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治中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腹部手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附16例报告)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发生食管癌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16例曾经做过上腹部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胃代食管4例,空肠代食管胸内吻合2例。经左颈、右胸、上腹三切口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7例。经上腹左胸结肠代食管胸内吻合3例,均采用手工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后早期死亡,主要并发症为颈部吻合口瘘2例,呼吸功能不全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3/16)。结论术前详细了解病情,设计手术方案,根据术中腹腔粘连情况,选择适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非常重要。
- 孙小康刁明强郭向东赵长明彭治中
- 关键词:上腹部手术食管癌外科治疗
- 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
- 2005年
- 目的比较评价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与常规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0月至2004年7月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膜置换术24例(A组),同期未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膜置换术30例(B组),监测两组病人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的LVDD,LVEF,LVFS,记录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使用升压药的种类及用量,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3d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记录卡瓣、左室破裂、低心排及死亡事件。结果A组10例无1例死亡,B组因顽固性低心排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死亡,两组均无卡瓣及左室破裂,体外循环时间无明显差异,LVDD,LVEF,LVFS等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提高,但A组心功能改善更显著,术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种类明显减少,术后3个月LVDD、LVEF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A组方法较简单,易于实践,不增加心内手术时间,无卡瓣及左室破裂,手术病死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心功能恢复较好。
- 孙小康刁明强郭向东彭治中赵长明洪澜
- 关键词:机械瓣膜置换术二尖瓣
- 开胸术后并发对侧气胸的经验教训
- 2003年
- 刁明强孙小康彭治中郭向东赵长明
- 关键词:开胸手术术后并发症病因X线胸片
- 胃前后壁穿通伤漏诊的教训
- 1991年
- 患者男性,17岁,住院号6756,因刀刺伤脐上腹部1小时,急进当地医院诊治。患者伤前1小时与人斗殴,被对方用水果刀(刀长约10厘米)猛刺入脐上腹部约5~6厘米。当地医院探查伤道入腹,即以腹部开放性损伤行急症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体前壁有一2.5厘米纵行裂口,胃内容物少、行胃修补、腹腔引流术。术后6夭,病员因上腹胀痛伴畏寒、发热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8℃,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4/8 kPa。心肺正常,上腹丰满,全腹压痛,腹肌紧张,上腹可触及胎头大。
- 孙小康彭治中
- 关键词:穿通伤腹部开放性损伤腹肌紧张腹腔引流术伤道上腹胀痛
- 上腹部手术后食管癌外科治疗16例
- 2006年
- 郭向东刁明强孙小康赵长明彭治中
- 关键词:腹部手术后食管癌外科治疗手术治疗癌患者
- 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总结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的临床经验,并观察其与常规MVR比较的临床效果。方法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54例,其中行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MVR24例(保留二尖瓣后瓣组),行常规MVR30例(常规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指标。结果保留二尖瓣后瓣组无死亡患者,常规手术组死亡1例;保留二尖瓣后瓣组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种类和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常规手术组减少;术后3个月保留二尖瓣后瓣组LVEDD较常规手术组减小,LVEF较常规手术组增大(P<0.05)。结论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MVR手术操作不复杂,不增加心内手术时间,有可能减少左心室破裂的危险,术中操作仔细可以避免卡瓣,术后心功能恢复较好,更适用于心功能较差、左心室较大的以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的患者。
- 孙小康刁明强郭向东彭治中赵长明洪谰
-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心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