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景秋

作品数:110 被引量:1,066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经济管理
  • 35篇建筑科学
  • 13篇文化科学
  • 7篇天文地球
  • 6篇社会学
  • 5篇历史地理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8篇城市
  • 11篇文化
  • 9篇办公
  • 5篇宜居
  • 5篇宜居城市
  • 5篇人文
  • 5篇区位
  • 5篇旅游
  • 5篇满意度
  • 4篇地图
  • 4篇世界城市
  • 4篇文化设施
  • 4篇可达性
  • 4篇感知
  • 4篇办公空间
  • 3篇地理
  • 3篇展览馆
  • 3篇文化遗产
  • 3篇居住
  • 3篇课程

机构

  • 108篇北京联合大学
  • 28篇首都师范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北京市交通委...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扬州市城市规...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8篇张景秋
  • 14篇孟斌
  • 6篇甄茂成
  • 5篇尹卫红
  • 5篇杜姗姗
  • 5篇付晓
  • 5篇张宝秀
  • 5篇朱海勇
  • 4篇周爱华
  • 4篇陈静
  • 3篇何丹
  • 3篇张艳
  • 3篇黄建毅
  • 3篇陈叶龙
  • 3篇贾磊
  • 2篇孙颖
  • 2篇张文忠
  • 2篇张远索
  • 2篇孟醒
  • 2篇李孟飞

