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婷婷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文化
  • 3篇教育
  • 3篇国学
  • 3篇国学教育
  • 2篇清代
  • 2篇晚清
  • 2篇乡村
  • 2篇乡村地区
  • 2篇江浙
  • 2篇个案
  • 1篇党建
  • 1篇东西方
  • 1篇东西方文化
  • 1篇新史学
  • 1篇研究维度
  • 1篇知识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治理
  • 1篇社区党建
  • 1篇社区建设

机构

  • 9篇北京市社会科...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曹婷婷
  • 3篇苏尚锋
  • 3篇王熙

传媒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教育...
  • 1篇神州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区域治理
  • 1篇“满洲民族共...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研究的维度——也谈历史社会学
2019年
本文回顾历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脉络,并与新史学比较,关注“历史”和“社会”作为研究维度的意义,探讨其在中国研究实践中的方法论意义。
曹婷婷
关键词:历史社会学研究维度新史学
从国学之“国”看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被引量:23
2014年
探明国学之"国"的意涵是合理定位当下国学教育的关键。国学近百年来的起起伏伏始终伴随中国由封建朝廷迈向民族-国家的政治及文化转型,所以对国学之"国"意义阐释不能外在于民族国家的话语体系。民族国家包含"民族建制"与"国家建制"的双重任务,这要求国学教育既要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增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又要担负起培养师生文化自觉的重任,使其能够理性地处理封建等级伦理与公民社会价值间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教育不等同于单纯的传统文化教育,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我们呈现自身文化的发展脉络,更应强调以其特有的比较视野触动人们的文化反思与批判,使其学会理性地评判过去、把握未来,在基础教育学段,国学教育尚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国学知识自身的结构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还远未理清。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不妨先着力挖掘国学在价值视角与思考方式上可以提供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在价值教育中的作为。基于这样的价值定位,中小学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国学知识,还包括系统、科学的价值教育理念与方法。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我们一要在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中加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不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活在当下的传统,还要启发他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传统价值要求;二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以研究过程来丰富价值体验、丰富价值思考;三要综合运用种种价值教育策略,兼顾"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避免价值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这两个极端。
王熙苏尚锋曹婷婷
关键词:国学教育民族国家价值教育文化自觉
“清词中兴”与满汉文化关系——基于文化视角的解读
<正>'清词中兴'之说自清初以来渐成共识,陈廷焯有'词创于六朝,成于三唐,广于五代,盛于两宋,亡于明,而复盛于我国朝也'①之说,朱祖谋认为'清词独到之处,虽宋人也未必能及'②。叶恭绰则称清代'实是词的中兴光大时代'③,另...
曹婷婷
文献传递
从国学之“国”看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
2014年
尽管中小学国学教育热度颇高,但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国学到底该教什么,该如何教,这不仅仅是教学层面的问题,还关乎人们对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根本看法,也就是传统之于当下和未来意义何在。诞生于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国学概念中本就充斥着激烈的价值纷争,历经坎坷后再获关注,当下这股国学热必然带有更为复杂的价值负载。相应地,对传统取精华、去糟粕的价值评判标准也更加难以把握。尽管古为今用的道理不言而喻,但却极易被大而化之,难逃被滥用的命运。
王熙苏尚锋曹婷婷
关键词:国学教育传统文化东西方文化教学层面
个案视角下晚清江浙乡村地区婚姻的缔结与离弃——以清代刑科题本为例
<正>婚姻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受到当时的道德、法律、传统习俗以及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制约,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其变化的过程却是漫长而艰难的。谈起晚清之婚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变革,尤其是江浙地区,在...
曹婷婷
文献传递
个案视角下晚清江浙乡村地区婚姻的缔结与离弃——以清代刑科题本为例
婚姻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受到当时的道德、法律、传统习俗以及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制约,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其变化的过程却是漫长而艰难的。谈起晚清之婚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变革,尤其是江浙地区,在婚礼俗...
曹婷婷
文献传递
从国学之“国”看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教育领域,国学不仅高居象牙塔,而且开始走进中小学,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学校文化生活。与高校中的国学研究不同,中小学生接触到的国学远远超出“学问”(传统知识体系)与“学术”(对传统知识的探究方式)的范畴。
王熙苏尚锋曹婷婷
关键词:国学教育传统知识教育领域文化生活
以党建引领智慧社区建设
2024年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建设成为城市治理与社会治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关注智能化、现代化背景下的社区党建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探讨技术手段、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的深层逻辑关系,探寻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打破社区离散性、提高社区凝聚力和参与度的路径。通过智慧党建引领智慧社区,智慧社区促进智慧党建,建立以党建为引领,社区智慧系统为媒介和平台的社区服务与治理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丰富、高效、便捷的服务。
曹婷婷
关键词:社区党建社会治理
晚清妇女生活变迁刍议——以江浙地区为例
<正>近代的中国是一个处于不断变革中的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改革和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在这种大背景下,各种新的社会因素、社会思潮涌现,必然对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产生影响。然而,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传统的惯性使得这个进程在某些方面...
曹婷婷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