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龙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乳化术中环形撕囊对后囊混浊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连续环形撕囊与人工晶体光学面的关系对后囊混浊的影响。方法;根据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连续环行撕囊与人工晶体光学面的关系进行临床分组,观察其对后囊混浊的影响,分析随访3~20个月。结果;撕囊口直径略小于人工晶体光学面,并在光学面中央组术后出现后囊混浊的概率显著低于撕囊口偏中心,囊袋仅部分包裹晶体光学面组。结论;理想的撕囊口直径应略小于人工晶体光学面,并位于光学面中央,使晶体边缘完全包裹在囊袋内。
- 张海龙丁相奇赵宏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混浊
- 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分析
- 2006年
- 目的比较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IOL)与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变化。方法将60例60眼不同类型的白内障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30例)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另一组(30例)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视力≥0.5者29例,占96.7%,其中≥1.0者24例,占80%,术眼散光(0.75±0.50)D。对照组视力≥0.5者14例,占46.7%,其中≥1.0者4例,占13.4%,术眼散光(2.58±1.0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好的优点。
- 张海龙
- 关键词:小切口人工晶体散光
- 玻璃体切割术中曲安奈德的辅助应用
- 2006年
- 张海龙赵宏谢涵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
-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网膜视神经疾病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网膜视神经疾病的疗效。方法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 l做患眼颞浅动脉旁注射,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通过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76例89眼,总有效率为86.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网膜视神经疾病效果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 张海龙
-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 眼球钝挫伤致葡萄膜炎(附26例报告)被引量:1
- 1998年
- 为探讨眼球钝挫伤在葡萄膜炎发病中的作用,对26例与眼球钝挫伤有关的葡萄膜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6例葡萄膜炎发病近期均有外伤史。患者多为男性(24例占92.3%)年轻者(平均年龄24.5岁),大部分为单眼(23例占88.4%)提示眼球钝挫伤在葡萄膜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总结了眼球钝挫伤引起的葡萄膜炎的预防及治疗。
- 王新张海龙冉文瑛
- 关键词:眼球钝挫伤葡萄膜炎并发症
- TGF-β_1对RPE细胞bcl-2/Fas mRNA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浓度TGF-β1作用下的人RPE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FasmRNA的表达,使用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处理过的PRE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显示,随着TGF-β1浓度的增高,人RPE细胞中bcl-2mRNA表达降低,Fas mRNA的表达逐渐增高;Western-Blot结果显示,随着TGF-β1浓度的增高,Caspase-3蛋白表达逐渐增高。结论TGF-β可上调RPE细胞表面Fas基因的表达,从而激活Caspase-3的活性而诱导RPE细胞凋亡,Caspase-3在RPE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赵宏丁相奇顾东霞张海龙杨小云靖鹏举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 超声乳化术中环形撕囊对后囊混浊的影响
-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连续环形撕囊(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 CCC)与人工晶体光学面的关系对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aropacity PCO)的...
- 张海龙丁相奇赵宏
- 文献传递
- 白内障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的药物治疗
- 1998年
- 4例白内障术后早期出现大泡性角膜病变,通过全身及局部积极的药物治疗,角膜上皮下积液吸收,角膜内皮细胞功能代偿基本恢复,术后最终矫正视力均达4.5以上,避免了角膜移植手术。
- 陈玉枝金允珠张海龙
- 关键词:角膜病变药物疗法白内障摘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