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耀

作品数:1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翻译
  • 5篇英语
  • 2篇英语世界
  • 2篇文学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英语
  • 1篇大学生英语学...
  • 1篇大学英语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对等
  • 1篇叙事
  • 1篇选课
  • 1篇学生英语
  • 1篇学生英语学习
  • 1篇学习自我
  • 1篇学习自我效能
  • 1篇学习自我效能...
  • 1篇译介
  • 1篇译学

机构

  • 14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长沙学院
  • 1篇长沙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14篇方耀
  • 2篇许宗瑞
  • 1篇高琪娟
  • 1篇刘伟

传媒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长沙大学学报
  • 1篇外语与翻译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海外英语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蚌埠学院学报
  • 1篇外国语言与文...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英语公选课“课程思政”建设探析
2022年
在大学英语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英语公选课承担着与必修课同样重要的"课程思政"功能。文章基于大学英语公选课开放性、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分析了在其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通过定性分析与师生访谈,文章从教师意识、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三个角度探讨了在大学英语公选课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路径。
方耀许宗瑞
关键词:大学英语公选课
浅析《麦琪的礼物》中人性与爱情的统一和结合被引量:1
2014年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现代短篇小说的开创者,是一位执着的追求人性理想的作家。欧·亨利通过巧妙的文学构思和表现手法讲述了小夫妻之间的喜与悲,展现了世间永恒的主题——人性与爱情的完美结合。通过介绍《麦琪的礼物》的内容和背景,进一步阐述作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最后重点探讨文学作品中人性与爱情的统一、结合和升华,揭示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哲学思想。
方耀
关键词:文学作品人性爱情
认知图式理论观照下的商务英语翻译被引量:2
2018年
将认知图式理论应用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明晰翻译主题、建立翻译框架、优化语言应用,从而能让翻译的文本呈现出翻译的风格、突出文本逻辑、规范英语商务语言的应用。在商务英语中融入认知图式理论,可以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质量,使商务英语的翻译呈现出应用范围明晰、功能传递准确、语言体系规范的特点。为了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质量,译者在翻译商务英语时,可以把认知图式理论融入到文本翻译中。
方耀
关键词:图式理论商务英语翻译语言应用
浅谈译学词典之于翻译实践被引量:1
2013年
译学词典的编研是翻译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且与翻译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一方面,通过查询、借鉴译学词典的内容以做好翻译实践;另一方面,翻译实践可促进译学词典的发展和创新。
方耀
关键词:译学词典翻译实践
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自我效能感的提出,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解决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到了新的解决思路。通过探讨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依据班杜拉的理论,可以将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定义为: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或者进行学习活动的自我认知。
方耀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大学生英语学习
商业广告的语用对等翻译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商业广告的普遍特征是其极力说服读者的语用意义。目前商业广告翻译中存在对广告语用含义的忽视。广告的翻译策略实质上对原文语用意义的正确理解和在目标语中的正确再现。
方耀刘伟
关键词:商业广告语用翻译
从翻译目的论看《小鲍庄》英译策略被引量:1
2016年
王安忆的中篇小说《小鲍庄》英译本于1989年由美国翻译家玛莎·艾维丽翻译并出版,该译本向西方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革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平台,引起了西方评论家的热议。著名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主张翻译目的论,提出目的论三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文章以《小鲍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及背后的意义。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了以目的原则为基础的目的论三原则,并且为了实现其翻译目的主要采取了直译加注的方法,译介结果传达出了小说中特有的中国传统和社会历史背景,并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
方耀
关键词:忠实原则
《山海经》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研究综述
2022年
《山海经》在英语世界真正意义上的翻译与研究始于美国学者希夫勒于1978年节译出版的《山海经之神怪》(The Leg⁃endary Creatures of the Shan Hai Ching)。到目前为止,《山海经》5部英译本已经逐步打通了其西传与研究的通道。同时近20年来,以法国学者利希特曼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正逐步对《山海经》进行深入研究,《山海经》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正在日趋增加。然而,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相对局限,《山海经》在海外的影响力仍需国内学者对其研究成果的主动传播。
方耀许宗瑞
关键词:英语世界翻译
基于Python的合肥英语新闻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合肥英语新闻语料库在合肥城市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建立,该语料库以人民网、新华网和中国日报网英文版自2001年至今有关合肥的新闻报道为语料来源,通过Python实现数据挖掘、清洗与标注。合肥英语新闻语料库的建设包含语料选择、语料采集、语料分类及语料加工四个步骤,其中利用Python编程的语料自动采集成为该库建设的关键技术。合肥英语新闻语料库可运用于合肥城市形象研究、英语教学及“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
方耀高琪娟
关键词:PYTHON
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物本体书写研究
2023年
随着思辨实在论和物导向本体论的纵深发展,当今西方文学界在经历了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之后,出现了明显的“物转向”。文学文本中的物本体书写和物性叙事在不同时期文学中的呈现各不相同。美国超验主义文学家和自然主义者亨利·大卫·梭罗密切关注物的本体性和能动性,通过物本体书写深刻反思了19世纪美国实用主义工业文明背景下的物人关系。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深入探索了“平等之物”,表达了“去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物质主义自然观和哲学观,与“心物感应”、“物我两依”等中国传统物质观念形成了跨时空对话和共鸣。
方耀吴美群
关键词:梭罗《瓦尔登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