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民
- 作品数:24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降钙素原联合胆碱酯酶检测对急性胆管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胆碱酯酶(ChE)联合检测对于急性胆管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PC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C反应蛋白(CRP)、ChE、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指标,并比较各检测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检测同期106例腹部其他部位感染者PCT浓度和ChE活性,比较差异性;对比分析轻、中、重度急性胆管炎患者PCT浓度和ChE活性的差异。结果:对急性胆管炎组各检测指标做ROC曲线,PCT和ChE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921和0.901,PCT有最大特异性0.943而且ChE有最大敏感度0.861,PCT和ChE联合诊断时曲线下面积为0.936。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PCT浓度明显上升,ChE活性明显下降(P<0.05)。急性胆管炎轻、中、重度组的PCT浓度分别为2.62、9.12、17.49 ng/mL,ChE活性水平分别为(4614.31±982.24)、(4207.59±625.97)、(3240.29±999.42) U/L,PCT浓度随急性胆管炎危重程度而上升,ChE活性随急性胆管炎危重程度而下降。结论:PCT和ChE对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有临床意义,且联合诊断价值更高。急性胆管炎与腹部其他部位感染相比,PCT和ChE有显著性差异,可以根据PCT和ChE的水平鉴别急性胆管炎和腹部其他部位感染。PCT和ChE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
- 张爱民曾昭伟
- 关键词:急性胆管炎降钙素原胆碱酯酶
- 2018—2021年临床常见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分析2018—2021年我院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18—2021年天津市南开医院胆道感染病原菌,采用VITEK2 Compact对其进行鉴定及药敏检测,药敏结果按照CLSI 2020年版标准判定,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胆汁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49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06株,占67.39%;革兰阳性菌1494株,占30.45%;真菌106株,占2.16%。耐碳青霉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2.31%、12.99%。非发酵菌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62.88%、70.59%。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45.71%、64.4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耐药性均较低,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VRE)检出率0.67%。结论: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以肠源性细菌为主,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多重耐药菌增加,应密切关注胆道感染常见菌群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 薛海玲张爱民曾昭伟房杰陈明慧陈莎燕孙兰菊
- 关键词:胆道感染胆汁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 2020—2022年天津市南开医院临床常见胆道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临床常见的胆道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胆道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672例胆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胆道感染(BTI)将患者分为BTI组(n=361)和非BTI组(n=311);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情况、胆结石数量、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等资料,分析胆石症患者并发BTI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征。结果:胆汁培养共分离病原菌35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75株,占67.20%;革兰阳性菌1058株,占29.94%;真菌92株,占2.60%。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有所下降(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头酶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升高(P<0.05)。屎肠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P<0.05),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下降(P<0.05)。年龄、胆道手术史、结石数目与胆道疾病患者并发BTI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65岁、有胆道手术史、结石数目>2个是胆石症患者并发B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胆道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耐药性不断变迁,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患者发生胆道感染与年龄、胆道手术史和胆结石数目有相关性,临床应增强感染防护。
- 陈明慧张爱民薛海玲房杰贾晓冬
- 关键词:胆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芒柄花黄素调控miR-587/ZNRF3轴对宫颈癌细胞迁移及侵袭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通过检测芒柄花黄素对微小RNA 587(miR-587)、锌指蛋白3(ZNRF3)表达影响,探讨芒柄花黄素通过调控miR-587/ZNRF3轴对宫颈癌细胞(Hela)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设置对照组、10μmol/L芒柄花黄素组(药物组)、10μmol/L芒柄花黄素+NC组(药物+NC组)、10μmol/L芒柄花黄素+miR-587 mimics组(药物+miR-587 mimics组);Transwell法检测各组Hela细胞侵袭、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ZNRF3、侵袭迁移相关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587、ZNRF3靶向关系;采用qRT-PCR检测各组miR-587、ZNRF3表达。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药物组Hela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数、MMP9、MMP-2、miR-587表达水平均降低,ZNRF3表达增加(P<0.05);相较于药物组,药物+NC组Hela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数、MMP9、MMP-2、miR-587、ZNRF3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相较于药物组和药物+NC组,药物+miR-587 mimics组Hela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数、MMP9、MMP-2、miR-587表达水平均增加但低于对照组,ZNRF3表达降低但高于对照组(P>0.05);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ZNRF3是miR-587的潜在目标基因,miR-587显著下调ZNRF3表达(P<0.05)。结论:芒柄花黄素可能通过抑制miR-587表达,促进ZNRF3表达阻滞Hela细胞的迁移及侵袭。
- 王艳丽张爱民常艳敏
- 关键词:宫颈癌细胞迁移
