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洁

作品数:35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11篇肿瘤
  • 9篇免疫
  • 7篇蛋白
  • 7篇抗肿瘤
  • 7篇骨髓
  • 6篇染色
  • 6篇染色体
  • 5篇染色体核型
  • 5篇核型
  • 4篇蛋白疫苗
  • 4篇遗传学
  • 4篇抗体
  • 4篇抗原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疫苗
  • 3篇涂片
  • 3篇肿瘤作用
  • 3篇细胞遗传

机构

  • 33篇陕西省人民医...
  • 7篇北京大学
  • 5篇南昌大学第二...
  • 3篇延安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作者

  • 35篇张丽洁
  • 17篇王九菊
  • 17篇魏绪仓
  • 15篇李艳春
  • 15篇赵园
  • 12篇杨娣娣
  • 12篇韩秀蕊
  • 5篇陈娟娟
  • 4篇尹艳慧
  • 4篇徐翠香
  • 2篇张毓
  • 2篇翟欣辉
  • 2篇王建华
  • 2篇靳占奎
  • 1篇杨谦
  • 1篇武敏
  • 1篇樊有龙
  • 1篇蔡利励
  • 1篇谭立明
  • 1篇黄明刚

传媒

  • 8篇现代检验医学...
  • 4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免疫学会...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HCA587的HLA-A2限制性表位肽的体内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检测来源于HCA587的HLA-A2限制性表位肽免疫HLA-A2转基因小鼠后产生细胞应答的水平,筛选出体内具有免疫原性的HLA-A2限制性表位肽。方法将来源于HCA587的候选HLA-A2限制性肽与MHC-Ⅱ类限制性肽HBV-core128-140、不完全弗氏佐剂、Cp G ODN1826联合应用皮下免疫HLA-A2转基因小鼠,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检测小鼠脾细胞表位肽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表位肽特异性的CD8+T细胞比例。结果在检测的4个表位肽中,p248-256诱导HLA-A2转基因小鼠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最强,HLA-A2-H-2Kb-p248-256四聚体染色进一步表明p248-256免疫后可产生p248-256特异性的CD8+T细胞。结论来源于HCA587的HLA-A2限制性表位肽中,p248-256具有较强的体内免疫原性。
张丽洁陈娟娟徐翠香李艳春韩秀蕊杨娣娣魏绪仓尹艳慧
3374例血液病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及活检同步检测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与骨髓活检病理同步检测在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术,获取骨髓涂片、活检标本,对我院3374例血液病患者的血涂片、骨髓涂片与活检切片的细胞形态及病理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骨髓活检的增生度明显高于涂片(P<0.05);骨髓活检对急性白血病(A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转移癌(MCBM)、淋巴瘤、骨髓纤维化(MF)、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诊断的阳性率高于涂片(P<0.05);骨髓涂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感染诊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活检(P<0.05)。MDS粒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骨髓活检高于涂片;红系及巨核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骨髓涂片高于活检。骨髓活检观察粒系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巨核细胞异常分布、基质病理改变具有明显优势。结论骨髓细胞形态与骨髓活检病理检查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血液病的诊断率、减少漏诊,对血液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杨娣娣韩秀蕊张丽洁李艳春赵园王九菊魏绪仓
关键词:血液病骨髓活检骨髓涂片血涂片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分析(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8年
目的提高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性周围神经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分析2例B-ALL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电生理、治疗和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1)2例患者均在化疗后一段时间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2)1例有脑脊液蛋白增高;另1例脑脊液蛋白正常,神经电图示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轴索损害。均支持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3)经免疫球蛋白和(或)激素冲击治疗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快速好转。结论 B-ALL患者化疗后一段时间突然出现周围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及体征,应完善腰穿、神经电图检查,明确有无周围神经病存在; B-ALL性周围神经病的严重程度与是否伴发肺部感染等有关;拟诊B-ALL性周围神经病,应尽早予以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疗效良好;白血病性周围神经病可能与免疫重建有关。
陈晓莉董睿张丽洁侯丽敏杨谦崔小丽
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周围神经病免疫重建
骨髓形态联合免疫分型检测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及预后价值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骨髓形态、免疫表型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89例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依据细胞形态学分析将CLL患者分为典型CLL和混合型CLL两组,比较两组之间各抗原表达差异,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89例CLL患者抗原表达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CD_(19)(98.9%)、HLA-DR(97.8%)、CD_5(88.8%)、CD_(20)(85.4%)、CD_(22)(71.9%)、CD_(23)(61.8%)、CD_(38)(39.3%)、FMC-7(11.2%)、CD_3(2.2%)。细胞形态学分型89例CLL中,典型CLL72例(80.9%),混合型CLL17例(19.1%)。CD_(38)在典型CLL及混合型CLL组间的阳性表达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CD_5、CD_(19)、CD_(20)、CD_(22)、CD_(23)、HLA-DR、FMC-7各抗原在两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分析显示混合型CLL生存期较典型CLL短(P<0.01),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之间CD_(38)表达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形态学结合免疫表型分析不仅是CLL诊断、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而且对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韩秀蕊杨娣娣张丽洁李艳春赵园王九菊赵乔佳杰魏绪仓
关键词:免疫表型分型骨髓细胞预后
46,XX,t(6;18)(q21;q12)致反复流产一例
2016年
患者女,26岁,表型及智力均正常,婚后共有3次不良孕产史。第1次怀孕于:50天左右发生自然流产,第2次为生化妊娠,第3次怀孕于60天在行发生胚胎停育。
赵园张丽洁韩秀蕊杨娣娣李艳春王九菊赵乔佳杰魏绪仓
关键词:反复流产不良孕产史生化妊娠胚胎停育
