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义贤

作品数:97 被引量:449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会议论文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6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地电
  • 19篇大地电磁
  • 15篇反演
  • 14篇勘探
  • 11篇地球物理
  • 11篇地震
  • 10篇地质
  • 10篇西准噶尔
  • 10篇小波
  • 9篇岩石
  • 9篇岩石圈
  • 7篇电性
  • 6篇地幔
  • 6篇电磁
  • 6篇电性结构
  • 6篇小波变换
  • 6篇波变换
  • 5篇地表
  • 5篇地壳
  • 5篇地震勘探

机构

  • 66篇中国地质大学
  • 29篇中国地质大学...
  • 18篇浙江大学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武汉大学
  • 5篇麦考瑞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四川中水成勘...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湖北省交通规...
  • 1篇中国大陆科学...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97篇徐义贤
  • 7篇王国灿
  • 6篇刘营
  • 6篇杨波
  • 6篇王家映
  • 6篇张煜
  • 4篇陈超
  • 4篇张三宗
  • 4篇杨文采
  • 4篇夏江海
  • 4篇罗银河
  • 4篇余翔宇
  • 3篇蒋礼
  • 3篇肖龙
  • 3篇平萍
  • 3篇李静和
  • 3篇张秉政
  • 3篇汪利民
  • 3篇张煜
  • 2篇景建恩