- 姜黄素抑制NF-κB核易位调控胰腺癌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调控胰腺癌细胞增强吉西他滨敏感性的机制。方法为验证姜黄素对胰腺癌PANC1细胞中p53及核因子-κB(NF-κB)p65核易位的影响,将细胞以0、10、20、30μmol/L姜黄素处理,得到空白组、10μmol/L姜黄素组、20μmol/L姜黄素组和30μmol/L姜黄素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在荧光显微镜下确定NF-κB p65细胞内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技术确定细胞内p53蛋白的表达水平;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确定细胞内p53 mRNA的表达水平;联合采用miRstar和JASPAR软件预测寻找可能受NF-κB p65核转位调控的微RNA(miRNA);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别验证miRNA与p53的关系。为验证姜黄素是否通过NF-κB p65/miR-26b-5p/p53轴影响吉西他滨对PANC1细胞的敏感性,以10μmol/L的吉西他滨处理细胞得到吉西他滨组,以20μmol/L姜黄素及10μmol/L吉西他滨处理细胞得到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组;经姜黄素(20μmol/L)和吉西他滨(10μmol/L)联合处理细胞后,分别将寡核苷酸对照(mimic NC)和miR-26b-5p模拟物(mimic)转染至细胞,得到mimic NC和mimic miR-26b-5p组;将pcDNA3.1空载质粒和pcDNA 3.1-p53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至细胞,得到pcDNA3.1组和p53组;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采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姜黄素处理组(10、20、30μmol/L姜黄素组)细胞内p5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与空白组比较,20μmol/L姜黄素组细胞核内NF-κB p65表达水平降低;miRstar和JASPAR预测软件找到8个miRNA可能受NF-κB p65核易位调控,其中有3个具有靶向p53基因的潜力,尤其以miR-26b-5p效果最明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发现miR-26b-5p与p53确有相互作用。与mimic NC组比较,mimic miR-26b-5p组p5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与吉西他滨组比较,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与mimic NC组比较,mimic miR-26b-5p
- 王艳丽戈立秀曾昭伟王睿张爱民
- 关键词:姜黄素胰腺癌
-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研究进展
- 2024年
-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肺部是脓毒症易损伤的靶器官,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LI/ARDS)是脓毒症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发生率和死亡率很高。目前传统的诊断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仍具有较大挑战和局限性,近年来,多组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脓毒症生物学标志物的筛选及建立中。本文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在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薛海玲张爱民戈立秀王瑞高巧营贾晓冬王睿
-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组学
- 2018—2020年17482例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临床血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和菌株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南开医院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患者血液标本17482例,应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对送检血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实验,药敏结果按照美国临床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标准判定。结果:17482例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21种,1319例,检出率为7.54%;病原菌1650株,革兰阳性球菌658株、革兰阴性杆菌859株、厌氧菌42株及真菌91株。病原菌主要分布于肝胆胰外科、重症科、肿瘤外科、呼吸科。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道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较敏感,发现1例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不同程度的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发现2株铜绿假单胞菌和9株鲍曼不动杆菌广泛耐药。结论: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种类杂多,革兰阴性杆菌分离最高,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加强血培养送检质量,监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房杰陈明慧孙兰菊张爱民
-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A IP是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有胰腺纤维化及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特殊的慢性胰腺炎,可累及胆管、涎腺、肾等胰外器官。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梗阻性黄疸、腹痛、体重减轻等,类似于胰腺癌。本病采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目前,各国的AIP诊断标准尚未达成一致。本文就AIP的概念、病理学分型、影像学表现、实验室血清学标志等技术展开讨论。
- 张爱民常艳敏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机制类固醇类药物胰腺纤维化浆细胞浸润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在急性肾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是调控线粒体生发和功能的主要调节因子,亦是维持线粒体稳态的枢纽,它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肾小管线粒体功能障碍是急性肾损伤(AKI)发病的重要机制,PGC-1α与AKI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该文主要对PGC-1α的分子特征及生理功能,PGC-1α、缺血再灌注、肾毒性与AKI的关系进行综述。
- 高巧营戈立秀张爱民贾晓东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
- 临产孕妇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并了解正常、异常临产孕妇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8例正常临产孕妇、3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孕妇、92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的D-二聚体、凝血四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正常临产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孕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FIB、D-二聚体显著升高(P<0.01),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孕妇D-二聚体显著升高(P<0.01);PT、APTT明显降低(P<0.0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孕妇组与正常临产孕妇组比较,除D-二聚体(P<0.01)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TT、PT、FIB、D-二聚体可反映临产孕妇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同时D-二聚体升高还能说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产孕妇有继发性纤溶的发生。
- 张爱民常艳敏苏秀香
- 关键词:D-二聚体凝血四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