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培谦
-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软肝丸治疗肝硬化(血瘀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软肝丸治疗肝硬化(血瘀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症状量化积分,肝门静脉、脾门静脉内径等B超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并且治疗组积分改善显著。治疗前后肝门静脉、脾门静脉内径等B超积分具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肝门静脉、脾门静脉内径等B超积分有所下降但无意义(P>0.05),但B超总积分下降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软肝丸可明显减轻肝硬化患者胁肋刺痛、胁下痞块等临床症状;可降低肝硬化肝门静脉、脾静脉内径的宽度,改善肝脏形态,改善肝脏血流量及瘀血状态延缓肝硬化的发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冀爱英余晓珂曹培谦
- 关键词:软肝丸肝硬化血瘀型
- 蒿芩麻杏石甘汤联合热毒宁注射液对支原体肺炎症状改善及血清T细胞亚群、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蒿芩麻杏石甘汤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我院94例M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蒿芩麻杏石甘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3+、CD4+、CD4+/CD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TGF-β1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清TGF-β1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血清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蒿芩麻杏石甘汤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MP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及TGF-β1水平。
- 曹培谦张志杰马亚秋段靓钰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热毒宁注射液转化生长因子Β1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临床研究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增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结核性胸膜炎增厚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抗结核2HREZ/10HR方案+胸腔穿刺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汤治疗,方药组成:瓜蒌仁、葶苈子、茯苓、桔梗各15 g,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白术、紫苏子、枳壳各10 g,炙甘草5 g,大枣5枚,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胸水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胸膜厚度、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明显低于观察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NF-α、FIB及TGF-β1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进展,两组胸膜厚度逐渐增加,但观察组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ST、ALT、BUN、Scr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观察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西药对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患者较单独使用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减少纤维蛋白产生,降低肝、肾功能损伤,有效抑制胸膜肥厚改变。
- 张志杰曹培谦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活血化瘀汤胸膜增厚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
- 止痛贴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研究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观察止痛贴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对胸水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2例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31例。对照组为西医规范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止痛贴辅助治疗,治疗期为21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疗效、胸腔积液中炎症因子[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在发热、咳嗽、胸闷、胸胁痛等方面症状体征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83.8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胸水LDH、TNF-α水平下降(P<0.05)。且治疗组胸水LDH、TNF-α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止痛贴联合抗痨方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显著。
- 高娴李洪智曹培谦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炎症因子抗痨
- 化瘀通络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36例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生脉注射液联合化瘀通络汤治疗,治疗2周。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胸膜厚度及胸水含量。结果: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胸水消失时间及胸闷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前两组胸膜厚度、胸水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膜厚度及胸水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胸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胸水含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通络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TP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曹培谦张志杰马亚秋段靓钰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化瘀通络汤生脉注射液
- 甘草酸二铵减轻肺结核模型大鼠肺损伤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DG)对肺结核模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肺结核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甘草酸二铵低、中、高剂量组(L-DG、M-DG、H-DG组)、甘草酸二铵高剂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组(H-DG+GW9662组),另取18只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检测肺组织结核分枝杆菌(Mtb)菌落数;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PARγ、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肺组织结构破坏严重,产生大量增生型结核结节,肺泡形态发生变化,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甚至出现干酪样坏死现象,结核菌菌落数增多,细胞凋亡率、TNF-α、IL-6、IFN-γ、COX-2水平及p-p38MAPK/p38MAPK表达升高,PPARγ表达降低(P<0.05)。L-DG、M-DG、H-DG组较模型组肺组织结构、肺泡形态、炎性细胞浸润、干酪样坏死等现象均有所改善,结核菌菌落数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TNF-α、IL-6、IFN-γ、COX-2水平及p-p38MAPK/p38MAPK表达降低,PPARγ表达升高,其中H-DG组变化最显著(P<0.05)。GW9662处理可部分逆转DG对肺结核大鼠的肺损伤改善作用。结论DG可改善肺结核大鼠的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p38MAPK通路有关。
- 曹培谦王志刚苗学红
-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肺结核肺损伤
- 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肺结核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百合固金汤联合秦艽鳖甲散加减治疗初治肺结核(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肺结核且辨证分型为阴虚火旺证的6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痨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合固金汤联合秦艽鳖甲散加减治疗,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痰结核菌的转阴率、胸部CT检查结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痰结核菌转阴率以及胸部CT检查好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均显著下降(P <0.05),且对照组显著低于治疗组(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CD3+、CD4+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CD3+、CD4+及CD4+/CD8+均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 <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6个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0.0%和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百合固金汤联合秦艽鳖甲散加减治疗肺结核(阴虚火旺证)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病原菌的清除率,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曹培谦马亚秋李洪智任斌
- 关键词:肺结核百合固金汤秦艽鳖甲散阴虚火旺免疫功能
- 桃红四物汤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微炎症状态、足部血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2组炎症因子、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变化、全血黏度、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高于对照组7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IL-6、IL-12、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左右足背动脉内径、左右两侧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左右足背动脉内径、左右两侧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腰疼,浮肿,肌肤甲错,麻木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炎症因子有显著的清除作用,有效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并促进足部血流和增加足部血管内径,改善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内环境。
- 朱永芝曹培谦徐金平
- 关键词:气阴两虚血瘀桃红四物汤全血黏度中医证候积分
- 留置胸腔导管联合尿激酶、地塞米松导管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究留置胸腔导管联合尿激酶、地塞米松导管内注射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11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7例。三组均经胸腔穿刺,留置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后,经胸腔导管注射药物:对照A组注入20万U尿激酶+20mL无菌生理盐水;对照B组注入5mg地塞米松+20mL无菌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入20万U尿激酶+5mg地塞米松+20mL无菌生理盐水。统计两组胸腔粘连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胸膜厚度及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胸膜粘连率较对照A、B组低,胸膜厚度较对照A、B组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较对照A、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B组胸膜厚度、胸膜粘连率及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2%(6/37)与对照A组10.81%(4/37)、对照B组8.11%(3/37)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留置胸腔导管联合尿激酶、地塞米松导管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有效降低胸膜粘连率,缩短胸腔积液消失时间,避免胸膜肥厚发生,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值得推广。
- 曹培谦马亚秋李洪智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尿激酶地塞米松
- 结核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阴虚火旺型耐药结核病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结核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耐阴虚火旺型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微小核糖核酸-30a-5p (miR-30a-5p)、微小核糖核酸-431 (miR-43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阴虚火旺型耐药结核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结核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 (IL-4)、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γ (INF-γ)]、miR-30a-5p、miR-431水平,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iR-30a-5p、CD3^(+)、CD4^(+)、INF-γ水平及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CD8^(+)、miR-431、IL-4、CRP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iR-30a-5p、CD3^(+)、CD4^(+)、INF-γ水平及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CD8^(+)、miR-431、IL-4、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阴虚火旺型耐药结核病疗效显著,能调节患者miR-30a-5p、miR-431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
- 曹培谦王志刚唐苗苗
- 关键词:耐药结核病阴虚火旺结核丸T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