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毅

作品数:25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院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线粒体
  • 7篇基因
  • 6篇细胞
  • 5篇突变
  • 4篇心肌
  • 4篇室壁
  • 4篇肿瘤
  • 4篇线粒体基因
  • 3篇动作电位
  • 3篇咪达普利
  • 3篇肌细胞
  • 3篇钾电流
  • 3篇别隐品碱
  • 2篇凋亡
  • 2篇动物
  • 2篇对心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室
  • 2篇心脏

机构

  • 2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华盛顿特区乔...
  • 2篇华盛顿乔治顿...
  • 2篇彰化基督教医...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25篇文毅
  • 14篇李泱
  • 12篇王士雯
  • 9篇谭端军
  • 8篇刘玲玲
  • 5篇高磊
  • 4篇刘昱圻
  • 3篇朱庆磊
  • 3篇徐斌
  • 3篇赵玉生
  • 3篇李宗斌
  • 3篇王琳
  • 3篇王浩
  • 2篇刘谟焓
  • 2篇赵怀兵
  • 2篇薛桥
  • 2篇刘鹏
  • 2篇张新勇
  • 1篇蓝云锋
  • 1篇巩芳

传媒

  • 4篇中华老年多器...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心脏杂志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遗传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第五届全国青...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伐他汀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2011年
目的以大鼠胚胎来源的心肌细胞为模型,观察氟伐他汀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MTT检测法检测细胞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实时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氟伐他汀能够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降低H9c2细胞的活性,10μM氟伐他汀处理H9c2细胞后其凋亡率增加,处理4 d后H9c2细胞凋亡率为54.9%;氟伐他汀能够上调TβRⅡ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对TGF-β1及TβRⅠ的表达无明显的上调作用。结论氟伐他汀能够诱导H9c2细胞的凋亡,这种凋亡诱导作用可能与氟伐他汀对TβRⅡ的上调作用有关。
李宗斌朱梅郑小琴文毅李泱朱庆磊王士雯
关键词:氟伐他汀细胞凋亡
紫杉醇与雷帕霉素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预防冠脉再狭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运用纳米技术不同剂量紫杉醇与雷帕霉素复合药物涂层支架对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小型猪冠状动脉过度扩张的再狭窄模型,于右冠状动脉植入3种不同剂量组合的雷帕霉素和紫杉醇复合药物涂层支架:A支架,中剂量紫杉醇+低剂量雷帕霉素;B支架,中剂量紫杉醇+中剂量雷帕霉素;C支架,低剂量紫杉醇+高剂量雷帕霉素。比较6周后冠状动脉造影及组织病理学结果。两次造影术后抽血化验肝、肾功能。结果共在4头小型猪右冠状动脉内成功植入支架8枚,A支架4枚,B支架2枚,C支架2枚,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均通畅,6周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枚A支架内狭窄,余均通畅。病理结果显示,与其他支架比较,狭窄支架新生内膜明显增生(P<0.05),管腔面积明显减少(P<0.05),余支架内膜增生不明显,无明显管腔狭窄。每头猪术前术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中剂量紫杉醇+低剂量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不能完全抑制6周血管内膜增生,中剂量紫杉醇+中剂量雷帕霉素及低剂量紫杉醇+高剂量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增生、预防再狭窄,安全性好。
王浩李泱张文辉高伟栗竞李晓英文毅徐占稳苟鹏黄丽洁
关键词:再狭窄
时相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在线粒体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评价时相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TTGE)在肿瘤患者线粒体基因同质性和异质性突变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117例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的全线粒体基因进行PCR扩增和TTGE突变筛选分析 ,对TTGE显示在肿瘤和配对正常组织中具有不同类型电泳带型变化的片段进行测序。结果 TTGE在总共 36 5 4片段中发现 16 0个体细胞性线粒体基因突变片段 ,经与直接测序结果比较 ,TTGE检测体细胞性突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 96 2 7%和 94 0 5 %。结论 TTGE是筛选线粒体基因体细胞性同质性突变和各种比例异质性突变的一种敏感方法。
谭端军刘玲玲文毅薛桥王士雯Lee-Jun C Wong陈天健
关键词:肿瘤DNA线粒体突变
咪达普利对家兔陈旧性心梗跨室壁动作电位不均一性的影响
2006年
目的研究咪达普利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家兔非心梗区心室肌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取家兔结扎左心室冠状动脉前降支8周后,记录其单相动作电位;采用二步消化法分离左心室游离壁3层心肌细胞。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单细胞动作电位。结果陈旧性心肌梗死家兔非心梗区心室肌中层的动作电位时程(MAPD90)明显延长,而内膜下和外膜下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不明显,3层心肌的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增加。在体单相动作电位的离散度较单细胞动作电位要小。应用咪达普利后,其复极不均一性得到改善,室颤阈值上升。结论咪达普利可降低家兔非心梗区心室肌复极离散度,这可能是其减少陈旧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
高玉玲王琳文毅徐斌李泱
关键词:咪达普利动作电位复极不均一性
人类肿瘤组织线粒体基因长度不稳定在肿瘤发生学上的角色(英文)被引量:2
2004年
背景: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和微卫星不稳定是在多种人类肿瘤中被证实存在的两个遗传性变异,虽然目前已有研究阐明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基因具有广泛的变异谱,但较少有研究注意线粒体基因长度的不稳定。目的:探讨不同肿瘤组织中线粒体基因长度不稳定状态和在肿瘤发生中可能的作用。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完成,对象为配对肿瘤和周围组织外科切除后保存的样本,所有样本均来自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和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干预:抽提143例患者的5种肿瘤组织及配对的正常组织的DNA,利用32对重叠引物扩增全部线粒体基因,来自肿瘤和相应正常组织的DNA片段进行配对分析。时相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法进行突变筛查。如发现肿瘤与相应正常组织的DNA片段电泳条带呈现差异则进行测序以明确短片段的插入和缺失突变,PCR检测有样本常见的大范围缺失突变。主要观察指标:不同肿瘤组织中线粒体DNA缺失与插入情况。结果:在全部5种类型的肿瘤中均发现有短片段的缺失和插入突变,肺癌和口腔癌此类突变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肿瘤。除肝癌外,在部分肿瘤及其相应的正常组织中可检测到低水平的线粒体常见大范围缺失突变,发生率约5%~40%。
