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斌

作品数:21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肺癌
  • 8篇细胞
  • 7篇化疗
  • 7篇放化疗
  • 6篇晚期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
  • 6篇小细胞肺癌
  • 5篇肿瘤
  • 5篇非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心理
  • 4篇晚期非小细胞
  • 4篇腺癌
  • 4篇护理
  • 4篇癌患者
  • 3篇蛋白
  • 3篇晚期非小细胞...
  • 3篇疗效
  • 3篇局部晚期

机构

  • 21篇唐山市人民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21篇张晓斌
  • 7篇杨俊泉
  • 5篇赵洪焕
  • 4篇赵凯
  • 4篇刘建平
  • 4篇杨海芳
  • 3篇王晓红
  • 3篇徐寿平
  • 3篇王建功
  • 3篇张海光
  • 3篇刘东芳
  • 3篇刘春秋
  • 3篇吕立丽
  • 3篇汪宏斌
  • 3篇王志武
  • 3篇姜斌
  • 2篇张成侠
  • 2篇孙芳初
  • 2篇马丽丽
  • 2篇吴琼

传媒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2014第十...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体力状态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去化疗方案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体力状态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这些患者ECOG体力状态评分为2分,在一线或二线及以上接受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总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安全性。采用生存分析来确定预后因素。结果共纳入31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治疗后中位PFS为9.5个月(CI:2.64~16.36),中位OS为14.8个月(CI:7.62~21.98),治疗ORR为32.3%,DCR达77.5%。不良事件(AE)的总发生率为61.5%,最常见的各级不良事件为乏力、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异常,其中仅3例患者(9.6%)发生3级毒性反应,无4-5级不良事件。结论对于体力状态不佳的不可手术NSCLC在一线或后线应用去化疗方案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吴琼董量张晓斌王静王志武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抑郁症状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前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并提前进行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欲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20例患者在术前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患者分别于入院第二天、手术前1~2天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填写。评定在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症状及对并发症的影响,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患者存在着较严重的抑郁症状,进行有针对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术中、术后并发症均减少。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患者存在着较严重的抑郁症状,介入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并提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抑郁症状,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佟翠娟魏民朱艳辉张晓斌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心理评估抑郁护理干预
分析优质护理在肺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的应用
2023年
分析优质护理在肺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70例肺癌放化疗治疗患者分组护理后比较效果,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癌放化疗期间得到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从而减轻患者的疲乏程度,对睡眠质量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进而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于临床推广。
张晓斌
关键词:优质护理肺癌放化疗护理效果
p53基因并同期放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杨俊泉张晓斌赵洪焕李国欢王翠兰
支气管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胸腔注入联合化疗控制胸水,放化疗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p53基因表达与p53基因(今又生)治疗的关系。p53基因表达与肺...
关键词: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基因表达肿瘤治疗
观察肿瘤患者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的护理
2023年
观察分析肿瘤患者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的护理方式以及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均为肿瘤患者,盲选病例数为50例,入院治疗时间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全部患者均施予深部热疗、同步放化疗治疗,同时在治疗期间,提供综合性护理服务,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实施评价,评价各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情况,以软件对指标进行比较检验。结果 通过深部热疗和同步放化疗、护理,1例发生虚脱4例脂肪硬结,通过及时处理,硬结自行消退。47例对本次研究的治疗、护理操作满意,满意度达到94.0%;有3例患者对研究护理工作不满意,不满意度为6.0%。相对于护理前而言,患者在治疗护理后,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降低(焦虑、抑郁),同时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显著升高,护理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肿瘤患者联合实施深部热疗、同步放化疗治疗时,予以有效且系统的的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高,更好地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
张晓斌
关键词:放化疗护理心理状态肿瘤深部热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自制固定装置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自制固定装置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52例近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按照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托架固定;观察组采用自主研制的体位固定装置联合头部热塑膜及体部发泡胶膜固定。运用锥形束CT(CBCT)采集患者分次间与分次内摆位误差。结果:观察组患者分次间与分次内摆位误差相较对照组患者均有所下降。左右(X轴)、头脚(Y轴)和前后(Z轴)3个方向,分次间摆位误差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23±2.58)mm、(3.17±1.33)mm和(3.58±2.87)mm,观察组患者分别为(2.31±1.09)mm、(1.89±0.98)mm和(2.01±1.27)mm;分次内摆位误差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78±2.43)mm、(2.46±1.07)mm和(2.38±1.45)mm,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14±0.79)mm、(0.89±0.45)mm和(1.08±0.81)mm。结论:自主研制的乳腺固定改进装置联合发泡胶垫与热塑头模,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应用中体位固定性好、精确度高且重复性更好。
刘建平杨立志杨海芳王志武张晓斌时秀菊李国欢徐寿平迟子锋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托架摆位误差医用直线加速器
今又生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癌初步结果报道
目的 评价支气管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经病理确诊、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表达突变型的Ⅲ期NSCLC患者47例...
杨俊泉张晓斌
中晚期食管癌合并抑郁患者的心理防御特点
2025年
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合并抑郁患者的心理防御特点。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55例中晚期食管癌合并抑郁患者为合并组,另选同期中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25例为未合并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评估比较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DSQ),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中晚期食管癌合并抑郁患者SDS评分与DS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合并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下占比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SDS评分(58.46±6.58)分高于未合并组(28.56±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29,P=0.000);合并组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退缩、躯体化、交往倾向、消耗倾向评分高于未合并组,否认评分低于未合并组,升华、否认、期望评分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食管癌放化疗合并抑郁患者SDS评分与DSQ中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掩饰因子评分呈正相关,与升华、否认、期望评分呈负相关,且P<0.05。结论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抑郁情绪与其心理防御方式联系密切,临床应重点关注。
张晓斌张海光马丽丽吕立丽
关键词:中晚期食管癌抑郁心理防御
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与其临床特征、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检测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3表达水平,结合显微图像分析仪测定p53免疫组化强度,以阳性单位为定量分析单位。分析p53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8%;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和TNM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非小细胞肺癌p53蛋白表达者放化疗效果显著低于p53蛋白表达阴性患者,且p53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 p53表达与否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与生存期直接相关,临床治疗时可考虑将其作为治疗靶点。
刘东芳王晓红刘春秋赵洪焕张晓斌杨俊泉张成侠王建功汪宏斌赵凯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P53同步化疗
全身定位技术在全脑全脊髓调强放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全身定位体架及基部剂量计划补偿(BDPC)技术研究一种全脑全脊髓放疗方法。对本院11例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全身定位体架配合头颈肩模和体膜进行患者体位固定并利用基部剂量计划补偿(Base Dose Plan Compensation,BDPC)模块进行调强优化。评价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OAR)受量及射野衔接处剂量。此种方法提高了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简化了计划设计过程,提高了摆位精度并保证了重复性。射野衔接处未出现剂量冷热点,与计算值基本一致。通过本研究证明全身定位技术联合BDPC优化方法在全脑全脊髓放疗中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操作简便,提高计划设计效率。
杨海芳刘建平张晓斌时秀菊姜斌徐寿平王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