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晓毅
- 作品数:16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医药卫生更多>>
- 延安秧歌剧的剧本特点及音乐手段被引量:4
- 2011年
- 延安秧歌剧蕴藏着丰富的戏剧文化内涵。因宗教仪式转化为戏剧交流功能形成的广场歌舞剧样式,狂欢本性中所体现出的喜剧风格及教化要求,在其文学创作中都有具体的显现,最终形成了自身的剧本特点。"选曲填词"与"一曲多用"的音乐创作手法虽然简单,但在处理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情绪的表达以及剧情结构的设置等诸多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对延安秧歌剧创作经验进行总结,有利于对当今中国歌剧的文学和音乐创作。
- 戈晓毅
- 关键词:剧本创作音乐创作
- 精致艺术 淡定人生——感悟甘涛先生的治学与做人
- 2012年
- 本文基于具体事例,对甘涛教授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在生活中淡泊明志的境界作出概括式回忆。从一个侧面凸显出甘涛教授在治学与为人方面的操守。
- 戈晓毅
- 关键词:治学做人精致
- 歌剧探索中的“话剧加唱”及剧本体制——兼论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的创作被引量:4
- 2011年
- 多年来,"话剧加唱"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形式结构,显示出一定的体制特征,最终发展成为中国歌剧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体裁及格式,对后来的中国歌剧创作产生了实际的影响。分析《扬子江暴风雨》剧本创作,从剧本体制角度透视"话剧加唱"的形式,可见在中国戏剧生态环境变化和发展进程中,这种体裁和格式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及合理性,在歌剧创作探索中有其积极意义。
- 戈晓毅
- 关键词:歌剧剧本
- 歌剧《江姐》与《闲情偶寄》——戴鹏海教授讲座《从戏剧结构说到歌剧“江姐”》述评被引量:1
- 2010年
- 2009年11月,音乐史学家、音乐理论家、上海音乐学院戴鹏海教授应邀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了题为《从戏剧结构说到歌剧“江姐”》的讲座。
- 戈晓毅
- 关键词:《闲情偶寄》结构说歌剧《江姐》戏剧音乐理论家
- 戏曲与美育被引量:1
- 1999年
- 审美教育以艺术为主要对象,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富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无论是从戏曲本身的特性分析还是从美育的本质特征的研究来看,两者极为相通,戏曲理应成为审美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内容,美育同样也应建立包括传统戏曲艺术在内的完整的教学体系。这样既可以为审美教育增加丰富的营养,也可为戏曲培养知识型的观众群,为戏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文环境。
- 戈晓毅
- 关键词:戏曲美育
- 完善高校审美教育内容体系
- 1999年
- 戈晓毅
- 关键词:高校审美教育教育内容体系教育学
- 近代中国歌剧文学创作特性历史审视(1920年-1949年)
- 《近代中国歌剧文学创作特性历史审视》(1920——1949)既能为全面审视中国歌剧文学历史、总结中国歌剧文学创作规律、开创性地构建一个歌剧文学基础理论框架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又可促使中国歌剧的整体创作在观念上逐步走向理...
- 戈晓毅
- 关键词:戏剧性音乐性审美特性
- 文献传递
- 打造歌剧经典的一次有益探索——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被引量:1
- 2011年
- 不论什么时代,英雄——永远不能忘记!
不论什么时代,信仰——永远不能忘记!
本剧节目单封底语
以尽可能完美的歌剧艺术形式表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主题,是总政歌剧团艺术家们在以往创作中始终坚持和追求的宗旨和目标。新时期以来,继《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太阳雪》等优秀剧目之后,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该团又一部力作《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解放军歌剧院成功献演。
- 戈晓毅
- 关键词:歌剧艺术革命英雄主义《党的女儿》《太阳雪》爱国主义
- 中国歌剧的教育价值及教育手段的戏剧化思考
- 2011年
- 中国歌剧是在继承传统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新的戏剧样式,他不仅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在形成和发展中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追求自由、崇尚光明的道德精神也极具教育价值。教育戏剧学以戏剧思维代替教育思维的理论引发我们力求突破传统的戏剧教育方式,对如何寻求中国歌剧的教育模式和手段有所思考。
- 戈晓毅
- 关键词:中国歌剧教育手段教育价值戏剧化戏剧样式历史内涵
- 关于我国西南、东北、上海地区国有文艺院团歌剧音乐剧创作与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被引量:7
- 2011年
- 通过对我国西北、东北、上海三个地区国有文艺院团及其歌剧音乐剧生存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的了解和判断,本文为处于文化体制改革转型中的歌剧音乐剧创作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歌剧音乐剧艺术和音乐剧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 居其宏智艳戈晓毅满新颖
- 关键词:文化建设音乐艺术艺术创作文化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