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兰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儿童
  • 3篇小儿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性
  • 2篇免疫性血小板...
  • 2篇耐药
  • 2篇患儿
  • 2篇肝病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多媒体
  • 1篇新生儿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收缩
  • 1篇心理行为问题
  • 1篇心力衰竭

机构

  • 13篇威海市立医院
  • 2篇青岛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张兰华
  • 3篇马波
  • 3篇刘学工
  • 2篇王宝丹
  • 1篇王燕莉
  • 1篇刘凤敏
  • 1篇孙立荣
  • 1篇张培英
  • 1篇夏振娟
  • 1篇李宁华
  • 1篇张淑芳
  • 1篇邹芙蓉
  • 1篇姜健
  • 1篇管仁政
  • 1篇林荣军
  • 1篇王玲珍
  • 1篇孙妍
  • 1篇金蓉
  • 1篇丁杰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原医刊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8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6例上呼吸道不畅新生儿分析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研究中鼻塞占75%,单纯性喉喘鸣占12.8%,后鼻道异常3.5%,囊肿5.8%,小下颌畸形占2.3%。予鼻内窥镜、摄胸片、直接喉镜、鼻-鼻咽轴位CT及喉部CT可作为诊断方法。上呼吸道感染及新生儿肺炎鼻塞、单纯先天性喉喘鸣予儿科常规治疗,预后好。后鼻道狭窄、鼻后孔闭锁、后鼻道囊肿、鼻前庭囊肿、会厌囊肿及舌甲状舌管囊肿病情重,需转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结论新生儿上呼吸道不畅以上呼吸道感染鼻塞或鼻腔分泌物阻塞为主。但对伴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哺乳困难的患儿应考虑到鼻道的异常,喉喘鸣伴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或喉喘鸣长久不愈者,要注意咽喉部的发育异常,需及时诊治以挽救患儿生命。
韩金粉张兰华
关键词:新生儿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meningitis,简称化脑),亦称细菌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菌引起的以脑膜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婴幼儿多见,2岁以内发病者约占该病的75%,发病高峰年龄是6~12个月,冬春季是化脑的好发季节。化脑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精神改变、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的化脓性改变等。近年来,该病的治疗虽有很大进展,但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该病预后的关键。
彭艳松常大芸张兰华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小儿细菌性脑膜炎发病高峰年龄脑膜刺激征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2013年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工作能力(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下降,即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的病理状态。心力衰竭是儿童时期危重症之一。
张兰华刘学工马波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小儿舒张功能心肌收缩心排血量病理状态
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对激素耐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激素耐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激素耐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30例,采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蛋白和尿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尿、低蛋白血症、严重水肿和高脂血症都得到显著缓解。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激素耐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
王宝丹张兰华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
金钱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
刘学工王燕莉张积平韩金粉慈慧敏马波常大芸彭艳松顾爱新张兰华
人巨细胞病毒(HCMV)性肝炎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以黄胆、肝脾肿大、肝功能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许多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等对HCMV性肝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并有少数患儿可因病情危重或肝硬化等而死...
关键词:
关键词:婴儿更昔洛韦金钱草
儿童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4年
1病例资料。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我院)共收治6例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患儿,表1显示,男4例、女2例,年龄4岁至12岁11月。首诊原因:巩膜黄染5例,伴皮肤黄和尿色深各2例;关节痛、尿色深1例。6例均无长期药物使用史、慢性肝病史,例3本次入院前有PLT减少病史并口服泼尼松治疗。例2母亲有大三阳病史,例5父亲及祖父因乙肝后肝癌去世。
徐韵佳张兰华李云龙孙妍姜健孙立荣王玲珍
关键词:巩膜黄染慢性肝病泼尼松治疗尿色大三阳病例报告
Tourette综合征患儿智力与心理行为问题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刘学工彭艳松尝大芸马波张兰华
关键词:TOURETTE综合征心理行为问题患儿神经精神疾病儿童时期诊治工作
环孢素A用于治疗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以皮肤黏膜或内脏发生出血为特征[1]。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但部分患儿采用此法效果欠佳[2]。环孢素A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对于多类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3]。但采用环孢素A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治疗的相关报道相对较少。我们采用环孢素A对2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治疗,
张兰华王宝丹
关键词:环孢素皮肤黏膜血小板抗体细胞亚群造血功能
577例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前后抗生素应用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前后抗生素应用的相关性,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对577例住院治疗的CAP患儿住院前后应用抗生素的种类、药物更换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77例患儿中,住院前231例(40.0)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326例(56.5)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0例(3.7)应用其它种类抗生素;住院后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患儿中有118例(51.1)更换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74例(32.0)更换为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患儿中有236例(73.3)更换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39例(11.9)更换为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57例(27.2)患儿联合应用了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67例(11.6)患儿抗生素的更换过早。联合应用抗生素组的住院天数、临床治愈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CAP治疗中,院内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受院前抗生素使用种类的影响,未获得病原学证据前,应避免频繁更换抗生素。
张培英刘凤敏李宁华张兰华张淑芳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小儿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儿童血清25-(OH)D3和IL-17水平变化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调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肥胖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血清25-(OH)D3]和白介素-17(IL-17)水平变化。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肥胖儿童62例,参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标准诊断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3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6例,另选健康儿童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和IL-17水平。结果NAFL儿童血清25-(OH)D3水平为(15.2±2.1)ng/mL,NASH儿童为(9.6±1.3)ng/ml,均显著低于健康儿童的(26.3±2.3)ng/mL,而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17.1±7.8)μg/L和(36.2±12.6)μg/L,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的(1.4±0.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脂肪变儿童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54.1±15.4)U/L和(46.5±12.6)U/L,重度组儿童分别为(117.1±37.1)U/L和(78.5±31.0)U/L,均显著高于轻度组的(33.4±4.6)U/L和(30.5±2.9)U/L(P<0.05);中度脂肪变儿童血清25-(OH)D3水平为(10.2±1.4)ng/ml,重度组儿童为(8.4±1.1)ng/ml,显著低于轻度组的(15.8±2.0)ng/mL(P<0.05),而血清IL-7水平分别为(22.2±6.3)μg/L和(39.6±9.2)μg/L,显著高于轻度脂肪变儿童的(13.5±3.5)μg/L,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儿童血清25-(OH)D3水平降低,而血清IL-17水平升高,它们的变化可能与肝内脂肪变程度有关,动态监测这些变化,可能对了解病情和防治效果判断起指导作用。
张兰华邵琴夏振娟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5羟维生素D3白细胞介素-17肥胖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