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友
- 作品数:37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论王重民先生《老子考》的目录学成就被引量:3
- 2008年
- 《老子考》的目录学成就表现在收录齐全、分类允善、对辑考体的著录体例有创造性的改进与发展。
- 张宗友
- 论学科目录的概念与分类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分析了学科目录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可考的最早的学科目录为郑玄的《三礼目录》,并探讨了如何对学科目录进行合理的分类。
- 张宗友
- 关键词:学科目录
- 徐善生卒年补订
- 2007年
- 清修《四库全书》,收《春秋地名考略》十四卷,题高士奇撰。馆臣又于《四库全书总目》该条提要中,指出此书实由徐胜代撰。对这一问题,胡玉缙、余嘉锡、崔富章、李裕民、杨武泉等,均予辨误,指出代高士奇之作者,当为徐善,而非徐胜。其中以余嘉锡先生之辨证,最为精详。各家在考辨时,虽对徐善之生平、学行等颇有考述,但对其生卒年问题,均未能有所论定。
- 张宗友
- 关键词:生卒年《四库全书总目》补订《四库全书》余嘉锡地名考
- 朱彝尊的《斋中读书》诗第四首发微
- 2023年
- 《斋中读书》第四首以五行学为论域。其第一层次体现的是朱彝尊的五行观,即建立在儒家经典阐释与正史叙事基础上的五行认同观。第二层次指出邵雍更改五行之举的学术错误。朱彝尊对邵雍的批评,是对朱子以来学人相关研究的延续,而其见解也得到后来学者的认同与继承。此诗因而具有诗学与学术史的双重价值。
- 张宗友
- 关键词:朱彝尊《春秋传》《左传》
- 朱彝尊与清初文献传承被引量:7
- 2018年
- 朱彝尊是清初文学与学术大家,著述弘富,通贯四部,如《经义考》《日下旧闻》《明诗综》《词综》等,称誉学林,对清初文献整理与传承,贡献卓著。朱彝尊开创了古代文献编撰、整理、传承的新范式,具有开示门径的引导作用;其以博雅会通为特色的治学取向及实践,对晚明以来的空疏学风有所纠偏,推动清初学术走向征实一途。上述学术研究与文献传承成就之取得,在于朱彝尊树立了以"崇儒传道"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与文化使命观,得益于朱氏长期建构的庞大的学术文化交流圈,也根植于朱氏家学所奠定的良好学术品格与坚实的学术基础。
- 张宗友
- 关键词:朱彝尊《词综》
- 《三目类序释评》所释《丹阳集》辨
- 2010年
- 张宗友
- 关键词:中国古典目录学《四库全书总目》《四库总目》读书治学艺文志
- “贰臣”的自我救赎--论曹溶与明史纂修
- 2021年
- 康熙时期,诏举博学鸿儒、重开《明史》馆,集大吏、学者、藏书家等身份于一身的曹溶,两次均在被荐之列,却婉拒不赴。事实上,曹溶长期致力于明季史料之搜集、明史著作之编写,苦心孤诣,“撰造不休”。曹溶上交崇祯朝邸报达五千馀册,并编纂明史著作近十种、进献数种,对于保存明季史料与纂修《明史》,贡献甚巨。由于身历三姓、出仕二朝,曹溶获得当时及后世之评价,从“人师楷模”到“不肖”“贰臣”,趋于两极。曹溶晚年“惟编纂明史是务”,既是“立言”、留名之需求,也是对其出仕清廷行为的自我救赎。
- 张宗友
- 关键词:贰臣
- 《四库全书总目》杂史类提要辨正十三则
- 2019年
- 《四库全书总目》虽公认为中国古代目录集大成之作,但仍不免有疏忽差误及未尽之处,给后人读书治学带来不便。现对其杂史类部分予以辨正,凡十三条。
- 蒲维张宗友
-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杂史辨正
- 朱彝尊与清初文献传承
- 2019年
- 朱彝尊是清初文学与学术大家,著述弘富,通贯四部,如《经义考》《日下旧闻》《明诗综》《词综》等,对清初文献整理与传承,贡献卓著。朱彝尊开创了古代文献编撰、整理、传承的新范式,具有开示门径的引导作用;其以博雅会通为特色的治学取向及实践,对晚明以来的空疏学风有所纠偏,推动清初学术走向征实一途。
- 张宗友
- 关键词:朱彝尊清初传承学术走向《词综》旧闻
- 诤友与功臣:《经义考通说疏证》平议被引量:1
- 2020年
- 司马朝军《经义考通说疏证》是现代学术视野下第一部专门就《经义考》某一门类进行深入研究的经学文献整理专著。作者之旨趣,在于考溯《通说》引据资料之初源,或兼列其他可能之出处,或兼释所引文献,或备列引据文献之全本,或兼考相关文献之异同等。该书虽偶有不足,而成果极为丰硕,为《经义考》的进一步整理与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 张宗友
- 关键词: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