传媒

  • 8篇地球物理学报
  • 7篇2014年中...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 4篇工程地球物理...
  • 4篇2015中国...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地球科学(中...
  • 3篇石油地球物理...
  • 3篇2016中国...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微机发展
  • 2篇石油物探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地震
  • 1篇工程勘察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岩土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6篇2015
  • 17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6
  • 4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准噶尔地区地震背景噪声源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西准噶尔是我国大陆远离海岸带最远的地区.利用频率域聚束(或称f-κ分析)方法对布设在西准噶尔地区的两个不同尺度的三分量宽频地震台阵61天和31天的连续记录分别进行了低、高频背景噪声源分析.通过台阵响应函数的计算,确定了分析背景噪声源的最佳频带范围分别为0.04~0.1 Hz和0.5~3 Hz.对于低频背景噪声,分析了初次地脉动的震源,结果说明西准噶尔大尺度台阵(WJLA)在观测时间范围内可以接收到来自亚欧大陆周边几个海洋活动强烈的海岸带的背景噪声,尤其以来自北太平洋西海岸带和北大西洋东海岸带的信号最强.通过分析由两个强温带气旋引起的北大西洋的海浪剧烈运动产生的地脉动信号,证明了这两个强温带气旋与北大西洋东海岸带相互作用的区域有所不同,并发现了当这两个强温带气旋结束后,该海域依然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活跃状态.对于高频背景噪声,在1~2.5 Hz频带范围内有一个持续而稳定的噪声源,来自于西准噶尔小尺度台阵(WJSA)中心北偏东60°方向,主要由克拉玛依市区及附近的人类活动产生;除此之外,在较低频段有时还会在270°~300°方位产生一个能量相对更强的噪声源,其信号传播速度更快,分析认为该类震源为测区西北部的多个矿山的采矿活动.本项实验研究证明:即使在远离海岸带的我国西北部地区,背景噪声仍具有足够强的信号,但噪声来源存在强烈的方向性,因此在该地区利用背景噪声对地球内部进行成像时,需要考虑噪声源方位特性对成像的影响.
王奡罗银河吴树成沈超姜小欢徐义贤
关键词:西准噶尔聚束F-K分析
电磁学中的某些进展与电磁法的有关问题被引量:8
1996年
本文介绍了电磁学研究热点中与电磁脉冲有关的瞬变电磁场(TEMF)、Maxwell方程组的瞬态解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对各界瞩目的电磁导弹(EMM)问题做了较详细评述,对TEMF的求解方法做了简要总结,并着重介绍了一种适于任意媒质、高维情况下的广义时域有限差分算法(GFDTD);通过引入手征(注)(Chiral)媒质中电磁场的本构方程(亦称物性方程),证明了电磁波在地中传播时,源电极化和源磁极化之间存在耦合关系,这种耦合作用的结果总是程度不同地增强了电场强度,而对磁场强度的影响则较复杂。
徐义贤
关键词:电磁脉冲瞬变电磁场电磁法电磁法勘探电磁学
大别造山带岩石圈地幔的地球物理属性及其动力学意义
大别造山带是全球研究程度较高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出露的造山带之一.大别地区地幔捕虏体罕见,加之地球物理对其岩石圈地幔的探测程度较低,因此对其现今岩石圈地幔的属性了解甚少,严重影响了该造山带超高压岩片折返和造山带垮塌过程的...
徐义贤罗银河W.L.Griffin杨英杰朱露培S.O'Reilly杨波黄荣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岩石圈地幔大地电磁测深
复杂造山带地区三维地质填图中深部地质结构的约束方法: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三维地质填图实践被引量:19
2015年
在地球物理资料稀少、钻孔数据匮乏的复杂造山带地区进行三维地质填图,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我们的填图工作思路是:以精细地表地质调查为基础,在地质-地球物理-钻孔等多源数据约束下,充分利用野外走廊带解析剖面、实测自然剖面、地球物理解释剖面等资料,进行人机交互式三维地质建模,并根据使用资料的准确性、空间分辨的精细程度等对模型的可靠程度进行分块评价.浅表层以地表地质信息(包括产状、地层层序关系、地层厚度、褶皱形态、断层性质与位移、局部和区域概念地质模型等)约束为主,深部地质结构则主要依据地球物理剖面资料,少量钻孔资料不仅用以校验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的可靠性,并对模型施加强约束.以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三维地质填图为例,着重讨论了在三维建模中如何具体实现上述思路和约束方法.实践证明,该填图思路和建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
郁军建王国灿徐义贤郭纪盛陈旭军杨维龚一鸣陈超李永涛晏文博肖龙
关键词:造山带三维地质建模地质剖面深部地质结构
一种基于物性数据的深部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被引量:5
2015年
地质采样信息不足是制约深部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因素,深部物性探测数据由于其易于获取而能够有效形成可视化模型.结合这一特点,在地质调查项目工作中探索出了一种基于物性探测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它首先利用岩石样品物性测量实验数据提取出物性参数及其对应地质属性的映射关系,然后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所获取到的物性数据进行综合建模并解释,最后将解释后的可视化模型转换为地质三维模型.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针对性地解决项目中的一些深部地质三维建模问题.
余翔宇徐义贤
关键词:数据可视化
InSAR二维相位解缠算法研究
本文讨论了相位解缠的原理及二维相位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问题,给出了现有主要相位解缠算法的效学框架。通过数值试验对枝切法、预条件共轭梯度法和最小费用流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小费用流算法的解缠精度要优于枝切法和预条...
岳瑞永徐义贤吴云超
关键词:相位解缠一致性
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幔转换带结构及其对太平洋滞留板片中水运移的意义
地幔中的水在地球动力学及其演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其对地幔的粘度,固相线温度,和岩石相变都有影响.地幔转换带(MTZ)位于410 km 和660 km不连续面之间,是一个较强的储水能力的区域,这主要是因为瓦...
黄荣徐义贤罗银河姜小欢
重建华北克拉通破坏前的岩石圈结构及其意义
已有的地球物理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NCC)不仅在西部块体和中部造山带具有厚的岩石圈,其东部块体也保留有古老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残块,表现出中生代岩石圈破坏的空间不均一性。NCC在古生代的岩石圈厚度估计来自于东...
徐义贤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破坏NCC克拉通岩石圈厚度中生代岩石圈结构
TSP-203在鹰嘴岩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在大量隧道工程中,由于对工作面前方地质情况了解不清,给隧道施工带来很大的盲目性。TSP系统就是专门针对上述问题而设计。本文分析探讨了TSP系统的原理,介绍了施工时的现场布置,并选取鹰嘴岩隧道施工为实例来验证该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殷瑞华徐义贤
关键词:TSP掌子面地质超前预报
大地电磁电各向异性静态效应模拟及校正方法研究
<正>大量的实际资料表明,浅层电性不均匀体的引起大地电磁'静态效应',其常常表现为大地电磁(MT)相邻测点的视电阻率曲线或同一测点的两条视电阻率曲线之间发生平行移动,如用平移后的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反演解释,岩层的视电阻率和...
周勇徐义贤刘营张盛张亮亮李德华
关键词:大地电磁勘探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