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壹
- 作品数:19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政治法律矿业工程更多>>
- 贵州松桃普觉超大型锰矿床主要特征与找矿实践被引量:15
- 2018年
- 贵州松桃普觉超大型锰矿床受南华纪普觉Ⅳ级地堑成锰盆地控制,由于同沉积断层作用,两界河组、含锰岩系、锰矿体、大塘坡组第二段、南沱组等地层均从南往北由薄变厚,盆地中存在2个呈NE65°方向展布的渗漏沉积中心。锰矿产于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第一段(含锰岩系)下部黑色碳质页岩中,呈层状、似层状缓倾斜顺层产出,矿体长大于6000m、宽大于2000m,盆地中心部位矿体中夹一层含碳玻屑晶屑凝灰岩透镜体。该矿床是近年来运用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理论发现的又一个隐伏超大型锰矿床,锰矿石资源量(332+333)1.92亿吨,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五位。
- 张遂周琦周琦沈红钱张平壹覃永军
- 关键词:锰矿地质特征找矿实践
- 贵州松桃杨家湾大型锰矿床地质特征与勘查实践被引量:2
- 2018年
- 松桃杨家湾大型锰矿床是典型的"大塘坡式"锰矿床。该矿床是在上世纪80年代103队松桃黑水溪锰矿床外围找矿预测的基础上,历经5年(2006—2011年)的勘查实践,提交锰矿资源储量逾2 000万吨,结束了黔东地区当时没有大型锰矿床的历史。在对该矿床的矿床特征和构造古地理等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杨家湾锰矿床位于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北东65°70°方向展布的黑水溪-杨家湾狭长带状的Ⅳ级地堑盆地中。结合该矿床矮河溪一带发现有被沥青充填的气泡状构造和渗漏管构造等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构造分布特征,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与松桃大塘坡锰矿床一样,属典型的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
- 谢兴友袁良军袁良军杨胜堂侯兵德杨胜堂沈红钱蒋天锐赵凤其张平壹
-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类型
- 贵州松桃大屋锰矿床主要地质特征与找矿预测被引量:3
- 2018年
- 松桃大屋锰矿是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队于上世纪70年代勘查评价的中型锰矿床。锰矿产于南华系大塘坡组第一段黑色岩系底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层走向北东约70°,矿体平均厚1. 42 m,平均品位18. 85%。矿区从北西向南东,含锰岩系、锰矿体从无到有。大屋锰矿床只保留了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成矿系统中的过渡相和边缘相,中心相应在齐公坡一带,但已被剥蚀殆尽。通过构造古地理恢复分析,推测南华纪大屋地堑盆地长大于14 km、宽约4 km,沿北东70°方向展布。预测盆地北东柳树塘、大坳至孟溪一带还具有发现中-大型规模锰矿床的潜力。
- 张平壹张遂袁良军张仁彪余万泽郑超
- 关键词:锰矿矿床特征找矿预测
- 浅析贵州松桃普觉锰矿(整合)矿区南华系同沉积断裂F2的形成特征及意义
- 2015年
- 结合贵州松桃普觉锰矿(整合)矿区已施工钻孔,利用南华系含锰岩系、大塘坡组二段、南沱组厚度等值线图对比F2断裂两盘的厚度差异得出F2断裂为南华系时期同沉积断裂的证据。通过F2断裂的北东与南西南华系早期沉积的含锰炭质页岩的厚度变化判断F2断裂的形成方向是由北东往南西伸展的。通过两条剖面分析得出沉积南华系时沉积物的大致来源方向、沉积物的补给强度及F2断裂的多期活动特征。通过以上对F2断裂的研究:①为矿区下一步钻孔施工提供指导意义;②对整个矿床沉积环境的恢复奠定一定的基础;③引发对矿床的锰质来源思考。
- 张平壹张仁彪何帅沈红钱
- 关键词:南华系同沉积断裂锰矿
- 黔东松桃西溪堡柑子园同沉积断裂发现及大塘坡组二段同沉积软变形层纹的解释
- 2015年
- 西溪堡锰矿床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与江南隆起造山带之间。由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在华南形成被动裂谷盆地,在断裂拉张作用下形成多个次级裂谷盆地,因此在本区寻找同沉积断裂对寻找锰矿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矿区已施工钻孔利用厚度等值线判断柑子园同沉积断裂的存在,柑子园断裂在生长的过程中对两盘的拉拖使正在沉积的"软体"——大塘坡组二段粉砂岩层纹变形在钻孔岩心中形成轴夹角较陡的软变形层纹。
- 张平壹张仁彪沈红钱何帅
- 关键词:同沉积断裂锰矿
