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升
- 作品数:47 被引量:206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农村不同地区科普模式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采用参与式小组和个体访谈,对中国东、中、西部农村科普试点关键人物和典型农户进行了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农村科普传播者包括政府、科技团体、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专家、示范户、志愿者等;基本建立了县域农村科普投入、检查和激励机制,搭载了农村科普传播平台;政府主导传统农业技术推广基础上和政府引导下多载体服务型农村社区群众性科普模式为目前中国农村科普主要模式,但科普方式及内容等仍缺乏长效机制。根据研究结果,"公益"和"产业"双轨运行的农村科普模式将是目前适应新农村发展创新模式。
- 王贵彦陈曦张永升陶佩君
- 关键词:科普
- 不同水分管理下全田土下微膜覆盖的冬小麦耗水特性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针对海河平原水资源匮乏与冬小麦生产水分高耗的现实矛盾,研究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全田土下微膜覆盖的冬小麦耗水特性,探索区域小麦节水生产新方法。【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小麦常规种植方法为对照,进行两地3年试验研究。【结果】全田土下微膜覆盖下,小麦生育期田间耗水量显著降低116.1—167.9 mm,土壤贮水消耗占总耗水的55.5%—77.9%。覆膜显著减少了小麦返青前的耗水量,生育后期耗水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提高。覆膜条件下,拔节前根系吸水深度较露地处理浅40 cm,生育期2 m土体可供水212.2—240.3 mm,春季灌水75 mm小麦对土壤贮水消耗集中在0—140 cm土层,比常规生产(CK,3次灌水共225 mm)深40 cm,灌水时间后移可显著减少2 m土体贮水消耗。土下微膜覆盖条件下,雨养耗水284.3 mm可获得不低于7 500 kg·hm-2的小麦产量,播前灌水≥60 mm或抽穗期灌水75 mm,可获得与CK相当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比CK提高40%以上、净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达到最高。【结论】全田土下微膜覆盖雨养或适时少量灌水是海河平原大幅降低小麦耗水,缓解水资源供需刚性矛盾的一种新型种植方法。
- 李梦哲张维宏张永升党红凯王磊何立谦李科江李雁鸣杜雄
- 关键词:水分管理冬小麦耗水特性
- 海河低平原渠灌区麦田深松的节水增产效应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研究海河低平原渠灌区土壤深松对冬小麦的节水增产效应,以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法】于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冬小麦生长季,以冬小麦品种良星99为材料,大田条件下,通过小麦季设置旋耕(RT)、深松(SRT)和深耕(MRT)3种耕作方式处理,在海河低平原渠灌区进行了2个周期的研究。【结果】(1)深松可提高土壤水分入渗速率。水分入渗速率稳定时,深松处理土壤水分入渗速率为0.05 mm·s-1,分别是旋耕处理和深耕处理的2.50倍和1.67倍。(2)渠灌条件下,深松有利于水分在土壤中快速下渗,优化水分在深层土壤中的分布,提升深层土壤对灌水的储蓄能力。灌水后48 h,在0—180 cm土层,深松处理土壤水分增量为158.5 mm,旋耕和深耕处理分别为142.5和144.1 mm,分别相当于深松处理的89.9%和90.9%。(3)在冬小麦冬前阶段,深耕处理棵间蒸发量最高,分别是深松和旋耕处理的1.15倍和1.35倍。冬小麦返青后,旋耕处理棵间蒸发量提高,尤其是春季灌水后,旋耕处理日棵间蒸发量上升更快,最高达1.32 mm·d-1,而深松处理和深耕处理则仅为0.78和0.85 mm·d-1。深松处理全生育期棵间蒸发量最低,仅为138.17 mm,分别相当于深耕处理和旋耕处理的86.9%和89.7%。(4)冬小麦播种至拔节期,旋耕处理0—100 cm土层含水量高于深松和深耕处理;拔节期至成熟,0—20 cm土层,旋耕处理含水量最高;20—80 cm土层,深松处理含水量最高;80 cm以下土层,3个处理差异不显著。(5)深松处理生育期耗水量为419.1 mm,比旋耕和深耕处理节水约6%;深松处理对灌水和降水的消耗比例分别为41.2%和22.0%,显著高于深耕和旋耕处理。(6)深松处理产量平均为8 550 kg·hm-2,分别比旋耕和深耕处理提高15.4%和6.9%,其水分利用效率比旋耕和深耕处理分别高22.9%和14.0%。【结论】土壤深松可增加麦田地表水入渗速率,减少灌水和降水的无效蒸发,�
- 尹宝重张永升甄文超
- 关键词:海河低平原渠灌区深松麦田