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在男性不育患者检测方法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在男性不育患者检测方法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方法:选取陕西地区无精症、弱精症、少精症等男性不育患者120例,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Y染色体AZF的6个标签序列位点进行检测以及采用G显带方法分析其染色体核型。130例健康体检男性作为对照组。结果:120例受检不育患者中,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11例,检出率9.2% (11/120),其中AZFc区缺乏为10例;对照组130例中检出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1例,检出率0.8% (1/130),此例为AZFc区缺乏。两组比较,对照组比实验组检出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陕西地区男性不育患者中,Y染色体AZFc区缺失是最主要的遗传学因素,应提前完善精液常规检查,准确的病因诊断可指导临床医师正确地选择辅助生殖技术。Objective: Application and result analysis of chromosomal karyotype analysis and Y-chromosome microdeletions in the detection of 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were studied. Methods: A total of 120 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with aspermia, asthenozoospermia and oligozoospermia in Shaanx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nd the six sequence-tagged sit of Y chromosome AZF were detected by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Cytogenet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the GTG banding technique. A total of 130 healthy men were trea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 Among 120 infertile patients tested, 11 cases had Y chromosome gene microdeletions,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9.2% (11/120), including 10 cases with AZFc region deficiency;one case of Y chromosome gene microdeletion was detec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130 cases,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0.8% (1/130). This case is due to AZFc region deficiency.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In 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in Shaanxi region, the deletion of the
祁明玥张丽洁
关键词:Y染色体微缺失染色体核型异常遗传学分析辅助生殖技术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同步检查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旨在了解骨髓涂片及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疗效判断中的优势与不足,明确骨髓涂片与活检同步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以及治疗观察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二步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术,获取骨髓涂片及活检标本,回顾分析28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涂片及活检结果,对骨髓增生程度、骨髓瘤细胞形态、浆细胞浸润度、增殖模式、骨髓间质病理改变及纤维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活检的增生程度及浆细胞浸润度明显高于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 <0.01);骨髓活检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度高于涂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髓活检中浆细胞增殖模式:簇片结节型33例(11.66%)、间质型86例(30.39%)、结节间质型112例(39.58%)、弥漫塞实型52例(18.37%);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形态:小成熟浆细胞型77例(27.21%)、幼稚浆细胞型148例(52.30%)、原始浆细胞型36例(12.72%)、网状浆细胞型22例(7.77%)。结论骨髓活检能够准确地反映骨髓增生程度、浆细胞增殖模式及浸润度、骨髓纤维化情况;骨髓涂片骨髓瘤细胞形态清晰、特征典型,容易辨认。骨髓涂片与活检同步检查能够提高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治疗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韩秀蕊杨娣娣李艳春赵园张丽洁王九菊魏绪仓周家琛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涂片骨髓活检浆细胞
基于HCA587抗原的长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医学肿瘤学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HCA587抗原的长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该长肽可诱导分泌IFN-γ的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这些长肽在制备长肽疫苗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
张毓尹艳慧张丽洁
文献传递
骨髓活检病理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法,获取骨髓活检及涂片标本,分析153例初诊MM患者的骨髓活检与涂片,对骨髓增生度、骨髓瘤细胞浸润度及浆细胞增殖模式、骨髓瘤细胞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骨髓活检的增生度以及其对MM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骨髓涂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活检骨髓瘤细胞浸润度高于骨髓涂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活检中浆细胞增殖模式以间质型、结节间质型较多见,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形态以幼稚浆细胞型为主。结论:骨髓活检能准确地反映浆细胞增殖模式,能较涂片更好地反映骨髓增生度及骨髓瘤细胞浸润度,对MM诊断的敏感性较骨髓涂片高;而骨髓涂片浆细胞形态清晰、特征典型,容易辨认。骨髓活检病理检查结合与骨髓涂片能够提高MM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率,对MM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杨娣娣韩秀蕊李艳春赵园张丽洁王九菊魏绪仓
关键词:骨髓涂片浆细胞
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妊娠及妊娠次数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266例孕妇外周血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探讨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妊娠及妊娠次数的关系。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66例孕妇,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根据有无不良妊娠分为2组,比较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同时,根据妊娠次数分为A组(1次)、B组(2次)、C组(≥3次),比较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结果有不良妊娠组与无不良妊娠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31.81%vs 14.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次数不同的3组间血小板抗体阳性率(A组:9.09%;B组:21.62%;C组:23.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趋势χ2检验统计学分析显示,妊娠次数和血小板抗体有线性趋势(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妊娠有关,有不良妊娠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无不良妊娠组;血小板抗体与妊娠次数有线性趋势,妊娠次数越多,抗体阳性率越高。将血小板抗体检测作为妊娠期常规检测项目,有利于临床对不良妊娠孕妇的早发现,以及对胎儿/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王九菊王九菊张丽洁魏绪仓魏绪仓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不良妊娠妊娠次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