传媒

  • 25篇北京联合大学...
  • 8篇地理科学进展
  • 7篇北京规划建设
  • 6篇人文地理
  • 6篇北京联合大学...
  • 5篇规划师
  • 5篇城市问题
  • 4篇地理研究
  • 4篇经济地理
  • 4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装饰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规划中的辩证统一被引量:33
2008年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气质,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空间性和综合性的文化形式;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主流意识的凝炼。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文化价值日益成为引导城市发展的主动力,具有地方特质、以传统的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关键,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首先进行基于城市文化的城市精神概念规划,两者是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体。
张景秋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规划
基于微博数据的京津冀地区非遗文化公众感知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利用2014年和2019年的微博数据,通过词频分析、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探析京津冀地区公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知特征,结果表明:1)公众对非遗文化感知在2014—2019年呈现增强趋势,感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呈现由北京和天津双中心向京津冀全域扩散、由剧场这类单一类型场所向多种文化场所扩散的趋势,非遗文化类别从传统戏剧和曲艺为主向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民俗、传统美术等多种非遗文化类别扩展;2)公众情感的正负趋向分析可以为非遗文化活动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以人为本的视角,公众情感态度总体是积极正向的,正负情绪趋向主要受非遗项目认知、周边配套设施便利程度、现场体验等方面的影响;3)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既丰富了非遗文化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京津冀各地之间,特别是北京与津冀之间的交流与空间联系,与地理学上的距离衰减规律不一致,体现了文化联系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关联的差异特点,而非遗文化活动与文保单位或文化遗产地的关联,表明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意识在增强。
黄文龙张景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源数据挖掘的北京“Z世代”职住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利用2021年9月至12月的手机信令数据、POI及网络数据等多源数据,以前人对北京城市职住空间研究的结论为参照系,对空间错位指数进行测度与比较,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挖掘居住和工作在北京中心城区出生于1995-2010年的“Z世代”群体居住—就业空间的职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北京“Z世代”的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总体呈现多集聚小组团的特点,且与北京城市居住—就业中心的总格局基本一致,但空间错位指数要高于全年龄段;2)所在地区的生活设施配置、交通条件是影响“Z世代”对居住地和工作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房价也是影响居住地选择的重要因素;3)“Z世代”的职住空间选择影响因子均存在交互作用,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说明居住地和工作地选择受到多个条件的协同作用。
张彭飞张景秋
关键词:多源数据
大型演唱会举办城市粉丝群体的交通出行特征研究 ——以北京为例
2021年
中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趋多元,各类文化活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演唱会因其时间明确、场所固定、同好陪伴等特点成为文化活动中值得关注的一种类型。与此同时,大型演唱会因其举办场所容量大、歌手粉丝群体数量多等特点,对举办城市当日的交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选择北京作为典型案例城市,选取两个不同类型歌手在同一场地的大型演唱会,通过手机数据,探测居住工作在北京的粉丝群体,其在演唱会当日和平常时日的交通出行特征,以期对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提供研究和案例支撑。研究发现:1)演唱会对举办城市粉丝群体的交通出行产生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更侧重轨道交通出行,出行量较平常时日有明显增加。2)与演唱会当日比较,粉丝群体平常时日的交通出行距离更远,出行时间更长,各项活动出行总量降低。3)从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地的出行链来看,粉丝群体日常出行主要集中于活动地及居住地,工作地出行量相对偏少。4)演唱会对举办城市的交通影响与演唱会粉丝群体构成无直接相关性。
刘永乐张景秋
关键词:交通出行文化活动文化事件交通管理
空间粒度变化在时间序列上对景观指数的影响——以环洱海区域为例被引量:10
2018年
以环洱海区域为例,对1990,2000,2009,2014年不同传感器的Landsat遥感数据进行监督分类,在此基础上计算1990—2014年尺度在35~200 m范围内的空间粒度上25种景观指数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各指数在此时间序列上的变异系数、粒度效应曲线和函数拟合模型进行空间粒度效应的探讨。结果表明:(1)景观指数在空间粒度序列上的响应类型分为无规律型、上升型、下降型和稳定型4类;(2)在5类景观指数中,多样性类指数对空间粒度变化不敏感;(3)在时间序列上,大部分指数的年度变化规律因粒度变化而明显改变,直接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的结果;(4)多数面积/边缘类指数、形状类指数和聚集类指数的线性拟合度良好,适合进行粒度上推绎预测。
张静雨王天山王天山
关键词:景观指数时间序列景观格局变化洱海
数字化技术和三山五园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被引量:4
2016年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快速发展,结合文化元素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表征,在文化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以北京三山五园研究为例,利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历史地图数字化技术,梳理GIS云技术发布数字化历史地图及建立应用系统的程序,阐述数字化技术方法对于首都北京城市空间形态、主题要素的研究意义,并对未来进一步建设公众参与的历史地图公共服务平台提出设想。
朱海勇孟斌张景秋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历史地图文化遗产
北京城市办公郊区化及其发展阶段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北京工业、人口、商业郊区化进程的推进,办公郊区化现象开始显现。在对北京郊区化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得出北京郊区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即工业郊区化伴随人口郊区化阶段、住宅郊区化带动商业郊区化阶段、房地产业郊区化引领办公郊区化阶段。通过区位熵法分析,北京市第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中以写字楼为载体的办公活动也显示出较强的比较优势,从各区县2009—2013年办公就业人员变化情况分析,得出北京市当前已经进入郊区化的高级阶段,即出现了办公郊区化现象。在此判断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对比2009年与2014年北京市写字楼数量的空间分布差异,表明写字楼分布沿中心城外缘由近及远呈环状向外推进,中心区和近郊区变化不明显,远郊区出现分布扩散趋势,证明北京城市办公活动出现了离散化趋势。
王丹丹张景秋
关键词:郊区化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办公集聚区空间联系研究——以北京CBD和金融街为例
2016年
基于北京市地铁刷卡数据,以CBD和金融街两大办公集聚区为例,探讨其间的联系,研究表明:1)北京城六区商务写字楼在空间集聚形成的典型办公集聚区多位于轨道交通重要节点处。2)相比较,CBD办公聚集区内的轨道交通站点分布密度高于金融街办公聚集区内的轨道交通站点分布密度,且从写字楼密集度最高的站点个数和承载能力分析,CBD同样优于金融街。3)500 m缓冲区范围之内,CBD和金融街办公集聚区内的所有站点周围的写字楼个数均在15个以上,东四十条站周边的写字楼个数最多,建国门站最少;1 000 m缓冲区范围之内,所有站点周围的写字楼个数均在40个以上,国贸站最多,西单站最少。4)在工作时间段和非工作时间段,CBD和金融街轨道交通往来客流量具有相同的总体特征:当客流量方向为CBD—金融街方向时,东直门站点的最大客流量线路最多;当客流量方向相反时,西直门站点的最大客流量线路最多。5)在工作时间段和非工作时间段,CBD和金融街的空间联系都具有错位规律:当客流量方向为CBD—金融街时,主要联系方向为CBD北部向金融街中北部;当客流量方向相反时,主要联系方向为金融街北部向CBD南部。
刘欢张景秋
关键词:轨道交通承载能力客流量
居住适宜性、人居环境和宜居城市的辨析
<正>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将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城市。对宜居城市的概念、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研究一时间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同时,对于北京是不是能够称得上宜居城市也众说不一。本文将从居住功能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发展...
张景秋
文献传递
北京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对办公空间集聚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对城市空间布局与重构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剖析交通与城市经济活动及其功能区集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北京城市商务办公空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2008年前后商务办公空间格局和集聚程度随轨道交通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发展阶段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对商务办公空间集聚程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办公集聚区等级随着轨道交通换乘站点等级的提升而提升。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对办公区位选择有正向的引导作用,使得办公集聚区的规模和等级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集聚效应更为显著。②北京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周边所形成的办公集聚区在数量和规模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500 m、800 m以及1500 m半径范围内,随着换乘站点辐射范围的扩大,其涵盖的高等级办公集聚区的数量也呈现增多现象。③轨道交通换乘站点的功能属性对办公集聚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引导作用。④历史惯性、距离衰减、外部效应和主导功能差异是影响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周边、不同半径范围内办公集聚区数量和等级的主要作用因素。
甄茂成张景秋朱海勇
关键词:办公空间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