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涑戎
- 作品数:23 被引量:324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服装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水杨醛甘氨酸乙酯与龙脑酯希夫碱的合成被引量:4
- 2000年
- 利用水杨醛与甘氨酸乙酯和手性甘氨酸(一)龙脑酯合成了较为稳定的希夫碱,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反应容易发生,产率均在90%以上,产物比较稳定.手性水杨酸甘氨酸(一)龙脑酯希夫碱未见文献报道.两化合物结构均经波谱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确证.
- 张涑戎陈子康俞凌翀
- 关键词:水杨醛希夫碱手性
- 纳米氧化锌抗紫外织物整理剂分散性能研究
- 本文以纳米氧化锌作为抗紫外线屏蔽剂,对其在织物整理剂中的分散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处理方法及改性剂、分散剂等条件对纳米氧化锌分散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纳米氧化锌抗紫外织物整理剂的制备工艺路线,经对纯棉和涤纶织物进行抗紫外...
- 张涑戎郭云亮郭向前
- 关键词:织物整理剂纳米氧化锌紫外线屏蔽
- 文献传递
- 纳米氧化锌抗紫外织物整理剂的分散性能被引量:11
- 2004年
- 以纳米氧化锌为抗紫外线屏蔽剂,有机硅-聚丙烯酸酯乳液为粘合剂制备抗紫外织物整理剂.为获得分散性能稳定的纳米氧化锌抗紫外织物整理剂,尝试了利用改性剂进行表面改性、加入硅烷偶联剂与纳米氧化锌和有机聚合物作用、添加分散剂等方法,探讨了影响纳米氧化锌分散性能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路线:首先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采用表面沉积法在纳米氧化锌表面沉积部分无机化合物,增加其亲水性;然后利用硅烷偶联剂中2种不同的化学基因分别与纳米氧化锌和有机硅-聚丙烯酸酯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纳米氧化锌的分散稳定性,最后添加适当的分散剂.经过对纯棉和涤纶织物进行抗紫外整理,获得良好的紫外线屏蔽效果.
- 张涑戎郭云亮郭向前
-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分散性能抗紫外整理剂
- 用高分子保护的纳米MgO的合成被引量:65
- 2001年
- 本文利用高分子表面保护的化学沉淀方法成功地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的类球型纳米 MgO。并对所制得的纳米粒子采用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TIM)、差热及热重分析(TG-DTA)和X射线衍射(XRD)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进行了表面形貌、结构、晶形和组成等的表征。结果表明利用高分子的表面保护作用能够控制纳米微粒的形状和大小;由于聚乙烯醇分子中多羟基与金属离子间强的相互作用,因此获得的纳米微粒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
- 酒金婷李立平葛钥张涑戎屠凡花智仁聂凌
- 关键词:氧化镁化学沉淀
- 无团聚纳米氧化锆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66
- 2001年
- 采用高分子表面修饰-共沸蒸馏工艺成功地制备了纳米氧化锆微粒;合成过程中高 分子的空间位阻作用阻碍了前驱体颗粒的长大,通过与正丁醇的共沸蒸馏有效地脱除了前驱体 内的水分,在颗粒表面形成了正丁醇分子的包裹结构,在随后的干燥过程中避免了颗粒间形成 强化学键,获得了平均粒径在20nm的无团聚的纳米微粒.纳米氧化锆微粒加入到润滑脂中能 明显改善后者的耐磨性能.
- 酒金婷葛钥张涑戎李立平屠凡朱鹤孙
- 关键词:纳米氧化锆表面修饰共沸蒸馏耐磨性能润滑脂
-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被引量:16
- 2003年
- 采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丁酯等软单体作为壳层,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乙烯等硬单体作为核,在较低表面活性剂含量条件下,经核 /壳乳化法合成半透明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产品成膜性好,渗透性及亲和性较好,用途广.将此微乳液作为印花胶粘剂,用于整理涤纶织物,手感柔软,透湿性提高。
- 金鲜英张涑戎李立平
- 关键词: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胶粘剂织物印花
- 淡色库蚊产卵引诱信息素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手性水杨醛甘氨酸酯希夫碱的合成和在手性PTC条件下烷基化反应初探
- 张涑戎
- 有机概念图在微乳液聚合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2年
- 利用有机概念图选择微乳液聚合用乳化剂 ,确定聚乙二醇 40 0为助表面活性剂 ,合成出粒径在 30~ 40nm之间的水性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 ,含固量为 2 2 % ,乳化剂占总体系的 2wt% ,将此微乳液用于涤纶织物 ,手感柔软、透湿性良好。有机概念图比起HLB值 ,更直观、更具体 ,实验表明它是一个很效的选择乳化剂的方法。
- 金鲜英张涑戎李立平
- 关键词:乳化剂微乳液聚合织物
- 表面改性的纳米氧化锌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领域,特别涉及表面改性的纳米氧化锌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水分散体,以体系重量百分比计,包括:0.1~10%的纳米氧化锌;0.06~10%的水合SiO<Sub>2</Sub>、0.12~20...
- 张涑戎郭云亮李立平
- 文献传递
- 新型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5
- 2000年
- 用十二烷基溴代烷分别与乙醇胺、 N,N-二甲基乙醇胺、 N,N-二丁基乙醇胺进行烷基化反应 ,再经五氧化二磷酯化 ,合成了 4种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 ,其中 3种未见文献报道。对 4种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进行了性能比较研究 ,对其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 ,其中磷酸酯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N,N-二丁基十二烷基羟乙基铵磷酸酯和 N。
- 张涑戎刘翠华张舰
- 关键词:两性表面活性剂磷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