谭端军刘玲玲文毅王士雯朱庆磊Lee-JunCWong
关键词:肿瘤线粒体微卫星不稳定基因缺陷
别隐品碱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单相动作电位的作用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观察别隐品碱(ALL)的抗动物心律失常作用。方法以氯仿诱发小鼠室颤、以CaCl2-ACh混合液诱发小鼠心房纤颤、肾上腺素致豚鼠心律失常,以乌头碱诱发的豚鼠左室乳头肌收缩节律改变,选择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观察ALL抗心律失常的效应。记录豚鼠和大鼠心脏的动作电位和单相动作电位。结果 ALL能明显降低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率,应用30,100 mg/kg的ALL后,CaCl2-ACh混合液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的发生率从 100%降低到53.3%和33.3%。ALL使肾上腺素致豚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降低,并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室乳头肌收缩节律失常有明显拮抗效应。ALL可明显延长其心脏的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效应的电生理基础。结论 ALL呈现出多种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刘谟焓李泱文毅王琳
关键词:别隐品碱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单相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早期对心肌细胞凋亡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缺血心肌内移植早期对心肌细胞凋亡、血流动力学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MSC,结扎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结扎后30min随机分为MSC组(于梗死边缘分4点心肌内注射1×106/0.1ml的MSC,10只),AMI组(同法心肌内注射PBS 0.1ml,10只),假手术组(SHAM组,5只)。监测细胞移植后72h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及TUNEL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AMI大鼠血流动力学恶化,表现为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明显下降,左心室舒张末压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均显著降低,梗死及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41.6%和18.9%;MSC移植减少梗死及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32%和51%(P均<0.01),但对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及左心室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P均>0.05)。结论 MSC移植早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但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功能。
文毅边素艳王红叶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凋亡
中青年和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993~2004年病因演变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 了解我院1993~2004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的演变。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1993~2004年住院的中青年、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1)后6年与前6年相比,在中青年心衰病因中,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房颤及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所占比例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2)后6年与前6年相比,老年患者病因中,病因比率明显升高的为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所占比例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12年来,中青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因由既往主要的风心病、先心病演变为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房颤以及心肌病;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因由既往的风心病、肺心病演变为心肌梗死、糖尿病以及高血压。
赵怀兵文毅赵玉生高磊张新勇李泱王士雯
关键词:病因老年人
646个人类线粒体rRNA基因序列的多态频率和变异特征对糖尿病、痴呆、心肌病发生风险评估的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人类线粒体tRNA基因序列的多态频率和变异类型。方法:搜集基因文库记录的646个人类线粒体tRNA基因序列,并与修正的剑桥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在22个线粒体tRNA基因序列中共发现107个位点共具有513个碱基变异,平均变异密度约为每人每100碱基0.052个变异。可变碱基的主要变异形式为碱基转换(94.17%),其次为颠换(2.53%),最常见的碱基转换类型为A→G和T→C。位于np15888~15953的tRNA苏氨酸基因变异位点数最多,在该基因中66个核苷酸中有15个位点具有多态性碱基替换变异,约占该基因22.72%,明显高于其他21个tR-NA基因。结论:线粒体tRNA基因具有高频多态变异,其变异频率的确定可为针对线粒体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痴呆、心肌病相关疾病发生风险评估的其他研究提供参考。
文毅谭端军刘玲玲王士雯徐斌Leejun C Wong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基因频率糖尿病痴呆心肌病
米帕明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米帕明(Imipramine,Imi)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含水(H2O)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Imi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体重280-320 g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处理组(A组)、模型组(B组)、小剂量Imi组(C组)及大剂量Imi组(D组)各15只,制造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C、D组于术前60min分别给予Imi 10及20 mg/kg腹腔内注射。应用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检测脑缺血组织H2O、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①H2O和MDA含量,C、D组均明显低于B组,D组低于C组(P<0.01、0.05)。②SOD活性,C、D组明显高于B组,D组高于C组(P<0.01、0.05)。③梗死体积,C、D组明显小于B组,D组小于C组(P<0.01、0.05)。结论:Imi可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生成及梗死体积,疗效与剂量有关。
张新勇文毅赵怀兵陈艳明李泱王士雯
关键词:米帕明脑缺血-再灌注丙二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