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红
- 作品数:148 被引量:53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单纯型和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pure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PMBC)和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mixed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MBC)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乳腺黏液腺癌(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BC)患者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比较PMBC和MMBC患者在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血流分级和BI‑RADS分类等方面的差异。结果49例MBC病灶中,BI‑RADS 3类1例,BI‑RADS 4a类4例,BI‑RADS 4b类15例,BI‑RADS 4c类11例,BI‑RADS 5类18例。PMBC组肿块呈混合回声的显示率高于MMBC组(P=0.025);MMBC组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及边缘毛刺、模糊的显示率高于PMBC组(P=0.008,0.023);MMBC组血流3级肿块和BI‑RADS 5类肿块占比均高于PMBC组;BI‑RADS 4b类肿块占比低于PMBC组。结论PMBC较MMBC更易表现出良性超声特征,综合分析肿块的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等超声表现有助于鉴别PMBC和MMBC,从而提高MBC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 陈圆圆韦丽艳廖新红
- 关键词:乳腺黏液腺癌超声特征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型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型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肺外周型病变患者的穿刺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成功组(病理诊断阳性)和失败组(病理诊断阴性)。分析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病灶内部回声、病灶大小,进针角度、进针次数等因素对穿刺成功的影响。结果: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型病变216例穿刺活检的一次穿刺病理诊断阳性率为79.2%(171/216),二次穿刺病理诊断阳性率为85.2%(184/216);成功组和失败组病灶的平均前后径分别为:(3.35±0.14)cm和(2.43±0.26)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灶前后径为0.4~1.0cm、1.1~2.0cm、2.1~3.0cm、3.1~5.0cm和>5.0cm的病理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8.8%,79.7%,85.7%,89.7%和94.1%。结论:病灶的大小是影响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外周型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病理诊断阳性率随着病灶前后径的减小而降低。
- 杨慧慧李智贤田桂湘张莉廖新红吴传妹唐晓华
- 关键词: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 BRCA1突变相关乳腺癌超声影像学特征及其BI-RADS分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BRCA1突变相关乳腺癌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及其BI-RADS分类特征。方法 20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其中经PCR联合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出BRCA1基因突变的17例患者为实验组,余183例无BRCA1突变者为对照组。分析BRCA1突变相关乳腺癌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及其BI-RADS分类特征。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形态、边缘、后方回声、钙化、肿块内血流以及弹性评分等超声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29.4%(5/17)形态为椭圆形;58.8%(10/17)肿块边缘为小分叶或毛刺;29.4%(5/17)肿块后方回声衰减;41.2%(7/17)肿块内部出现微钙化;52.9%(9/17)肿块内部血流达Ⅱ~Ⅲ级;82.4%(14/17)肿块UE评分为4~5分。BRCA1突变乳腺癌的BI-RADS分类明显低于无BRCA1突变者(u=2.1966,P=0.0280)。结论 BRCA1突变相关乳腺癌在形态上趋于良性乳腺肿块表现,其BI-RADS分类易被低判,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减少漏诊。
- 刘军杰陈圆圆李智贤曾健张海添廖新红丁雪明罗丹王斯达
-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BRCA1基因
- 超声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检查及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 目的用二维超声(Two-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2D-US)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Flow Imaging,CDFI)检查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
- 李艳宁李智贤廖新红李芬施丹伟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文献传递
- 前列腺体积与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
- 目的按照不同前列腺体积分组,探讨前列腺体积与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检查对前列腺癌诊断情况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9月-2016年1月泌尿外科收治入院怀疑前列腺癌的70例男性患者,平均年...
- 闫雪廖新红李智贤韦丽艳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文献传递
- 剪切波黏弹性成像鉴别肺周围型炎性肿块与恶性肿瘤
- 2024年
- 目的观察剪切波黏弹性成像(SWV)鉴别肺周围型炎性肿块与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70例周围型肺肿块患者行常规灰阶超声及SWV,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n=42)及炎性组(n=28);比较组间临床及超声资料,包括病灶最大径、平均杨氏模量(E_(mean))、平均黏性值(V_(mean))及平均频散斜率(D_(mean));针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鉴别肺周围型炎性肿块与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恶性组病灶最大径及E_(mean)均高于,而V_(mean)及D_(mean)均低于炎性组(P均<0.05)。以病灶V_(mean)及D_(mean)鉴别肺周围型炎性肿块与恶性肿瘤的效能中等/良好(AUC=0.843、0.866),且均优于常规超声及病灶E_(mean)(AUC=0.673、0.685)(P均<0.05)。联合病灶E_(mean)、V_(mean)及D_(mean)鉴别肺周围型炎性肿块与恶性肿瘤的效能良好,AUC=0.874。结论SWV黏性参数可有效鉴别肺周围型炎性肿块与恶性肿瘤。
- 韦季伶李春莹袁晗陈姮霏高泳廖新红
- 关键词:肺肿瘤超声检查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血流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血流特征的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2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20只眼球进行检查与观察,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0例患者血流呈五种表现。瘤体内血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连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血流特征。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特征性血流表现,对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有实用价值。
- 李艳宁李智贤廖新红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视网膜母细胞瘤血流特征
- 三维超声检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胃运动功能障碍情况,以及促胃动力药对NUD患者症状和排空的影响,探讨NUD症状与胃排空的关系。方法:采用三维超声技术检测30例NUD患者治疗前后进食液体试餐后胃排空的指标,经计算机拟合出不同时点胃容积的变化,计算出胃半排空时间(T1/2)、胃排空时间(T)及液体胃排空曲线,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NUD组胃半排空时间及胃排空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1,P<0.001),30名NUD患者中有13名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约占43.33%。口服胃肠动力药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4周后部分患者腹胀、返酸、嗳气等症状明显改善,此前无胃排空延迟者症状改变不明显,全组胃半排空时间及胃排空时间缩短。结论:应用三维超声技术检测液体胃排空功能,方法简单易行、患者易接受、可多次重复,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一种可靠、无创性的检测手段。
- 刘雪玲何云陈琳廖新红叶桂宏
- 关键词: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胃排空超声检查
- 食管胸段的超声解剖及声像图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常规体表超声对食管胸段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观察 5 0具尸体解剖标本 ,并用体表超声检查 12 0例正常人食管胸段 ,观察其走向、解剖毗邻关系、超声检查最佳途径及声像图特征。结果 食管胸段起于胸骨柄上缘水平 ,止于膈肌的食管裂孔 ,位置深在 ,处于胸廓及两肺的包围之中。经体表超声仅有两处途径可测及深部的食管胸段 ,一处为胸骨上窝区 ,另一处为胸骨左旁区 ,其超声显示率分别为 95 .8%和 90 .8%。结论 除位于左支气管后方的食管段无法显示外 ,经体表超声可显示食管胸段的大部分 ,并获得了食管胸段的正常声像图。左颈总动脉、主动脉弓、心脏和胸主动脉是超声检查的
- 朱尚勇杨红刘若川冯旭陈立宏廖新红
- 关键词:解剖学组织学
- 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意义
- 李智贤李成王缉寒莫海畲廖新红郭语清陈圆圆王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