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例
  • 3篇疫情
  • 3篇源性
  • 3篇食源
  • 3篇食源性
  • 3篇腹泻病例
  • 2篇营养
  • 2篇源性疾病
  • 2篇食源性腹泻
  • 2篇食源性疾病
  • 2篇其他感染性腹...
  • 2篇弯曲菌
  • 2篇流感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聚集性
  • 2篇聚集性疫情
  • 2篇菌病
  • 2篇发病
  • 2篇杆菌

机构

  • 19篇北京市房山区...
  • 4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张冬然
  • 13篇黄少平
  • 8篇阚震
  • 8篇李爱军
  • 8篇赵霞
  • 8篇李丽丽
  • 7篇周彦明
  • 7篇石磊
  • 6篇崔兰梅
  • 6篇董瑞强
  • 4篇田竞
  • 3篇张福全
  • 3篇张萌萌
  • 2篇刘玉茹
  • 2篇王立强
  • 1篇张宇
  • 1篇席元第
  • 1篇喻颖杰
  • 1篇张晓嫒
  • 1篇王云霞

传媒

  • 7篇首都公共卫生
  • 5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食源性疾病细菌性病原体监测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食源性疾病细菌性病原体的特征及变化趋势,为食源性疾病提供病原学确证。方法房山区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哨点医院对符合病例定义的患者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患者信息录入“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结果 监测病例373例,检出阳性菌株病例104例,阳性率为27. 88%,分离菌株118株,其中弯曲菌检出率最高,为13. 88%;副溶血弧菌与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副溶血弧菌检出率在职业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疑食品种类主要为肉及其肉制品,其次为水果蔬菜类。结论 房山区疑似食源性腹泻病例主要致病菌为弯曲菌及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应继续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加强重点人群宣教,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张冬然黄少平张萌萌赵霞周彦明李爱军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房山区托幼机构餐具消毒现况调查
2006年
张冬然张宇王立强刘朝辉张士卿
关键词:餐具消毒效果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肠源性
2006—2015年北京市房山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了解2006—2015年北京市房山区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其他感染性腹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2006—2015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北京市房山区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18 866例,年报告发病率围绕均值184.05/10万上下波动。0~<2、20~<30、30~<40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分别占25.83%、15.79%、10.77%。散居儿童报告病例数最多,占全部报告病例的29.88%。发病高峰为6—8月。结论 2006—2015年北京市房山区其他感染性腹泻高发季节为夏秋季,散居儿童及农民为主要发病群体,应重点防控。
李海娇李丽丽董瑞强田竞张冬然崔兰梅黄少平阚震石磊
关键词:其他感染性腹泻
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一起布氏杆菌病聚集性疫情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调查一起布氏杆菌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布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发生的布病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根据《布氏杆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及流行病学资料,确定此次事件为一起布氏杆菌病聚集性疫情。传染途径为与患病羊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结论通过多部门联防联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进一步扩大蔓延。
杨永富张冬然阚震石磊董瑞强马云飞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
2014-2018年北京市房山区腹泻监测病例沙门菌监测结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2014-2018年北京市房山区腹泻病例沙门菌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沙门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北京市房山区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哨点医院对符合病例定义的患者采集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检测,患者信息录入"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结果监测病例1827例,检出沙门菌阳性病例89例,阳性率为4.87%,肠炎沙门菌(25.84%)和鼠伤寒沙门菌(12.36%)为主要流行血清型;不同季节沙门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51,P<0.05),夏秋季高发;可疑食品种类主要为肉及肉制品。结论沙门菌为北京市房山区散发腹泻病例常见致病菌,应继续加强腹泻病例监测,加强食品安全宣教,减少沙门菌感染。
张冬然黄少平李爱军赵霞周彦明张萌萌
关键词:腹泻病例沙门菌
2015-2016年北京市房山区流感相关住院病例的临床特征与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流感相关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房山区流感相关住院病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儿内科病房、呼吸内科病房及ICU流感相关住院...
