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海星

作品数:47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动脉
  • 18篇超声
  • 11篇颈动脉
  • 9篇血压
  • 8篇心动图
  • 8篇超声心动图
  • 7篇高血压
  • 7篇斑块
  • 7篇斑块形成
  • 6篇动脉斑块
  • 6篇动脉粥样硬化
  • 6篇心脏
  • 6篇血管
  • 6篇颈动脉斑块
  • 6篇颈动脉斑块形...
  • 6篇肺动脉
  • 5篇血流
  • 5篇肾血管
  • 5篇肾血管性
  • 5篇肾血管性高血...

机构

  • 28篇广州医学院第...
  • 18篇广州医科大学
  • 8篇广州医学院
  • 5篇广东药学院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广州新海医院

作者

  • 46篇廖海星
  • 14篇汤庆
  • 12篇田作军
  • 10篇肖霭仪
  • 10篇叶素敏
  • 9篇何炼图
  • 9篇周大治
  • 8篇陆亚琴
  • 8篇温燕杭
  • 6篇汤庆
  • 5篇陈绮璐
  • 5篇袁敏翰
  • 5篇由天辉
  • 4篇陈长兵
  • 4篇黄帼英
  • 4篇周兴华
  • 4篇沈粤春
  • 3篇陈惠芬
  • 3篇何文凯
  • 3篇李少明