- 土下微膜覆盖与灌水管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与物质生产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针对华北平原小麦生产水资源高耗与存量极度稀缺的问题,通过河北省两地大田试验,研究了全田土下微膜覆盖与不同灌水管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和物质生产效果的作用。结果表明,土下微膜覆盖条件下,冬小麦雨养或少量灌水消耗了占常规生产(对照)2/3-3/4的耗水量,生产了不少于7500 kg hm^–2的籽粒产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达到24.8-26.5 kg mm–1 hm^–2,较对照提高28.3%-41.0%。与对照相比,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高峰由抽穗扬花期提前至拔节期,且提高1.3-2.7倍,雨养或少量灌水还可有效提高小麦收获指数。土下微膜覆盖下的土壤贮水消耗速度变缓,2 m土体贮水量播种时不小于600 mm就可满足小麦的全生育期耗水,壤质土壤供水量为212.2 mm,黏质土壤供水量为230.0 mm。土下微膜覆盖下,雨养或扬花前少量灌水能够显著促进花后20 d内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减小同步显著提高光合水分利用效率,但在灌浆中期灌水则对提高净光合速率及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无意义。在华北平原,全田土下微膜覆盖雨养或适时少量灌水是大幅降低小麦耗水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保证小麦产量的有效方法。
- 何立谦张维宏张永升曹彩云李科江杜雄
- 关键词: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华北平原
- 河北山区杂交谷子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 杜雄李淑文张维宏文宏达赵晓顺张永升韩江伟冯丽肖张晋国郭江宋晋辉李东明刘全风乔志红张景斌王有军常磊张亚琦付巍高亮倪杏宇陈佳明夏博
- 该成果属农业领域,特别适用于杂交谷子节水高产高效生产。研究采用了小区域的田间试验、室内分析、技术效果稳定后大面积示范和推广的方法。研究明确了春播张杂谷生长发育与水肥需求特性,建立了杂交谷子覆盖增温、调氮增钾、肥水一体等肥...
- 关键词:
- 关键词:谷子精密播种机栽培技术
- 基于农民需求导向的中西部地区农村科普长效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中西部农村科普发展策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采用实地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和中西部地区"三农"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渠道及对科普信息的需求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村科普传播与农民实际需求之间缺乏有效链接,农村科普资源缺乏,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农村科普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并据此提出了加强农村科普公益性事业建设;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分层次开展农村科普活动;把科普事业融入产业及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农村科普发展的完善和优化中西部农村地区科普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促进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王贵彦陈曦张永升陶佩君
- 关键词:农民需求农村科普
- 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农业信息化内涵入手,通过分析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今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 高玉兰杨凤书张永升
-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信息网络
- 优质耐贮桃新品种-保佳红选育
- 陈海江张学英邸葆徐继忠曹洪波张永升钱稷张媛张惠玲张宪成许淑芳张佳俊张海旺郝建博董新甜
- 该品种经过10余年的选育,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了母株为实生植株,并对其遗传关系进行了鉴定分析。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果实发育期为95天,比大久保早1天左右。(2)果实近圆形,果形端正,整齐度高;平均单果重218...
- 关键词:
- 关键词: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一种深松全层施肥后置种带旋耕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松全层施肥后置种带旋耕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板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插孔内,所述插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开沟铲;所...
- 杜雄赵晓顺于华丽张维宏张永升左玲慧闫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深松全层施肥后置种带旋耕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
-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松全层施肥后置种带旋耕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板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插孔内,所述插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开沟铲;所述机...
- 杜雄赵晓顺于华丽张维宏张永升左玲慧闫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