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文根

作品数:143 被引量:1,400H指数:2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环境科学与工...
  • 59篇水利工程
  • 16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0篇水环境
  • 17篇水库
  • 15篇水资源
  • 15篇污染
  • 14篇水文
  • 13篇水利
  • 13篇长江
  • 12篇水电
  • 10篇生态
  • 10篇水污染
  • 9篇太湖
  • 8篇三峡水库
  • 8篇四大家鱼
  • 8篇库区
  • 8篇家鱼
  • 7篇钉螺
  • 7篇三峡库区
  • 7篇水环境承载
  • 7篇珠江三角
  • 7篇珠江三角洲

机构

  • 134篇中国水利水电...
  • 2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0篇清华大学
  • 10篇中国水产科学...
  • 7篇中国长江三峡...
  • 5篇三峡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长江三峡...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国务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江西省水利规...
  • 1篇黄河流域水资...

作者

  • 143篇廖文根
  • 35篇李翀
  • 34篇彭静
  • 28篇禹雪中
  • 27篇李锦秀
  • 18篇马巍
  • 14篇彭期冬
  • 11篇骆辉煌
  • 8篇何少苓
  • 8篇匡尚富
  • 8篇隋欣
  • 6篇朱瑶
  • 6篇冯顺新
  • 6篇陈大庆
  • 5篇谭红武
  • 5篇张世奇
  • 5篇吴赛男
  • 5篇王东胜
  • 5篇高婷
  • 4篇段辛斌

