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玲

作品数:22 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8篇2型糖尿
  • 8篇2型糖尿病
  • 5篇糖尿病患者
  • 5篇2型糖尿病患...
  • 5篇病患
  • 4篇血管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利拉鲁肽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综合
  • 3篇代谢综合征
  • 3篇血管病
  • 3篇血管病变
  • 3篇炎症
  • 3篇综合征
  • 3篇卒中
  • 3篇下肢血管

机构

  • 22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市中心妇...

作者

  • 22篇张玲
  • 14篇李佳芮
  • 6篇李新胜
  • 6篇黄倩
  • 6篇刘婵
  • 4篇黄福常
  • 4篇张金成
  • 3篇许金秀
  • 3篇钱红霞
  • 2篇赵永才
  • 2篇付冬霞
  • 2篇张素芬
  • 2篇刘博伟
  • 2篇张志君
  • 2篇李彦英
  • 2篇黄平
  • 1篇于庆杰
  • 1篇杜俊凤
  • 1篇张雷
  • 1篇邢宝恒

传媒

  • 5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炎症对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作用的临床研究
李新胜张金成钱洪霞刘淑荣苏娜张玲
该研究表明血清CRP、IL-6、TNF-α、WBC计数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WBC计数,随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升高;该研究表明炎症因子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
关键词:
关键词:炎症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
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过程中血糖变化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通过血糖监测评价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标准纳入患者40例,随机分为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组和单用胰岛素治疗组。分别对观察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进行3 d的动态血糖监测,具体监测类型包括:日间血糖差、血糖最高幅度、用餐之后血糖变化量,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定期监测其空腹血糖值、用餐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血糖波动、日间血糖差、血糖最高幅度、用餐后患者血糖变化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可以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使2型糖尿病治疗更具安全性。
黄倩李佳芮张玲黄福常刘婵王丹骆雅静王亚娜
关键词:胰岛素利拉鲁肽血糖监测
双周制剂-考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2型糖尿病是一种病程相对较长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多发于老年患者,已成为危害我国老年患者健康的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2型糖尿病引起的严重的并发症,如神经、微血管发生病变,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该病需要及时控制病情的进展,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并无特效疗法,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糖值,而单一用药往往控制效果不佳。因此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用综合治疗的策略,一般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以期提高临床效果。且多数降糖药需要长期口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佳,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临床效果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目前现有的药物已无法满足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需求,研发新型降糖药已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考格列汀的出现为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2型糖尿病进行分析,并综述双周制剂-考格列汀在中国2型糖尿病中研究进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张玲李佳芮张志君张文静王迎春宋春雨
关键词: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并发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及行为干预对策研究
李佳芮刘博伟张玲许金秀唐诗玲张素芬李新胜
该课题主要是对已明确诊断MS合并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表明:MS组和MS脑卒中组饮酒、摄盐过多、打鼾、易激动者较对照组多,锻炼者少,SBP、DBP、WHR、BMI、LDL-C、TG、FPG显著增高(P<0.0...
关键词:
关键词:脑卒中并发代谢综合征行为干预
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应用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患者,观察尿微量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变化。方法:T2DM早期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200μg.min-1)70例随机分为胰激肽原酶治疗组40例及非治疗组30例,测定血糖及血脂、UAER、CRP、FIB等。另选30例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血糖、TG、CRP、FIB、UAER在2组均有下降,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逐渐升高,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可在降低TG、CRP、FIB水平的同时,降低UAER水平,使用胰激肽原酶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DN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钱红霞李新胜张玲张金成
关键词:胰激肽原酶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
腰围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腰围(WC)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是否有关。方法本研究选择T2DM患者200例,全部受试者均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按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T2DM下肢血管病变组与非病变组,比较病变组与非病变组间腰围是否有差异;同时根据WC又分为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病变严重程度情况。结果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WC显著高于非病变组(P<0.05),而糖尿病腹型肥胖组较非腹型肥胖组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增加,病变程度更重(P<0.05)。结论腰围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李佳芮李新胜张玲赵永才刘婵张金成钱红霞
关键词:腰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丹参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部分炎性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部分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100例合并下肢血管病变,随机分为丹参注射液组和传统治疗组,其余50例不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为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为传统治疗加丹参注射液,传统治疗组为传统治疗;对比下肢血管病变者和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治疗后对比丹参注射液组和传统治疗组CRP和IL-6的变化。结果:下肢血管病变者CRP和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丹参注射液组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丹参注射液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降低患者CRP和IL-6水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效果较好。
黄倩李佳芮张玲刘婵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入院的患者462例,测量并记录全部受试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血清甘油三脂(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体重指数(BMl),腰围,腰臀比(WHR);按照流行病学调查表统计生活习惯、膳食、精神心理等情况。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S与脑卒中呈正相关,OR值为3.269(95%CI2.454~4.213),多因素分析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后MS与脑卒中仍具有统计学相关性,OR值为2.873(95%CI1.865~4.076)。MS所有组分中,高血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最强,且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在个体聚集越多,患脑卒中可能性越大。结论MS与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积极控制MS各危险因素对预防脑卒中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李佳芮刘博伟张玲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脑卒中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双胍类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双胍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双胍类降糖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6%显著优于对照组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对比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双胍类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具有应用价值。
张玲李佳芮黄倩黄福常
宫颈癌患者血清S100A14和LOXL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S100钙离子结合蛋白A14(S100A14)和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该院治疗的84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90例宫颈上皮瘤变患者(宫颈上皮瘤变组)以及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100A14和LOXL2的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100A14和LOXL2诊断及鉴别诊断宫颈癌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S100A14、LOXL2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100A14和LOXL2表达水平均高于宫颈上皮瘤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瘤变组血清S100A14和LOXL2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100A14、LOXL2诊断宫颈癌的AUC分别为0.895和0.929,鉴别诊断宫颈癌的AUC分别为0.744和0.833。宫颈癌患者血清S100A14与LOXL2呈正相关(r=0.239,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高分化、肿瘤最大径≥4 cm、浸润深度≥1/2肌层、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100A14、LOXL2表达水平均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中低分化、肿瘤最大径<4 cm、浸润深度<1/2肌层、淋巴结未转移宫颈癌患者(P<0.05)。血清S100A14、LOXL2分别与宫颈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100A14和LOXL2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
李彦英黄平张治肖喜云张玲刘丹彤
关键词:宫颈癌血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