石磊黄少平阚震田竞董瑞强崔兰梅张冬然李丽丽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
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家长铁、维生素A相关营养素养及饮食相关行为调查
2022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家长铁及维生素A相关营养素养状况及饮食相关行为,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我国学校供餐现状调查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房山区6所学校供餐中小学校的908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877份,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家长营养素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255名家长知道提供能量最多的食物为谷薯类。132名知道3种补铁较好的食物,75名知道儿童铁缺乏症状,105名知道儿童维生素A缺乏症状。与男家长比较,女家长对补铁较好的食物、儿童维生素A缺乏症状及儿童铁缺乏症状之一正确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祖父母比较,父母对补铁较好的食物之一知晓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家庭优质早餐率为16.99%,带孩子在外就餐时,仅20.9%的家长总是关注菜品的营养搭配。71.95%的家长通过电脑上网的方式获取营养方面知识。结论应加强家长营养相关知识宣教,提高其营养素养水平,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赵霞张冬然郭丹丹李爱军黄少平周彦明
关键词:家长维生素A
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食源性腹泻监测病例病原学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食源性腹泻监测病例病原体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房山区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对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食源性腹泻患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监测病例250例,检出阳性菌毒株78株,总阳性率为31.20%,弯曲菌和诺如病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2.80%和10.96%,不同种类病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54,P<0.05);致病菌检出率在第三季度最高为31.58%,病毒检出率在第一季度最高为46.67%,不同季节副溶血弧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2,P<0.05);肉及肉制品是主要的可疑暴露食品,其次为蔬菜类及其制品。结论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食源性疾病主要感染病原体为弯曲菌和诺如病毒,应加强监测,针对重点病原体、重点人群开展健康宣教,做好食源性疾病防控。
张冬然黄少平李爱军赵霞周彦明张福全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
北京市房山区孕妇饮食卫生行为及单增李斯特菌病高危食品食用情况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孕妇饮食卫生行为及单增李斯特菌病高危食品食用情况。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北京市房山区2家医院就诊的1 445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样本量为1 371人,孕早、中、晚期分别为491、437和443人。74.7%的调查对象在冰箱存放食品时能做到生熟分开,清洗冰箱的频率以每年1~2次为最多,占45.6%。使用砧板切过生肉后,仅40.5%的调查对象会换用专门砧板切直接入口食品(熟食)。有47.9%的孕妇在过去4周曾经吃剩饭、菜,但绝大多数人会加热后再吃(89.8%)。在外吃早、中、晚餐的构成比分别为69.2%、66.4%和45.5%。在外吃早、午、晚餐最多的场所分别是快餐店和饭店。单增李斯特菌病高危食品中,食用率最高的是生食水果(97.8%),最低是生食海产品(10.3%)。结论应针对性地加强孕妇预防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卫生宣教,降低该人群感染风险。
赵霞刘玉茹黄少平张萌萌周彦明张冬然李爱军马晓晨
关键词:食品卫生孕妇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房山区腹泻病例肠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北京市房山区腹泻病例肠道病原体的感染情况,为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集北京市房山区某2家二级医院未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志贺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弯曲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扎如病毒和腺病毒的分离培养鉴定。结果392例腹泻病例,男性219例,女性173例,以青年为主。至少一项病原体阳性的腹泻病例84例,检出肠道病原菌89株,检出率为22.70%,弯曲菌35株,诺如病毒18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4株,沙门菌10株,副溶血性弧菌4株,轮状病毒4株,扎如病毒2株,肠道腺病毒2株。病原体检出高峰为4~10月。其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熟食冷荤31例,水果蔬菜9例和凉拌菜8例;食用方式主要为直接食用43例;食用地点主要为居家53例。结论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北京市房山区腹泻病例病原体检出率有所下降,种类多样,以弯曲菌为主,应继续监测并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教育,以提升当地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董梅刘海波王云霞史文凤刘颖张冬然郭新慧张晓嫒
关键词:弯曲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诺如病毒星状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