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爱兵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周围神经显微外科重点实验室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皮瓣
  • 3篇伸肌
  • 3篇伸肌腱
  • 3篇缺损
  • 3篇组织瓣
  • 3篇外科
  • 3篇外科皮瓣
  • 3篇肌腱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危象
  • 2篇血栓
  • 2篇逆行
  • 2篇组织瓣修复
  • 2篇危象
  • 2篇复合组织瓣
  • 2篇复合组织瓣修...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机构

  • 9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11篇曹爱兵
  • 7篇杨延军
  • 7篇张子清
  • 6篇李保龙
  • 6篇马立峰
  • 5篇刘铭波
  • 5篇赵波
  • 5篇肖春生
  • 5篇谢卫勇
  • 5篇叶伟德
  • 2篇余英剑
  • 2篇叶碧武
  • 2篇曹瑞治
  • 2篇刘恒
  • 1篇顾玉东
  • 1篇劳杰
  • 1篇刘良燚
  • 1篇李桂涛
  • 1篇王克列
  • 1篇黄刚

传媒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损伤
目的 探讨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方法 2006年5月至2012年6月,采用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损伤46例47指,克氏针纵形穿末节指骨而不穿过远指间关节,尾端折成"Z&qu...
刘铭波张子清赵波李保龙叶伟德肖春生谢卫勇曹爱兵马立峰杨延军
两组逆行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对比两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指背动脉组和指背神经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通过皮瓣成活质量及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组皮瓣疗效。结果经随访42例皮瓣全部成活,感觉功能评价指背神经逆行岛状皮瓣组较好。结论拇指指背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优于拇指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曹爱兵曹瑞治余英剑刘恒张小良刘峰尹晓宁张坤尧
关键词:岛状皮瓣皮肤缺损拇指皮神经
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损伤
目的探讨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方法 2006年5月至2012年6月,采用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损伤46例47指,克氏针纵形穿末节指骨而不穿过远指间关节,尾端折成"Z"形弯钩;钢丝于伸...
刘铭波赵波李保龙叶伟德肖春生谢卫勇曹爱兵马立峰杨延军张子清
文献传递
游离3种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游离3种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复合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18例患者手指伸肌腱及皮肤缺损情况,分别应用游离带足背动脉的趾短伸肌腱皮瓣、带掌长肌腱静脉皮瓣、带尺动脉腕上皮支的尺侧腕屈肌腱片皮瓣修复。结果 18例复合...
刘铭波张子清赵波李保龙叶伟德肖春生谢卫勇曹爱兵马立峰杨延军
应用第二、三趾趾端微型组织瓣游离移植再造手指指尖
王克列黄刚叶碧武曹爱兵马立峰杨延军张子清
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方法2006年5月至2012年6月,采用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46例47指,克氏针纵形穿末节指骨而不穿过远指间关节,尾端折成“z”形弯钩;钢丝于伸肌腱止点以近0.8~1.0cm处如同Kessler缝合法穿过,两端经末节指骨基底两侧系于克氏针弯钩处拧紧。结果术后随访8~33个月,手指远指间关节活动度在50~一7俨,无并发症。按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优42例43指,良4例4指;优良率为100%。结论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损伤,方法简单、廉价而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
刘铭波杨延军赵波李保龙叶伟德肖春生谢卫勇曹爱兵马立峰张子清
关键词:指损伤
逆行推出皮瓣动脉终末支脱落血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验证逆行推栓法解除吻合口脱落血栓造成远端栓塞的动脉危象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50只SD大鼠分为栓塞组、推栓组和无栓组。以血管内缝线技术制备大鼠尾动脉自体血栓模型,设计大鼠腹壁浅动脉岛状皮瓣模型,栓塞组和推栓组建立皮瓣动脉蒂终末支栓塞模型。三组大鼠皮瓣动脉经不同处理后原位缝合,术后通过微型Dopp ler仪探测、大体观察、测量皮温等监测皮瓣血运,以皮瓣成活面积统计皮瓣成活情况。结果皮瓣存活率:栓塞组0,推栓组80%,无栓组100%。经方差分析,推栓组与栓塞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栓组与无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推栓法可以安全、快捷、方便、有效地解除术中因动脉吻合口血栓脱落引起的动脉危象。
曹爱兵李小军杜冬
关键词:外科皮瓣动脉血栓血栓模型动脉危象皮瓣模型逆行
解除大鼠皮瓣终末支动脉危象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来验证逆行推栓法和尿激酶(UK)溶栓法解除血栓栓子造成大鼠腹壁浅动脉岛状皮瓣动脉终末支危象的可行性,同时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及临床意义。 方法: 1.随机将90只SD大鼠分为栓塞...
曹爱兵
关键词:外科皮瓣动脉血栓溶栓显微外科
文献传递
神经“借干”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取sD雄性大鼠54只,切取右侧腓总神经10mm,建立大鼠腓总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A组为神经“借干”修复组,将腓总神经的远、近断端均修剪成45°斜面,在胫神经干相应外膜上开窗,分别行神经外膜端侧缝合;B组为远断端端侧缝合组,将腓总神经的近端结扎并翻转缝于邻近肌肉内,将腓总神经远断端修剪成45°斜面,相应胫神经干外膜开窗,行端侧缝合;C组为自体神经回植组(对照组),将切取的腓总神经原位回植。术后20周,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电生理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术后20周,A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胫前肌复合动作电位、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均优于B组(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神经“借干”修复方法是可行的。
张子清李保龙刘良燚杨延军曹爱兵劳杰顾玉东
关键词:周围神经动物实验神经缺损端侧缝合
游离3种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游离3种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复合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18例患者手指伸肌腱及皮肤缺损情况,分别应用游离带足背动脉的趾短伸肌腱皮瓣、带掌长肌腱静脉皮瓣、带尺动脉腕上皮支的尺侧腕屈肌腱片皮瓣修复。结果 18例复合组织...
刘铭波赵波李保龙叶伟德肖春生谢卫勇曹爱兵马立峰杨延军张子清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