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锥形束CT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槽骨高度
  • 1篇牙根
  • 1篇牙根折
  • 1篇牙根折裂
  • 1篇牙再植
  • 1篇牙周
  • 1篇牙周基础治疗
  • 1篇牙周炎
  • 1篇再植
  • 1篇折裂
  • 1篇正畸
  • 1篇正畸牵引
  • 1篇曲面体层
  • 1篇曲面体层片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临床疗效

机构

  • 3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临汾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张浩伟
  • 2篇刘健
  • 2篇黄丽佳
  • 2篇杨萍
  • 2篇吴贾涵
  • 2篇李绍岳
  • 1篇于莹
  • 1篇陈垂史
  • 1篇林璇
  • 1篇高永波

传媒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锥形束CT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的改变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锥形束CT自带Romexis软件测量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前和6个月后牙槽骨高度的改变,以此寻求一种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可重复性、无创性的牙槽骨测量方法。方法:随机抽取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6名。每位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行首次锥形束CT影像检查,再行系统的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行全口洁治术,6个月后行二次锥形束CT检查。由两名熟练程度相近的口腔医师通过锥形束CT自带Romexis软件分别测量每位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两次影像的右下颌第一磨牙和右上颌中切牙的颊舌侧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结果:中度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前后右下第一磨牙、右上中切牙牙槽骨高度均有显著增加,切牙(P<0.0001),磨牙(P<0.0001);不同测量人员间所测的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的变化无显著差异,切牙(P=0.55),磨牙(P=0.19)。结论:锥形束CT自带软件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进行自定点测量,且该定点测量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可行性,可对牙槽骨的高度进行无创的准确测量。
刘健张浩伟李绍岳吴贾涵黄丽佳杨萍
上颌埋伏前牙正畸牵引失败原因及埋伏牙再植临床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埋伏牙牵引失败的原因及埋伏牙再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矫治的20颗埋伏阻生前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失败原因。结果:20颗埋伏牙中,1颗自行萌出,2颗牵引失败,牵引失败的病例行埋伏牙再植手术获得成功。结论:明确诊断,合适的牵引时机,减少手术创伤可以提高埋伏牙牵引成功率;埋伏牙根管治疗术后即刻再植可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林璇于莹陈垂史张浩伟徐多玲高永波
关键词:埋伏牙再植正畸牵引
锥形束CT和曲面体层片用于牙根折裂诊断的比较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与曲面体层片(OPG)检查在根折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研究30名患者的31颗根折裂患牙的OPG和CBCT检查结果。结果在31颗牙根折裂患牙中,OPG能明确诊断的有23颗牙齿,而CBCT能明确诊断所有患牙。结论从CBCT图像上能清晰辨别牙根纵折裂纹和纵折区牙槽骨的变化,对于根折的早期诊断意义优于OPG。
刘健张浩伟吴贾涵李绍岳黄丽佳杨萍
关键词:牙根折裂曲面体层片锥形束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