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才伟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电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周
  • 1篇牙合
  • 1篇牙胶
  • 1篇牙周病
  • 1篇牙周病原菌
  • 1篇牙周膜
  • 1篇牙周炎
  • 1篇曲面断层
  • 1篇龋齿
  • 1篇热牙胶
  • 1篇注射
  • 1篇微渗漏
  • 1篇窝沟
  • 1篇窝沟封闭
  • 1篇细菌学研究
  • 1篇连续波
  • 1篇近中倾斜
  • 1篇基牙
  • 1篇基牙预备
  • 1篇疾病预防

机构

  • 5篇黑龙江省电力...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5篇才伟
  • 2篇张晔
  • 1篇张澄
  • 1篇贾秀
  • 1篇苏鑫
  • 1篇唐林

传媒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口腔正畸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牙预备应用无痛局麻仪进行牙周膜注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将256名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口腔无痛局麻注射仪进行局麻注射,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推式注射。结果发现与传统手动注射相比口腔无痛局麻注射仪有着明显的无痛注射效果,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
才伟于燕冰苏鑫
关键词:基牙预备
开(牙合)及个别正常(牙合)人群后牙倾斜度的测量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比较开(牙合)和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度。方法选择34例开(牙合)患者和40例个别正常(牙合),拍摄曲面断层片;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开(牙合)患者及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第一磨牙,第一、二前磨牙牙长轴的倾斜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开(牙合)患者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度明显大于个别正常(牙合)人群,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无论开(牙合)还是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后牙的近中倾斜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一恒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结论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是开(牙合)形成的机制之一,开(牙合)矫治的重点应放在竖直近中倾斜的上颌后牙及下颌第一磨牙。
张晔才伟张澄贾秀
关键词:曲面断层近中倾斜
热牙胶连续波根充与冷侧压根充后根尖微渗漏的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根管预备方法下,热胶牙连续波根充与冷侧压根充术后,根尖微渗漏的情况。方法:将100颗单根离体恒牙,随机分为2组,A组50颗牙采用ProTaper预备,B组50颗牙采用不锈钢K型锉预备。根管预备完成后,A组牙齿随机分为A1组25颗牙齿,A2组25颗牙齿,分别使用连续波热牙胶垂直根管充填以及冷侧压根管充填。B组做相同处理。染料渗透法染色后测量根尖微渗漏长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1组的染色线长度为(1.28±0.39)mm,A2组的染色线长度为(1.36±0.42)mm,B1组的染色线长度为(1.68±0.44)mm,B2组的染色线长度为(1.96±0.41)mm。其中A、B组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即不同的根管预备方法下,根尖的微渗漏无明显不同。A1、B1,A2、B2组间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说明不同的根管充填方法下,根尖微渗漏不同。结论:在离体实验条件下,连续波热塑充填具有较好的根管壁适应性和密合度,充填效果优于冷牙胶侧压充填方法。而根管预备方法的选择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尚未发现明显差异。
才伟张晔贾秀刘宁
关键词:热牙胶根管充填根尖微渗漏
甲强复合凝胶治疗牙周炎的细菌学研究
2009年
目的:评价甲强复合凝胶对牙周炎病原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20例,选择其左右侧对应牙,局部应用甲强复合凝胶和甲硝唑前后采集龈下细菌并分离、培养。测定产黑色素厌杆菌、梭杆菌、优杆菌等牙周袋原菌的检出变化。结果:甲强复合凝胶对牙周炎病原菌的消除率均高于甲硝唑棒;甲强复合凝胶的抗菌效果优于甲硝唑,用药前后龈下优势牙周病原菌的检出量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局部应用甲强复合凝胶对牙周病原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才伟唐林
关键词:牙周病牙周病原菌
光固化窝沟封闭临床观察
2002年
才伟
关键词:窝沟封闭儿童龋齿疾病预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