针 ,选择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发展战略。
- 虞学群朱晓蓉
- 关键词:汽车家庭消费冷思考
-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制度模式的选择
- 2008年
- "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必须发展,要走现代化道路。社会发展必然采取一种基本和基础性的制度模式。人类长期以来的社会发展实践表明,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有效的制度形式,由此决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和基础性的制度模式也只能是市场经济制度。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并且从本质上说明"计划和市场都只是经济手段",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清除了思想障碍,为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 朱晓蓉
- 关键词:市场经济理论
-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生长路径的转换被引量:2
- 2005年
- 现代化生长方式和生长路径影响着现代化进程。在我国,现代化是为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独立富强的被迫选择。从生长路径来说,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最初是外生式的。外生式现代化由于国家作用强化,社会发育不良,因而缺乏内在的和持久的动力,社会发展不能持久。为此,邓小平一方面破除思想禁忌,提出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以主动对外开放的姿态,吸收资金、先进技术、有效制度等,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把它们内化为促进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力量,培育社会基础,从而把政府的作用与社会发育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国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基础。
- 朱晓蓉
- 当代中国社会阶级现象分析
- 2003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状况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冲击了人们的一些传统观念,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作为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广泛出现的社会现象,必然有其合理性。
- 朱晓蓉
- 关键词:阶级结构社会问题
- 邓小平的人民本位思想
- 2003年
-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而这与他在人民本位思想指导下关心和关怀人民是分不开的。本文从邓小平人民本位思想的基本原则、思想方法及其经济、文化、政治三位一体的整体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朱晓蓉
- 关键词:邓小平人民本位思想文化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