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伊莉

作品数:24 被引量:5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中毒
  • 5篇二氯乙烷
  • 4篇毒性
  • 4篇乙烷
  • 4篇中毒性脑病
  • 4篇氯乙烷
  • 4篇脑病
  • 4篇急性
  • 4篇百草枯
  • 4篇1,2-二氯...
  • 3篇蛋白
  • 3篇球蛋白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球蛋白
  • 3篇机体
  • 3篇机体影响
  • 3篇汞中毒
  • 3篇百草枯中毒
  • 3篇尘肺
  • 2篇血清

机构

  • 15篇广州市第十二...
  • 9篇广州市职业病...
  • 4篇中山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张伊莉
  • 17篇刘移民
  • 13篇刘薇薇
  • 8篇陈育全
  • 8篇杨志前
  • 6篇蒋文中
  • 3篇袁丽玲
  • 3篇张程
  • 3篇麦子健
  • 3篇范远玉
  • 2篇林毓嫱
  • 2篇李秀花
  • 1篇刘贻运
  • 1篇刘旭良
  • 1篇叶更新
  • 1篇古立城
  • 1篇曾婉云
  • 1篇张海
  • 1篇杜伟佳
  • 1篇袁士翔

传媒

  • 8篇中华劳动卫生...
  • 5篇中国工业医学...
  • 3篇职业卫生与应...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2014第十...
  • 1篇2015第十...

