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煜炤

作品数:10 被引量:8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涂料
  • 1篇电池
  • 1篇电池正极
  • 1篇电池正极材料
  • 1篇电阻率
  • 1篇压气站
  • 1篇阳极
  • 1篇乙氧基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气管道
  • 1篇有机硅
  • 1篇有机硅涂料
  • 1篇正极
  • 1篇正极材料
  • 1篇三乙氧基硅烷
  • 1篇深井阳极地床
  • 1篇梯度材料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层
  • 1篇偶联剂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廖煜炤
  • 4篇窦宏强
  • 4篇郑安升
  • 2篇丁睿明
  • 2篇贾梦秋
  • 1篇翟中楠
  • 1篇李晓峰
  • 1篇金和
  • 1篇刘佳
  • 1篇刘佳
  • 1篇闫明珍
  • 1篇李建军
  • 1篇路民旭
  • 1篇黄留群
  • 1篇倪楠楠
  • 1篇李星罡
  • 1篇杜艳霞
  • 1篇胡士信
  • 1篇俞彦英
  • 1篇张本革

传媒

  • 4篇腐蚀与防护
  • 1篇腐蚀科学与防...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CIPC20...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管道交流腐蚀的新观点被引量:47
2010年
随着电力、石油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埋地管道、高压输电线路和电气化铁路相遇的情况越来越多,由于管道高性能防腐蚀层的使用,使得管道上感应交流电流问题十分严重,由此引发的腐蚀安全问题也越发突出。然而,此前人们对于交流干扰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故障状态下的安全问题,交流腐蚀的判定指标、测试方法和防护技术均未受到重视。近些年来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相关技术可供国内借鉴。
胡士信路民旭杜艳霞窦宏强张本革闫明珍郑安升廖煜炤
关键词:强电线路
钢制管道外防腐蚀涂料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涂层保护是钢制管道腐蚀防护的主要措施。国内先后开发了多种防腐蚀涂层,并在不同时期的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设计部门常根据涂料性能和实际需求来选择最佳的涂料。本文结合我国管道建设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多种用于管道外防腐蚀涂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情况,并对钢制管道外防腐涂料的发展趋势方向进行了展望。
郭娟丽窦宏强廖煜炤丁杰刘佳黄留群
关键词:防腐蚀涂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2)Co_(1/6)Mn_(1/3)O_2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Co^2+浓度递增的金属离子混合溶液分次共沉淀方法制备Ni1/2Co1/6Mn1/3(OH)2,以其为前驱体,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得到具有Co含量梯度的层状LiNil,2Co1/6Mn1/33O2,探讨了焙烧温度及Co含量梯度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700℃合成产物即具有类LiNiO2的六方层状结构,800和850℃合成产物阳离子排列有序度高,层状结构显著.材料结晶度好,粒度均匀,粒径在亚微米级.合成温度800℃的梯度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2.5~4.2V0.1C倍率充放电50次后,梯度材料的容量仍保持在171.2mA.h/g.相同的焙烧温度,梯度材料比均匀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更加优异.
国海鹏贾梦秋廖煜炤翟中楠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结构梯度材料
西气东输古浪压气站区域性阴极保护方案设计与实施被引量:7
2010年
介绍了西气东输古浪压气站区域性阴极保护的系统设计、施工与调试,分析了区域性阴极保护技术在大型压气站场中的技术关键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郑安升丁睿明廖煜炤俞彦英窦宏强
关键词:压气站
深井阳极地床影响因素及设计计算
深井阳极地床广泛应用于构筑物密集、征地范围有限的区域及沙漠地区的埋地管道、储罐罐底板及其他金属构筑物的阴极保护,是阴极保护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探讨了深井阳极地床设计时,土壤层电阻率、阳极井尺寸、焦炭柱及电渗作用与深井阳极...
廖煜炤郑安升窦宏强丁睿明刘佳丁杰
关键词:油气管道深井阳极地床接地电阻
文献传递
聚乙烯热收缩带补口施工工艺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被引量:13
2014年
介绍了传统热收缩带补口施工工艺的特点及现存问题。针对传统热收缩带补口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型热收缩带补口施工工艺,包括干膜法安装工艺、红外加热装置补口施工工艺,以及中频感应加热装置补口施工工艺。实践证明,新型补口施工工艺有助于提高补口质量和补口效率,对确保新建管道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廖煜炤王杰李建军李晓峰郑安升付伟
关键词:热收缩带中频感应加热红外加热
硅烷膜对有机硅涂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红外反射吸收光谱、热失重分析、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膜对有机硅涂层的附着力、耐热性以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PTES硅烷膜与金属基体发生了化学反应,界面互穿网络的形成增强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提高了涂层的热分解温度,改善了涂层耐蚀性.
廖煜炤贾梦秋金和倪楠楠李星罡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硅烷膜互穿网络交流阻抗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