传媒

  • 5篇国际医药卫生...
  • 5篇广州医学院学...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广东医学
  • 3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医学超声...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在ICU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救治是目前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分析ICU内重症COVID⁃19患者超声监测资料,探讨超声的应用价值与特点,期望为日后超声更有效地应用于ICU重症患者救治起到更好作用。方法选取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资料,记录分析胸腔、心脏及血管等各脏器超声资料,统计分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对超声的需求度及阳性率,并分析其监控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例患者,共检查318例次超声,其中依次以心脏、静脉、胸水及消化系统超声检查的临床需求为明显。心脏超声阳性率74%,下肢静脉彩超阳性率60%,颈内静脉彩超阳性率59%;消化彩超阳性率77%,胸水超声阳性率66%。应用ECMO状态下患者心血管及腹部超声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非ECMO状态下患者检查阳性率(P<0.05)。结论超声在ICU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求量及检查阳性率较高。并且超声可以良好的综合反映出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
汤庆何炼图张雨欣廖海星丁尚伟周兴华周大治陈绮璐杜继业李颖珊陈丽娜江思李宇旦
关键词:超声
超声引导在经皮肝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胆道镜(PTCS)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PTCS治疗的9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析超声引导下选择穿刺部位、方向,建立PTCS入路途径、引流窦道的时间,结石取净率,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上述病例均经彩超引导穿刺建立PTCS入路途径并置入鞘管、形成瘘道,引流窦道建立时间15~50 min,平均35 min;结石取净率85.0%~88.9%;胆道出血并发症11.6%(11/95)。结论彩超引导结合超声造影能很好辩别胆管与血管,能便捷、准确、较为安全地建立PTCS微创治疗肝胆管结石入路途径、形成引流窦道。
何炼图汤庆陈绮璐廖海星周大治周兴华王平刘衍民
不同禁食方案对PET/CT多模态影像检查病人的影响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禁食方案对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多模态影像检查病人舒适度、生理指标和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PET/CT多模态影像检查病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在检查前4h、6h及8h口服清淡流质饮食后禁食,收集并比较不同禁食方案病人的舒适度、生理指标和检查效果。[结果]A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且收缩压、血糖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P<0.05或P<0.01);A组饥饿、口渴、疲劳、乏力和虚弱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其中饥饿、虚弱、疲劳和乏力得分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高;A组配合程度和检查花费时间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缩短禁食时间至4h以上有助于提高病人在PET/CT多模态影像检查的检查前舒适度,维持稳定的生理指标以及提升检查执行的效率。
廖伟霞钟惠贞廖海星刘海平
关键词:禁食PET/CT检查生理指标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与动态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与动态心电图缺血性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把64例进行了冠脉CTA检查并且冠脉CTA检查排除冠脉病的高血压患者按照有无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分成2组。通过卡方检验及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动态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血脂、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积分以及斑块指数的差别,再建立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积分的ROC曲线,评估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对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预测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受颈动脉有无斑块形成影响;动态心电图有无缺血性改变2组间斑块积分(z=-2.793,p=0.005)和斑块指数(z=-2.622,p=0.009)有统计学意义;颈动脉IMT的曲线下面积AUC=0.522,P>0.05;颈动脉斑块积分的AUC=0.708,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心电图缺血性改变与颈动脉斑块之间呈正相关,颈动脉斑块积分对预测高血压患者出现发作性ST-T改变有一定预测价值。
谭红愉陈楚霜廖海星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动态心电图IMTROC曲线
肺栓塞范围及部位与肺动脉压力变化关系的探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肺栓塞(PE)范围及部分与肺动脉压力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经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和(或)核素肺通气/灌注证实为PE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共99例,对其中伴有三尖瓣反流(TR)的79例患者应用TR压差法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比较大面积PE与非大面积PE或单侧PE与双侧PE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结果大面积PE组PASP为(43.67±28.24)mmHg,非大面积PE组PASP(30.11±15.00)mmHg;双侧PE组PASP(39.35±25.1)mmHg,单侧PE组PASP(27.58±12.98)mmHg。大面积PE33例中有肺高压19例(57.6%),非大面积PE46例中有肺高压19例(41.3%);双侧PE55例中有肺高压30例(54.5%),单侧PE24例中有肺高压8例(33.3%);在肺高压的程度方面,大面积和双侧PE患者中重度肺高压分别占52.6%及36.7%,而非大面积和单侧PE中重度肺高压分别占10.6%及12.5%。结论大面积PE或双侧PE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较明显,并发肺高压较多,且肺动脉高压程度较显著,提示PASP的升高与栓塞面积的大小及范围成正相关。
温燕杭廖海星肖霭仪汤庆何炼图吴华
关键词:肺栓塞彩色多普勒超声肺动脉收缩压
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以24h动态血压研究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患者的血压变异性(BPV)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住我院查颈彩超及24h动态血压的患者102例,分为有斑块组(68例)及无斑块组(34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平均血压、脉压差(PPD)及BPV等动态血压参数及其他常见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有斑块组患者的年龄(t=5.302,P=0.000)、24h收缩压的变异性(BPVSBP)(t=3.664,P=0.000)、PPD(t=4.503,P=0.000)及白昼的BPVSBP(t=2.854,P=0.005)均高于无斑块组;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发现患者的年龄(OR=1.075,P=0.004)、24h BPVSBP(OR=1.0E+30,P=0.001)及PPD(OR=1.111,P=0.002)是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主要受年龄、PPD及BPV影响,其中BPVSBP是关键危险因素之一。
黄庆晖廖海星李飞奉庄雅如陈艺文吕何锦黄美兴戚佩谊陆亚琴田作军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颈动脉斑块血压变异性动态血压
超声心动图对比阻抗心动图监测超激光照射左侧星状神经节所致心脏收缩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
研究背景:左室收缩功能一直是临床工作中受关注的指标,尤其对于术中、急诊、重症的病人,因为这些病人容易发生休克,尽早认识和纠正循环功能不足和组织灌注不良,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开展早期的、方便的、抗干...
廖海星
关键词:超激光超声心动图阻抗心动图
文献传递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脑梗死发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BPV)与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一2010年5月因头颅DWI诊断为新发脑梗死而住院的高血压患者797例,其中半年内规范降压且检查过24h动态血压的共31例,将其与同期半年内接受过相同降压治疗和检查的无新发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共42例进行比较。将资料分为钙拮抗剂组(CCB,43例)及非钙拮抗剂组(nCCB,30例),其中CCB组又分为拜心同(Procardin,26例)和络活喜(Norvasc,17例)2亚组。以单因素分析比较各分组或亚组间血压的变异性,以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因素。结果CCB组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低于nCCB组(X^2=12.378,P=-0.002);高血压伴有脑梗死组BPVsBP及BPVDBP高于不伴脑梗死组(t=-6.324,P=0.000;t=-2.822,P=0.006),但2组间24h平均收缩压(SBP)及平均舒张压(DBP)差异无显著性(P〉0.05);BPVSBP在Procardin、Norvasc及nCCB3组中呈渐增高趋势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BPVsBF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0R=9.94E+40,P=0.000),CCB类药物是脑梗死发病的保护性因素(OR=0.049,P=0.015)。结论血压的变异性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CCB类降压药,特别是拜心同,可以通过降低血压的变异性来降低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田作军廖海星杨碧萍郑琤沈柏儒吴琦吴向红陆亚琴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变异性脑梗死
彩超探讨肺切除术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病人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方法 对 4 2例肺切除术病人 ,于术前及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测定肺动脉 (PA)、主动脉 (AO)、左心房 (LA)、右心房 (RA)及左心室 (LV)、右心室 (RV)内径 ,左、右心功能等相关参数 ,并进行术前后对比分析 .结果 术后右心参数 :射血前期 (PEP)、射血期 (PE)、肺动脉收缩压(PASP)明显增高 (p<0 .0 5 ) ,RA、RV、PA内径未见改变 .左心参数 :LA较术前小 (p <0 .0 5 ) ,左室射血分数 (EF)、短轴缩短率 (FS)、每搏量 (SV)有所下降 ,心输出量 (CO)有所升高 .结论 肺切除术对右心功能、肺动脉压影响较明显 。
温燕杭成向阳肖霭仪廖海星叶素敏
关键词:肺切除术血流动力学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肺移植围手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应用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功能等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患者术前与术后(3d内)超声心动图检测资料。观测指标:(1)心脏结构:LAd(左房内径)、RAd(右房...
汤庆何练图温燕杭肖霭仪廖海星
关键词:心动图心脏结构和功能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