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颌关节
  • 2篇颞下
  • 2篇颞下颌
  • 2篇颞下颌关节
  • 2篇下颌
  • 2篇下颌关节
  • 2篇复发
  • 2篇复发性
  • 2篇创伤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修复体
  • 1篇修复性牙本质
  • 1篇牙本质
  • 1篇牙列
  • 1篇牙列缺失
  • 1篇牙列缺损
  • 1篇牙髓
  • 1篇牙髓炎
  • 1篇阳性

机构

  • 8篇解放军第81...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市口腔医...

作者

  • 9篇张玲
  • 8篇刘向辉
  • 5篇孙卫革
  • 3篇张纯
  • 2篇周红文
  • 1篇姜晓钟
  • 1篇章健
  • 1篇黄建涛
  • 1篇赵云富
  • 1篇黄辉
  • 1篇兰卫东
  • 1篇徐正林
  • 1篇饶志仁
  • 1篇王军
  • 1篇靳静
  • 1篇汪俊
  • 1篇王淑丽
  • 1篇张林
  • 1篇谢名艺
  • 1篇杨建

传媒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复发性口疮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2003年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疮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相关性免疫反应的关系 ,旨在了解H .pylori感染在复发性口疮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采用快速尿素酶实验及ELISA等方法检测复发性口疮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牙菌斑中H .pylori的存在情况及其血中的抗H .pylori抗体的水平。结果 :复发性口疮患者口腔牙菌斑中H .pylori的检出率 (53 .3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 (3 2 .3 % )(P <0 .0 1) ,口腔牙菌斑中H .pylori的检出率与复发性口疮的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关系 (P >0 .0 5) ;血中抗H .pylori抗体的检出率与复发性口疮及其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关系 (P >0 .0 5)。而血中抗H .pylori抗体的浓度水平与复发性口疮及其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P <0 .0 1)。 结论 :口腔中的H .pylori感染与复发性口疮的发生相关 ,而血液中由H .
王淑丽张纯王军刘向辉张玲周红文黄辉靳静章健
关键词:复发性口疮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学发病机制
三叉神经痛神经脱髓鞘变程度的定量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脱髓鞘变程度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 方法 :选 6例下齿槽神经痛患者 ,取其患支下齿槽神经、颏神经 ,并取其未发病的舌神经为自身对照 ;选择 4例无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下齿槽神经作为正常对照 ,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分析比较四组神经脱髓鞘变的程度。 结果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患支神经的脱髓鞘变程度与正常对照神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孙卫革刘向辉张玲周红文姜晓钟赵云富黄建涛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鼠创伤性颞下颌关节炎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建立创伤性颞下颌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间接创伤对颞下颌关节的作用。方法 使重1kg的铁块自45cm高处自由落下,由下颌角向关节凹方向撞击鼠颞下颌关节,运用组织病理和图象分析法观察创伤后1、3、7、14、21和28天各组鼠颞下颌关节的病理改变。结果 病理改变:术后1~3天,以组织的损伤和急性炎症为主;术后3~14天,以组织的进行性破坏为主;术后14~28天,以组织的增生和修复为主。结论 间接创伤引起创伤性颞下颌关节炎,创伤后组织的过度增生可能是关节紊乱和强直的主要原因。
刘向辉张玲斯方杰董绍忠
关键词:病理改变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型及Ⅱ型在大鼠牙髓炎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型及Ⅱ型(TGF-βRⅠ、Ⅱ)在大鼠牙髓炎模型中在不同时间动态表达及定位情况;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型及Ⅱ型在牙髓炎中表达特点,推测它在牙髓炎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磨牙实验性牙髓炎组织连续进行切片,同时超敏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 d组、3 d组,TGF-βRⅠ、Ⅱ在成纤维细胞中均呈弱阳性表达,成牙本质细胞呈强阳性表达,至2周修复期为阳性表达.2周以后,成牙本质细胞,前期牙本质细胞呈阳性表达减弱.3周、4周以后,成牙本质细胞、牙髓成纤维细胞、修复性牙本质呈弱阳性表达.5周以后,牙髓组织变性、坏死,呈阴性染色.结论TGF-βRⅠ、Ⅱ在大鼠牙髓炎的损伤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张玲兰卫东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牙髓炎成牙本质细胞修复性牙本质
2276例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张玲刘向辉孙卫革
关键词:老年人缺牙牙列缺损牙列缺失老龄化
贵金属烤瓷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观察比较贵金属烤瓷牙与镍铬合金烤瓷牙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2004年间,为48例患者制作贵金属烤瓷牙168颗,为另外48例患者制作镍铬合金烤瓷牙179颗。在修复体粘结后即刻以及完成后6个月、1a、2a、3a时复诊,检查修复体的完整性、固位、颜色、颈缘以及牙龈情况。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结果:修复后即刻检查,贵金属修复组与镍铬合金修复组临床效果良好,而修复后6个月、1a、2a、3a各时间点,2组修复体临床效果总体上比较,贵金属组显著优于镍铬合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金属烤瓷冠是性能优良的长久性修复体,尤其在颜色方面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
孙卫革刘向辉张玲张纯谢名艺周雯娟
关键词:烤瓷冠贵金属镍铬合金
金因肽与华素片联合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观察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与华素片合用治疗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局部疗效。方法90例轻型阿弗他溃疡患者随机分成3组,试验1组30例局部外用金因肽;试验2组30例含服华素片;试验3组30例局部外用金因肽,并含服华素片;疗程均为3天。观察3组药物治疗口腔溃疡的短期疗效,并且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发现试验1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3.33%;试验2组显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63.33%,试验3组显效率为86.67%,总有效率为100%。经统计学处理,3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3组两两之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因肽对口腔阿弗他溃疡有较好的疗效,尤其与华素片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佳。
孙卫革汪俊刘向辉张玲杨建张林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华素片复发性口腔溃疡
正畸与修复技术在前牙散在间隙修复中的联合应用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评价散在间隙的前牙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先天性前牙缺失、间隙散在的患者,经正畸治疗后再行烤瓷桥修复。结果:15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不仅保存了活髓,而且牙齿回到正常位置,恢复了前牙的美观和功能。结论:采用正畸与烤瓷桥修复的联合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孙卫革刘向辉张玲张纯
关键词:前牙正畸
鼠颞下颌关节中神经肽Y阳性纤维的分布及创伤后的密度变化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神经肽Y阳性纤维在鼠颞下颌关节中的整体分布及创伤后的密度变化。方法 :将 6组鼠分别于正常时及撞击后第 1、3、7、14及 2 8天处死 ,完整取出颞下颌关节脱钙脱水 ,恒冷切片 ,ABC法漂染后镜检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神经肽Y阳性纤维广泛分布于颞下颌关节的软组织中 ,主要位于血管尤其是动脉周围 ;创伤前及创伤后 6组的分布面积为 :16 0 4± 2 7 5 ,95 8± 16 4,88 6± 14 5 ,114 3± 17 0 ,135 0± 2 0 7,15 8 6± 19 5 (单位 :mm2 )。结论 :神经肽Y阳性纤维广泛分布于颞下颌关节软组织的血管周围 ;在创伤后密度呈动态变化 。
刘向辉斯方杰徐正林张玲饶志仁
关键词:纤维密度动物实验颞下颌关节阳性纤维创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