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镇痛药
  • 1篇症状
  • 1篇体症状
  • 1篇扑热息痛
  • 1篇强迫症
  • 1篇躯体
  • 1篇躯体症状
  • 1篇利培酮
  • 1篇利培酮治疗
  • 1篇氯丙咪嗪
  • 1篇解热
  • 1篇解热镇痛
  • 1篇解热镇痛药
  • 1篇过敏
  • 1篇过敏反应
  • 1篇丙咪嗪
  • 1篇醋氨酚

机构

  • 3篇安徽省芜湖市...

作者

  • 3篇张敬崇
  • 2篇夏仲
  • 2篇奚敏
  • 2篇程万良
  • 1篇李玉琴
  • 1篇方曙
  • 1篇陆叶

传媒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年份

  • 2篇2007
  • 1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扑热息痛过敏1例
1999年
患者,女,23岁。主诉服扑热息痛后两唇红肿,全身瘙痒1h。患者因1天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及发热,于2 h前自服扑热息痛0.5 g,服药1 h后渐感全身瘙痒,口唇红肿,尤以上唇红肿明显。体检;T 38.7℃,P 92次/min,R 24次/min,
张敬崇
关键词:扑热息痛过敏反应醋氨酚解热镇痛药
氯丙咪嗪合并利培酮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增效作用。方法将70例强迫症随机分为2组,氯丙咪嗪同时合并利培酮和单独使用氯丙咪嗪治疗,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合并利培酮组有31例完成试验,氯丙咪嗪组有32例完成试验。治疗8周后,两组Y-BOCS平均总分有明显下降,合并利培酮组优于氯丙咪嗪组,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HAMA、HAMD的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合并利培酮对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有增效作用。
程万良夏仲奚敏张敬崇陆叶
关键词:利培酮氯丙咪嗪强迫症
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特征。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的119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119例患者分为轻度、重度抑郁症两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躯体症状。结果: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而重度抑郁组躯体症状与轻度抑郁组差异显著。结论:抑郁症的躯体症状非常突出,应引起足够重视。
程万良夏仲奚敏张敬崇方曙李玉琴
关键词:抑郁症躯体症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