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前列腺
  • 8篇前列腺癌
  • 8篇腺癌
  • 5篇手术
  • 4篇评分
  • 4篇肿瘤
  • 4篇疗效
  • 4篇TPSA
  • 4篇GLEASO...
  • 4篇ML
  • 3篇血清
  • 3篇血清PSA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特异性抗原
  • 3篇前列腺特异
  • 3篇前列腺特异性
  • 3篇前列腺特异性...
  • 3篇前列腺肿瘤
  • 3篇腺肿瘤

机构

  • 15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煤炭科学研究...
  • 6篇桂林医学院附...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作者

  • 23篇张晨光
  • 11篇谢立平
  • 8篇郑祥毅
  • 8篇白宇
  • 7篇钟伟
  • 7篇任国平
  • 6篇张天禹
  • 6篇蔡松良
  • 5篇陈昭典
  • 5篇秦杰
  • 5篇张志根
  • 4篇余心如
  • 4篇沈华锋
  • 4篇王丽君
  • 3篇李异军
  • 2篇余家琦
  • 1篇买铁军
  • 1篇李哲
  • 1篇张鹏
  • 1篇蒋建平

传媒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华夏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性科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2006年浙...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国外医学(泌...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年男性不育症患者合并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SVC)对青年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经检查明确有SVC的青年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A组(n=31),常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组;B组(n=31),常规药物治疗组。比较分析两组间精液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A组和B组的精子密度、活动率、液化时间及正常精子形态比例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A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精液参数比较,A组精液质量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配偶受孕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SVC张有助于进一步改善青年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
张晨光钟伟
关键词:青年男性不育手术精液质量
tPSA<4ng/ml前列腺癌骨转移二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张晨光谢立平任国平郑祥毅白宇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肿瘤转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346例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Gleason评分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1992年1月-2005年6月346例前列腺癌病例资料,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对病理切片进行Gleason评分。将病例按不同年份分成3组:1992-1999年、2000-2002年和2003年-2005年6月。采用χ^2检验分析Gleason评分分布及各组间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分析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3组间Gleason评分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17.703,P〈0.01),Gleason评分平均值稍有降低,Gleason评分5-7分前列腺癌比例增加(χ^2=10.736,P〈0.01),临床意义较大的Gleason评分7、8、9、10分作为一组,其比例无显著变化(X2=4.038,P〉0.05)。346例前列腺癌中,Gleason评分2-6分预测局限性前列腺癌与Gleason评分7分和8-10分差异有显著性(χ^2=8.786,P〈0.01,χ^2=22.956,P〈0.01),Gleason评分7分和8-10分预测局限性前列腺癌差异无显著性(X2=0.787,P〉0.05)。Gleason评分与临床分期相关(r=0.452,P〈0.01)。结论:Gleason评分7分与Gleason评分8-10分在预测肿瘤进展方面具有相似效应。Gleason评分与临床分期有关,提示其可能是判断前列腺癌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汪朔谢立平沈华锋郑祥毅秦杰白宇张晨光陈昭典蔡松良张志根任国平王丽君余心如
关键词: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
tPSA<4ng/ml前列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附35例报告)
2006年
目的探讨总PSA(tPSA)〈4ng/ml的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tPSA〈4ng/ml并经病理确诊为前列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结果35例PCa患者年龄均〉60岁,因排尿困难就医,2例伴肉眼血尿者并发膀胱肿瘤。直肠指诊(DRE)触及前列腺结节者仅1例(2.9%),前列腺质地硬者仅10例(28.6%)。B超示35例患者前列腺包膜均完整,其中16例(45.7%)前列腺回声不均匀,平均体积为34.3ml,〈40ml者比例达82.9%(29/35)。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均在T2b以下,其中T1期31例(88.6%),T2期4例(11.4%)。Gleason评分2~5分30例(85.7%),6分2例(5.7%),7~8分3例(8.6%)。结论前列腺癌有可能发生于tPSA〈4ng/ml的老龄人群中,此类患者的前列腺体积一般较小,临床病理分期相对较低,分化程度相对较好。
谢立平张晨光郑祥毅白宇任国平
膀胱部分切除术加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膀胱肿瘤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通过对膀胱部分切除术加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膀胱肿瘤 10 1例临床分析 ,了解该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 :膀胱部分切除术加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 ,化疗药主要是 MMC、5 - FU、表阿霉素。结果 :术后 1年内复发率 18.81% ,3年内复发率 42 .5 7% ,5年内复发率 45 .5 4% ,术后 1年内病死率为 2 .97% ,3年内病死率为 8.91% ,5年内病死率为2 1.78% ,5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2例死于脑栓塞 ,15例死于癌肿复发并远处转移 ,5年生存率为 78.2 2 %。结论 :膀胱部分切除术能有效保留膀胱 ,使其维持自身生理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可在提高生存率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张晨光张天禹
关键词:膀胱肿瘤部分切除术灌注化疗
复杂肾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排石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5年
张晨光卢海庆李异军
关键词:术后残留结石复杂肾结石疗效观察排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开放手术治疗
泌尿外科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变迁及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04年
自从 2 0世纪 90年代初腹腔镜技术成功用于肾切除术以来 ,泌尿外科界对这一新技术愈来愈重视 ,并广泛用于各类泌尿系疾病的诊治 ,其操作技术手段也发生了一些更具新意、更具临床价值的变化 ,促进了微创泌尿外科的发展。本文对腹腔镜操作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变迁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试图对这一变迁发展的意义及前景作进一步探讨。
张晨光谢立平
关键词:泌尿外科学外科手术腹腔镜
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生脉注射液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张晨光余家琦张天禹
关键词:围手术期生脉注射液高龄疗效观察下肢深静脉栓塞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临床效果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CPPS)波浪式转归中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加右归胶囊或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对比两组NIH-CPSI评分及IIEF-5评分,治疗组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右归胶囊和六味地黄丸联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用于治疗CP/CPPS合并性功能障碍疗效明显。
钟伟买铁军刘景波祝志臻李哲张晨光张鹏马嵘李启忠
关键词:右归胶囊坦索罗辛慢性前列腺炎
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平台的变迁、应用及展望被引量:7
2006年
自从1991年美国Clayman等首次成功施行腹腔镜肾切除术以来,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例数逐年增多,技术手段日趋丰富、多样化,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极大地促进了微创泌尿外科的发展。总的来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领域出现了标准腹腔镜→手助腹腔镜→针式腹腔镜→机器人腹腔镜先后开展应用、互补共存的局面,这些腹腔镜技术平台的变迁及意义值得探讨。
张晨光谢立平
关键词:腹腔镜肾切除术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针式腹腔镜手助腹腔镜标准腹腔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