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启英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宫颈
  • 5篇子宫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病变
  • 3篇人乳
  • 3篇人乳头瘤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瘤
  • 3篇子宫内膜
  • 3篇鳞癌
  • 3篇内膜
  • 3篇宫颈病
  • 3篇宫颈病变
  • 3篇宫颈鳞癌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2篇人乳头瘤病毒
  • 2篇乳头瘤病毒
  • 2篇上皮

机构

  • 11篇青海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5篇徐启英
  • 8篇郭桂兰
  • 5篇沙仁高娃
  • 5篇任玉环
  • 4篇李小平
  • 4篇甘芳
  • 3篇魏丽惠
  • 3篇左英
  • 2篇怡萍
  • 2篇张玉芳
  • 2篇王建六
  • 2篇阿小英
  • 1篇王海燕
  • 1篇乌仁塔娜
  • 1篇张易青
  • 1篇郭新建
  • 1篇马生秀
  • 1篇孙秀丽
  • 1篇郑云慧
  • 1篇黄占华

传媒

  • 3篇中国妇产科临...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青海医学院学...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高原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癌化疗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已成为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据统计,2010年美国有43 470例新发子宫内膜癌患者,
徐启英李小平魏丽惠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化疗癌发病率癌患者
子宫内膜癌顺铂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和鉴定及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建立子宫内膜癌顺铂耐药细胞株ISH/DDP,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并探讨其顺铂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顺铂浓度逐步递增联合大剂量顺铂冲击方法,在体外连续诱导、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细胞,建立子宫内膜癌顺铂耐药细胞株ISH/DDP。非放射性细胞增殖法(MTS法)测定ISH/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指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ISH/DDP细胞的细胞周期比例;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ISH/DDP细胞中耐药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P糖蛋白(P—gp)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蛋白的表达水平,以综合积分表示。结果Ishikawa细胞在体外采用顺铂浓度逐步递增联合大剂量顺铂冲击方法连续诱导、培养,历时10个月,成功建立了子宫内膜癌顺铂耐药细胞株ISH/DDP,其耐药指数为3.77。Ishikawa细胞和ISH/DDP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34.1h和40.4h,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shikawa细胞相比,ISH/DDP细胞的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4.2±6.1)%和(55.3±8.4)%]增加,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1.9±0.7)%和(5.7±2.4)%]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4.3±5.7)%和(39.0±10.7)%]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H/DDP细胞中BCRP蛋白的表达水平为(16.3±2.0)分,高于Ishikawa细胞的(13.4±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shikawa和ISH/DDP细胞中P—gp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6.1±1.0)和(15.5±1.2)分,GST-π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4.9±1.1)和(15.2±1.9)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H/DDP细胞具有耐药表型及耐药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其耐药机制可能与细胞中BCRP蛋白的过度表�
徐启英陈勇华赵丽君李小平王建六魏丽惠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顺铂肿瘤肿瘤肿瘤蛋白质类
MiR-29a及其靶向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microRNA-29a(miR-29a)及其靶向DNA甲基转移酶3A(DNA-methyltransferase 3 A,DNMT3A)基因、DNMT3B基因在宫颈鳞癌和癌旁组织以及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人正常宫颈细胞株ECT-1中的表达差异;探讨Hela细胞株过表达miR29a后DNMT3A、DNMT3B的表达差异,为宫颈癌靶向治疗提供基础。方法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例宫颈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培养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人正常宫颈细胞株ECT-1,qRT-PCR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miR-29a的表达,分析miR-29a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DNMT3A、DNMT3B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差异。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转染Hela细胞株过表达miR29a,测定DNMT3A、DNMT3B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差异。qRT-PCR法、Western Blot法和ELISA法检测细胞中DNMT3A、DNMT3B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差异。结果MiR-29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miR-29a在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中表达量明显低于人正常宫颈细胞株ECT-1。宫颈鳞癌组织中DNMT3A、DNMT3B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Hela细胞过表达miR29a后,DNMT3A、DNMT3B的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MiR-29a可能是宫颈癌的抑癌基因,它可能通过降低DNMT3A、DNMT3B的表达水平来达到抑癌作用,有望成为宫颈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徐启英郭桂兰
关键词:DNA甲基转移酶3B宫颈鳞癌
