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鹏
- 作品数:38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便秘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
-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指大肠传导失常所致的大便秘结,排便周期过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便秘多因大肠积热、气滞、寒凝、痰湿阻滞、阴阳气血亏虚等多种因素所致。
...
- 张海鹏
- 关键词:古今文献
- 文献传递
- 宋代医家卢昶生卒年考被引量:1
- 2015年
- 卢昶,宋代医学家,人称卢尚药,著有《医镜》、《伤寒片玉集》。关于卢昶的生卒年,至今尚无定论。虽然史料缺乏,无法明确卢昶的具体生卒年,但仍可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
- 张海鹏
- 关键词:生卒年宋代医家医学家
- 《兰室秘藏》便秘证治浅述被引量:5
- 2008年
- 《兰室秘藏》于便秘一证,从血燥津亏立论,治疗以润燥和血为法。无论其立法组方,用药配伍均独具特色。通过对《兰室秘藏》便秘证治的分析,一则期于临床治疗有所俾益;二则揭示东垣脾胃学说非独益气升阳,亦有养血润下。
- 张海鹏陈润花严季澜
- 关键词:兰室秘藏便秘证治
- 宋代医家常器之生卒年考
- 2016年
- 宋代医家常器之,字颖士,河南颖昌人,史书无传,历代书籍亦少有记载,故其生平不详。从相关记载来看,虽然难以明确常器之具体的生卒年,但可以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
- 张海鹏
- 关键词:生卒年医家宋代
- 藏医药浴“五味甘露方”的神话背景
- 2023年
- 在苯教神话中,由于神魔战争,源于魔的“毒”导致了“污染”和“疾病”,于是便有了用来解“毒”的“甘露”,所以“甘露”(bdud rtsi)一词与“魔”(bdud)有关。用于净化“污染”时,“甘露”具现为“灿”;用于治疗“疾病”时,“甘露”具现为“药”。因为“甘露”具有净化和治疗作用,所以“甘露”所化的温泉也具有相应的作用。由于种种不便,藏族先民开始使用同样源于“甘露”的药物来模仿和替代温泉,从而形成了藏医药浴。
- 张海鹏
- 关键词:藏医药浴甘露
- 《阴毒形证诀》撰者宋迪考
- 2014年
- 《通志·艺文略》“伤寒”部分载有“《阴毒形证诀》一卷,宋迪撰”。《阴毒形证诀》后世书目有载,今已不可见,除南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及《伤寒发微论》征引少许内容外,其余内容已不详。撰者宋迪,后世亦鲜有论及。
- 张海鹏
- 关键词:许叔微
- 陈士铎“补火生土”论剖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对于"补火生火",陈士铎认为脾胃同属于土,但两者有别。脾为阴土,命门之火为水中之火,两者阴阳之性相近,故脾病责之于肾。胃为阳火,多阳盛火动之症,与相火即心包络关系更为密切,故胃病责之于心。但从组方用药来看,补心生胃之方也用温肾之药。可见,陈士铎"补火生土"虽分别脾胃但并未截然分开,只是侧重不同。陈士铎"补火生土"之方,不论治脾、治胃或是脾胃兼治,用药刚柔并济,温而不燥,润而不腻。
- 陈润花张海鹏
- 关键词:脾胃分治陈士铎
- 宋代许叔微形象的演变
- 2018年
- 许叔微幼年即涉猎医书,后因父母病亡,成年后才致力医学,最终医术大成。虽学医有成,但许叔微仍以科举为重,于54岁得中进士。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许叔微"夜梦神人"的故事,提及了"业医"和"科举"的关系。对此,许叔微未予详述,仅以"杳冥之中,似有所警"一笔带过。其他人则为了表述各自的观点,对许叔微"夜梦神人"之事或是如实记述,或是加以改动。通过对医学知识来源、习医时间、习医动因等因素的改动,在宋人笔下,许叔微以医济人,积攒阴德,进而得登科第。此形象得到了时人的认可,并被视为楷模,用以勉励他人。
- 张海鹏
- 关键词:许叔微
- 黄元御药性理论述要被引量:9
- 2011年
- 自金元之际,医家开始系统研究并构建药性理论。至黄元御时,药性理论已比较成熟。黄元御在药性理论具体细节的认识上并没有超出前人。与前人不同,黄元御以前人认识为素材,试图构建一个新的药性理论,即以脏腑气机运动为基础的药性理论。黄元御试图构勒出每味药物在气机运动上与脏腑的相关性。虽然黄元御的尝试远不如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理论成熟,而且有机械之嫌,但其对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而是药性理论发展的方向之一。
- 陈润花张海鹏
- 关键词:黄元御药性理论
- 黄连解毒汤源出小考被引量:2
- 2017年
- 黄连解毒汤,是临床常用医方,主治三焦实热火毒证。普遍认为最早出自《肘后备急方》,而方名“黄连解毒汤”则见于王焘《外台秘要方》引《崔氏方》。经查,并非如此。
- 张海鹏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肘后备急方》《外台秘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