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酸酐
  • 1篇丁烷
  • 1篇丁烯
  • 1篇丁烯二酸
  • 1篇氧传递
  • 1篇液相
  • 1篇正丁烷
  • 1篇顺丁烯二酸
  • 1篇顺丁烯二酸酐
  • 1篇顺酐
  • 1篇马来酸酐
  • 1篇搅拌槽
  • 1篇催化
  • 1篇催化剂

机构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徐魁
  • 2篇王晓晗
  • 2篇黄仲涛
  • 1篇戴干策
  • 1篇陈达美

传媒

  • 2篇广东化工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V-P-O催化剂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1998年
简要介绍了五种V-P-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传统法、气溶胶法、火焰沉积法、气相法和固态法)和三种耐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浸渍法、包容法、嵌入法)。传统法是制备V—P-O催化剂最基本的方法;气溶胶工艺是一种快速干燥制备催化剂的方法;火焰沉积技术是制备纳米级钒磷氧化物的方法之一。
王晓晗徐魁黄仲涛
关键词:催化剂马来酸酐
气-液-固三相搅拦槽中液相氧传递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在机械搅拌槽中使用翼形轴流桨(K4)、圆盘涡轮桨(DT)、6叶45°斜叶桨(6PTD、6PTU)(排出流向下,向上)对低粘度三相体系的液相氧传递性能与悬浮液浓度、通气水平及搅拌功率之间的变化规律作了实验研究。实验得出:K1a∝(Pg/V)k;当悬浮液浓度没有使液相表观粘性产生明显改变时,颗粒的存在、通气量的提高都有助于K1a的提高。翼形桨由于较好的轴向分散及混合性能,在相同的搅拌功率输入下,K1a保持较高的水平。
徐魁戴干策陈达美
关键词:搅拌槽
正丁烷选择性氧化制顺酐技术发展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介绍了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固定床,流化床,循环流化床工艺技术进展;并对上述三种技术进行了比较。
王晓晗徐魁黄仲涛
关键词:正丁烷顺丁烯二酸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