人子宫颈癌基因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整合状态的关系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人宫颈癌基因(human cervical cancer oncogene,HCCR)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癌(SCC)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整合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HPV16阳性宫颈炎患者20例、CIN患者44例和SCC患者20例。采用多重实时PCR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的E2和E6基因,通过E2/E6比值,评估HPVl6型DNA的体内整合状态。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各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CCR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炎、CIN和SCC组HPV16 DNA游离型分别是95.00%(19/20)、43.18%(19/44)和15.00%(3/20),HPV16 DNA混合型分别是5.00%(1/20)、50.00%(22/44)和55.00%(11/20),HPV16 DNA整合型分别是0、6.82%(3/44)和30.00%(6/2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V16 DNA游离型及混合型组患者中,宫颈炎、CIN和SCC组HCCR表达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组HPVl6DNA整合状态与年龄、临床期别、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HPV感染可能与HCCR及HPV16整合状态有关,HCCR及HPV16存在状态检测可能作为细胞学筛查的一种补充手段,以期早发现CIN及SCC的高危患者。
徐启英郭桂兰沙仁高娃
关键词: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鳞癌人乳头瘤病毒
宫腔镜微创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价值及风险规避
2016年
宫腔镜在诊断与治疗各类宫腔占位性病变、异常子宫出血、子宫性不孕不育应用中已成为常规手段。但因由于技术及经济的原因,此项技术在中小城市/县级医院特别是边远地区未能得到全面推广应用。目前分级诊疗制度要求宫腔镜等微创技术在基层医院全面推广并开展,本文就宫腔镜微创技术在青海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价值及风险规避进行总结。
任玉环郭桂兰左英甘芳张玉芳徐启英
关键词:宫腔镜技术推广应用风险规避
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发现肿瘤中存在干细胞,且可能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源。肿瘤干细胞具有高致瘤性、自我更新能力、分化潜能和放化疗抵抗性的生物学特性。同其他实体瘤一样,子宫内膜癌中同样存在着肿瘤干细胞。对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可以应用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如CD133)进行分离鉴定,此外,子宫内膜癌干细胞高表达Musashi-1和Nanog基因;还可以应用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分离鉴定,侧群细胞方法分离肿瘤干细胞突出了其功能筛选的因素即抗药性,结果更为可靠。在对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的特性研究中文献显示,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具有明显的耐化疗性和耐放疗性,而其耐内分泌治疗的特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徐启英刘冰洁李小平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子宫内膜癌
高原藏族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负荷量及其16型基因整合状态与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
郭桂兰任玉环沙仁高娃徐启英怡萍甘芳阿小英鲍统惠
课题组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1569例青海高原藏族地区妇女生殖道感染HPV基因型分布情况,发现青海藏族妇女高危型HPV阳性率为20.27%,出现频次在前的型别依次为HPVl6、58、52、39、53型。采用HC-Ⅱ法...
关键词:
关键词: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鳞癌基因表达
miR-153靶向调控GALNT7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miR-153(microRNA-153)靶向调控GALNT7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双荧光素酶试验证明GALNT7为miR-153的下游靶基因,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C-33A)中转染miR-NC和miR-153,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ALNT7 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GALNT7蛋白的表达量。然后通过CCK8、划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miR-153靶向调控GALNT7的3'-UTR,降低了荧光素酶的表达活性。miR-153组GALNT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iR NC组(P<0.05),且与miR NC组相比,miR-153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降低(P<0.05)。结论 miR-153可能通过靶向抑制GALNT7的表达而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徐启英左英郭桂兰任玉环李学静
关键词:宫颈癌增殖迁移
子宫颈锥切术后极简式缝合法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锥切术后极简式缝合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数字表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子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CINⅡ~Ⅲ)需行子宫颈冷刀锥切术病例100例,术后分别采取2种不同的缝合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即子宫颈锥切术后极简式缝合法50例,对照组:即传统Sturmdorf缝合法50例。比较两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出血天数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出血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后均无感染,术后经期延长及子宫颈狭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应用子宫颈锥切术后极简式缝合法比常规Sturmdorf缝合法简单易行,止血效果确切。
任玉环甘芳徐启英陈慧杨方圆
关键词:子宫颈锥切术
嵌套EP管法更快速获取更多小鼠骨髓细胞
2023年
目的:探讨更快速获取更多小鼠骨髓细胞的方法。方法:取同一只小鼠双下肢,两侧分别随机使用首创的嵌套EP管法或传统常用的注射器冲洗法获得骨髓细胞;记录获取骨髓细胞的时间、数量;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两种方法所得的活细胞比例;采用CCK-8方法检测两种方法获得的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传统常用的注射器冲洗法相比,嵌套EP管法获取小鼠骨髓细胞的时间更短(P<0.0001)。与传统常用的注射器冲洗法相比,嵌套EP管法获得的小鼠骨髓细胞数量更多(P<0.05)。两种方法获得的骨髓活细胞比例一致,增殖能力一致。结论:嵌套EP管法能更快速获得更多的骨髓细胞。
徐启英徐启英冶怡王卓亚
关键词:骨髓细胞小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