传媒

  • 19篇中国水利水电...
  • 8篇中国水能及电...
  • 7篇水利学报
  • 7篇中国水利
  • 5篇科技导报
  • 5篇水资源保护
  • 4篇水力发电
  • 4篇水电能源科学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水利水电技术
  • 3篇水文
  • 3篇水力发电学报
  • 3篇2001年提...
  • 3篇第九届全国环...
  • 2篇人民长江
  • 2篇淡水渔业
  • 2篇人民黄河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2篇2002年水...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4篇2012
  • 7篇2011
  • 16篇2010
  • 8篇2009
  • 14篇2008
  • 10篇2007
  • 11篇2006
  • 10篇2005
  • 7篇2004
  • 9篇2003
  • 15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0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池环境需水量及牛栏江引水效果预测被引量:20
2010年
污染源治理、生态修复和外流域调水是当前滇池水污染治理的三大重要举措。滇池流域综合治理从入湖污染物治理、生态修复和重建、外流域调水3方面,构建了以环湖截污、外流域调水、入湖河道治理、农业农村非点源治理、流域生态修复及生态清淤等六大重点工程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以实现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及任务。以总体方案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分析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改善效果,模拟分析规划水平2020年滇池水质满足规划水质保护目标的环境需水量,并结合牛栏江调水工程规划,预测牛栏江补水的水质达标效果及其环境补水水质要求,为滇池外流域调水工程规模与引水水质的合理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罗佳翠马巍禹雪中廖文根
关键词: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环境需水量
水体纳污能力量化问题探讨被引量:24
2003年
水体的纳污能力是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其定量评价对于有效的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三峡水库库区水环境容量研究案例出发,对纳污能力的定量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水资源保护规划具有一定的法规性,因而对水体纳污能力的量化应当可靠;纳污能力定量评价模式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水体的自然特性、污染特性和保护目标,以避免模式选择不当导致过分夸大水体纳污能力,进而造成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局面;与基础资料相关的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应当服从量化结果的可靠性要求。
廖文根李锦秀彭静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纳污能力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水电发展态势被引量:16
2010年
全球气候变化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优先发展水电已成为国际共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重新加大了对水电投资的力度,美国等发达国家也重新审视水电作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水能资源以及开发程度的不同,当前世界各国水电发展呈现不同的态势。美国等发达国家水电发展已基本饱和,其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为小水电开发、现有水电改造增容、水力发电新技术革新及工程示范。加拿大及少数欧洲发达国家水电开发潜力较大,大、中、小型水电处于积极发展阶段。而拉美、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其水电开发潜力巨大而开发程度较低,大、中、小型水电均处在迅速发展阶段。环保是影响水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各国在水电开发的同时也更应该关注环境保护。我国应当继续实施水电优先战略,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保障移民权益、完善水电管理体制等,以促进水电可持续发展。
李海英冯顺新廖文根
关键词:水能资源水电
水环境价值内涵及其研究展望被引量:9
2003年
李锦秀徐嵩龄廖文根
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水质价值观
黄河下游河道沿岸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针对景观格局研究中景观指数粒度变化效应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筛选NP、PD等8个景观指数,采用景观指数分析法分析了1990~2010年黄河下游河道及河道外1~10km缓冲区的景观指数及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发现20年间虽然黄河下游主河道变化不大,但沿岸县市的水域面积发生了巨大变化,河道以外2km为土地利用变化的拐点,河道以外4km处为景观指数变化的拐点。
陈昂隋欣王东胜廖文根吴赛男陶洁
关键词:黄河下游河道景观指数土地利用
基于遗传规划法识别影响鱼类丰度的关键环境因子被引量:9
2012年
以长江中上游四大家鱼为例,采用遗传规划法,从水文、水温、泥沙、气象等方面定义的15个环境因子中,识别出影响四大家鱼鱼苗丰度的关键环境因子,并分析了鱼苗丰度随关键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涨水的持续时间和日均涨水率为影响鱼苗丰度的关键环境因子;鱼苗丰度与涨水持续时间之间存在非线性递增关系,且涨水持续时间在5—8d时,鱼苗丰度随之显著增加;日均涨水率低于2000(m3/s)/d时,鱼苗丰度与日均涨水率之间呈现近似线性递增关系,而日均涨水率高于2000(m3/s)/d时,由于监测数据较少,尚无法确定二者的关系。对比相关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遗传规划法在识别与生物因子存在非线性关系的关键环境因子,并建立它们之间的量化关系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
王俊娜李翀段辛斌廖文根
关键词:四大家鱼
水环境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被引量:9
2003年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水环境信息系统的内容体系以及结构体系,将水污染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引入到水环境信息系统中,结合水环境数据库,可进行区域水污染经济损失核算,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水环境信息系统的内容。
禹雪中李锦秀廖文根
关键词:水环境信息系统信息技术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被引量:4
2015年
对全国4 493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进行了核定,结合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纳污能力和现状污染物入河量,提出了限制排污总量确定的原则,制定了水平年2020年和2030年的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成果:2020年,COD 585.20万t/a,氨氮52.57万t/a;2030年,COD 542.97万t/a,氨氮46.54万t/a。对各省级行政区限制排污总量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各水平年限制排污总量呈逐步递减趋势,与规划水平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逐步增加的目标要求总体协调。根据限制排污总量方案,提出了加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管理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加快开展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切实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不断加大水资源保护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
张建永廖文根史晓新孙翀李扬高丽娜
关键词: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总量管理
溪洛渡和向家坝水库水温分布研究
本文利用二滩水库水温实测数据,对CE-QUAL-W2模型主要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并采用CE-QUAL-W2模型来研究了溪洛渡水库和向家坝水库的水温分布及下泄水温.研究发现,CE-QUAL-W2模型适用于我国西南地区水库...
骆辉煌李翀廖文根
关键词:水库水温鱼类保护
文献传递
实施支流生境替代保护的基本原则被引量:10
2012年
"干流开发、支流保护"是我国水电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新思路,是按照"避让、减缓、补偿与重建"的次序统一规划水电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支流保护的实质是以支流生境替代干流生境,补偿性保护干流开发中受到影响的水生生物,并且在干流与支流间平衡发展与保护。支流生境替代作为补偿性保护措施,以生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受为出发点,需要以支流保护相关法规为保障,支流保护经济代价合理为基础,河流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为目标,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双赢。
高婷李翀廖文根
关键词:生态功能经济代价法律保障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