年份

  • 2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起混合性气体急性中毒事故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2018年3月广东某地发生的一起混合性气体急性中毒事故。本次对3名中毒作业工人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对事故现场空气进行检测并且分析事故原因。本次事故主要原因为员工缺乏职业防护和安全意识以及违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作业环境通风,并进行有毒气体检测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作业。对职业性急性气体中毒.实施救助者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合理救护中毒者。
唐侍豪杜伟佳张海张伊莉张晋蔚刘薇薇刘移民
关键词:职业中毒混合性气体数据收集
急性桐油中毒25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张伊莉刘薇薇
关键词:桐油中毒急性中毒事故工业用误服
百草枯中毒患者各系统临床损害情况及与IgE水平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患者各系统临床损害情况及与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关系。方法43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百草枯口服剂量分为少量组(≤40 mg/kg,16例)和大量组(>40 mg/kg,27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中毒第3天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均空腹抽血检查IgE、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肾功能[尿素氮(UREA)、肌酐(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淀粉酶(a-AMY),并行心电图、胸部CT检查。比较大量组和少量组中毒早期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心电图异常、胸部CT异常及预后(存活/死亡)情况,比较三组实验室指标,分析IgE与其他指标相关性及与肺损伤的关系。结果大量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损伤、恶心/呕吐、咳嗽、胸闷/胸痛、腹痛/腹泻发生率高于少量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组和大量组WBC、N、UREA、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大量组高于少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ALT、AST、TBIL、DBIL、CK-MB、a-AM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ALT水平高于少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组与对照组的ALT、AST、TBIL、DBIL、CK-MB、a-AM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组和大量组男性及女性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和少量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胸部CT异常率70.37%高于少量组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至中毒后2个月,大量组死亡率44.44%(12/27)高于少量组的12.50%(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IgE与WBC、N、ALT、AST、TBIL、DBIL、UREA、Cr、CK-MB、a-AMY无相关性(P>0.05)。根据胸部CT结果分为肺正常组(21例)和肺损伤组(22例),肺正常组的IgE(430.43±618.24)mg/L低于肺损伤�
袁丽玲麦子健张伊莉蒋文中刘移民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免疫球蛋白E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致中毒性脑病18例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分析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致中毒性脑病患者18例。以头晕、头痛、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为主要表现,头颅CT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脑白质病变。头颅MRI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广泛受累,受累白质区域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2-Flair高信号改变;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262.5±48.39)mm H2O,经治疗脑脊液压力恢复平均时间(161.56±75.27)d。职业性急性1,2-DCE中毒所致中毒性脑病可表现为脑脊液压力持续异常,治疗中脑脊液压力下降缓慢;及早行头颅影像学和腰椎穿刺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颅内压情况;脑脊液压力动态监测可对急性1,2-DCE中毒在长时间、多种类脱水剂治疗上提供指导。
陈育全林毓嫱张伊莉张伊莉杨志前杨志前
关键词:职业病二氯乙烷类中毒
急性秋水仙碱中毒3例报告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急性秋水仙碱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秋水仙碱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病例均有明确的秋水仙碱过量服食史,服毒剂量分别为30.0、50.0和58.5 mg,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骨髓抑制、横纹肌溶解、心肌损害及肝损害。经治疗后病例1、2好转出院。病例3既往有长期口服秋水仙碱史,早期出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及凝血功能异常,病情凶险,予血液净化、糖皮质激素、凝血因子、护肝、护心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治疗,于服用秋水仙碱后89 h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秋水仙碱中毒无特效解毒药;若早期出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及凝血功能异常,提示预后不良。
张伊莉蒋文中杨志前张程袁丽玲刘移民
关键词:秋水仙碱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
急性生活性砷化物中毒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生活性砷化物中毒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47例急性砷化物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其中男20例,女27例。参照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确诊观察病例2例,轻度中毒40例,重度中毒5例。结果急性砷化物中毒患者心肌酶活力与年龄、尿砷浓度相关,控制年龄后两者仍有明显相关。心肌酶、肝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与呕吐次数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砷浓度、呕吐次数均与饮汤量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年龄和饮汤量接近,但呕吐和腹泻次数明显者,其尿砷浓度、心肌酶、肝酶浓度明显低于呕吐和腹泻次数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砷化物中毒可引起心、肝、神经系统等多脏器损害,心肌损害出现最早且持续时间长;损害程度与患者进食量、呕吐、腹泻程度及尿砷浓度相关;及早采用洗胃、催吐、导泻措施清除毒物,尽早规范使用解毒药加速毒物排出,配合积极对症治疗是抢救急性砷化物中毒成功的关键。
刘薇薇杨志前张程张伊莉蒋文中吴一行刘移民古立城
关键词:砷中毒
尘肺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73例尘肺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尘肺患者血清NSE水平随期别升高而升高(P<0.05),且并发肺部感染者高于同期别非感染者;贰、叁期尘肺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叁期患者NSE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种类尘肺同期别患者(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提示血清NSE水平对尘肺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杨志前李秀花张伊莉陈育全
关键词:尘肺矽肺
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脑脊液常规指标的动态监测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常规检查在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诊治中的价值。方法68例急性1,2-DCE中毒患者入院后行CSF压力、常规及生化检查,并在病程中动态监测及分析CSF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1,2-DCE中毒患者入院时CSF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均正常;CSF压力增高阳性率为47.1%(32/68),其中脑水肿组为66.7%,无脑水肿组无增高;脑水肿组CSF压力均值高于无脑水肿组(P<0.01);蛋白质浓度正常或轻微升高占16.2%,无脑水肿组总蛋白与白蛋白浓度高于脑水肿组(P<0.05);葡萄糖和氯化物大致正常;重度中毒组CSF压力均值显著高于轻度中毒组(P<0.05);急性1,2-DCE中毒患者入院后CSF压力持续升高,于病程(脱离接触)31~60 d最高,治疗后期患者CSF压力恢复缓慢,CSF压力的回落滞后于高颅压的临床表现及CT、MR等影像学改变。结论动态监测CSF压力及各项常规指标对急性1,2-DCE中毒的临床诊治具有重大价值。
杨志前范远玉张伊莉陈育全刘移民
关键词: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脑脊液脑水肿
不同颅内压的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临床特点被引量:2
2016年
55例不同颅内压的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患者分为颅内压升高组(A组,26例)和颅内压正常组(B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头颅CT变化特点以及病程、转归等情况。A组患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的发生率分别高于B组(P<0.01),临床表现恶化时间晚于B组(t=4.59,P<0.01),而临床表现好转和恢复的时间则早于B组(t=-2.49,P<0.05);但A组病死率高,起病隐匿,容易造成误诊。颅内压监测对于1,2-DCE引起的亚急性中毒性脑病病情判断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头颅CT可以作为筛查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施行有针对性治疗,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张伊莉刘薇薇陈育全潘静叶更新刘移民
关键词:1,2-二氯乙烷中毒颅内压力神经行为学
不同途径汞中毒对机体影响的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接触途径所致汞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将33例患者按汞进入体内途径的不同主要分为3组,即呼吸道吸收组、消化道吸收组和皮肤吸收组,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3种不同接触途径所致中毒其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呼吸道吸收组呼...
张伊莉刘薇薇刘移民
关键词:治疗疗程驱汞治疗汞蒸气汞中毒呼吸道症状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