- 黔东松桃超大型锰矿床道坨—高地—李家湾与西溪堡中心相喷溢差异的探讨被引量:1
- 2020年
- “内生外成”的含烃气液喷溢沉积型锰矿成矿理论和找矿预测方法指导的黔东地区锰矿勘查取得巨大成果,相继发现一系列的超大型锰矿床。其中具有典型代表的两个全隐伏超大型锰矿床道坨—高地—李家湾与西溪堡在相同成矿背景下中心相特征差异明显。道坨—高地—李家湾超大型锰矿床中心相广泛发育气泡状构造,而西溪堡超大型锰矿床通过四个矿区的勘查成果未发育这一构造特征。通过勘查资料对比分析,道坨—高地—李家湾矿床中心相气泡状构造位于最底部矿层之上,先经过一定阶段喷溢成矿后在“高密度喷溢”影响出现气泡状构造的富锰矿石,Mn品位变化幅度较大;西溪堡矿床Mn品位在成矿的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小,喷溢的过程中相对“平稳”无高密度的锰质气液而在中心相带无气泡状构造。说明该区域锰矿床含烃气液喷溢细节可能存在差异。
- 张平壹姚希财张仁彪龙兴旺沈红钱郑超
- 关键词:锰矿
- 贵州松桃西溪堡锰矿沉积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4
- 2013年
- 贵州黔东断裂坳陷带是贵州重要的锰矿成矿带,并发育新元古代大塘坡期的一套完整"黑色岩系",锰矿主要赋存于该黑色岩系中。本文以松桃西溪堡锰矿床为例,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探讨这类锰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研究表明矿石中的矿物组分复杂,结构构造类型多样,富集As、Sb、Ag、Co、Mo、W、Cs和Ba等元素,Fe/Ti、(Fe+Mn)/Ti、Al/(Al+Fe+Mn)、Y/Ho、Nb/Ta比值,以及Cr-Zr和Th-U图解均揭示成矿过程中有热水物质参与;V/(V+Ni)、V/Cr比值表明锰矿形成于缺氧环境;稀土元素分布模式、Ce、Eu异常及La-Ce、La/Yb-ΣREE图解显示锰矿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并具有热水沉积特征。因此,古被动大陆边缘是锰矿富集的理想场所,热水(液)活动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这为锰矿的找矿拓展了新的思路。
- 何志威杨瑞东高军波程伟张仁彪张平壹
- 关键词:地球化学热水沉积锰矿
- 黔渝毗邻区杨家湾-老木湾南华纪含锰地堑特征与找矿预测被引量:2
- 2021年
- 黔渝毗邻区杨家湾-老木湾南华纪含锰地堑系南华裂谷盆地(Ⅰ级)中的武陵次级裂谷盆地(Ⅱ级)、松桃-古丈次级地堑盆地(Ⅲ级)中的众多Ⅳ级含锰地堑之一。运用锰矿裂谷气液流体喷溢沉积成矿理论与找矿预测模型,对该含锰地堑中的含锰岩系、锰矿体厚度等变化规律进行综合研究,圈定了杨家湾-老木湾Ⅳ级含锰地堑的空间分布范围。含锰地堑长轴沿北东70°左右方向展布,长大于10 km,宽3~4 km。由于后期地质作用,该含锰地堑大部分已被剥蚀掉,仅含锰地堑的中部、南部和南西部残存小部分。预测在贵州境内含锰地堑南部的石宝坪一带、含锰地堑南西部的沙湾河一带及重庆市秀山县境内含锰地堑中部的老木湾一带,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可望找到2-3个中小型锰矿床。
- 沈红钱张遂谢小峰谢小峰杨炳南袁良军谢兴友杨炳南张平壹朱璞谢兴友
- 关键词:黔东找矿预测
- 贵州松桃李家湾—杨立掌大型锰矿床主要地质特征与勘查实践被引量:4
- 2020年
- 贵州松桃李家湾—杨立掌锰矿床矿体产于南华系中统大塘坡组第1段黑色炭质页岩底部,平均厚2.78 m,平均品位19.45%,埋深0~2300 m,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属典型的“大塘坡式”锰矿床。矿床产于南华纪大塘坡早期武陵次级裂谷李家湾—高地—道坨IV级地堑盆地中,目前矿床所控制的矿体均位于锰矿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成矿系统中的过渡相和边缘相位置,中心相主体尚未完全揭露,矿床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 姚希财余万泽袁良军向坤鹏张平壹张仁彪张太富覃智贵
- 关键词:锰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潜力
- 黔东松桃下院子大型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标志
- 2017年
- 下院子锰矿产于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第一段下部,冷水溪犁式正断层(F1)的上盘,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缓倾斜顺层产出。文章通过对下院子锰矿系统的研究,对本区锰矿提出以下找矿标志:地层标志(大塘坡一段碳质页岩);含锰岩系厚度标志(>17 m);沉积相标志(成锰盆地);两界河组的厚度和岩性组合关系(厚度大,岩性组合复杂);构造标志(古断裂);地化标志(Mn/Cr≈40)。
- 沈红钱张平壹郑超姚希财
- 关键词:锰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