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娟
- 作品数:2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论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与保护
- 2012年
-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尤其是生态环境脆弱的甘肃,怎样结合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协调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促进经济发展成了当前非常迫切和重要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甘肃农村生态环境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以促进甘肃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 康玉娟
-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及设想被引量:1
- 2011年
- 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人民主权和公民知情权的具体体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尚存在许多不足,难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为此,应当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立法,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机制和措施,以推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
- 康玉娟
-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
- 论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的合理性基础
- 2006年
- 拾得人报酬请求权已在我国《物权法草案》中得以确立,学术界有很多人认为该项权利的设定对我们中华民族颂扬久远的美德———拾金不昧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甚至有违传统的道德规范。这究竟是对传统道德的背离,还是对当事人更好的保护?据此从报酬请求权的道德基础、法理基础、价值基础三个方面探讨了确立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的合理性。
- 康玉娟苏一星
- 关键词:拾得物报酬请求权道德基础法理基础
- 中国传统“义务本位”法律观成因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封建时期法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维护最高统治者的利益,因而属于义务本位的法制。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它形成的伦理基础、经济基础、思想基础以及政治基础。它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等级格局。但我们应辨证地去看待它,尽量去发现它与现代法制的可相容性,扬长避短,使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今天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
- 康玉娟
- 关键词:义务本位法律观
- “互联网+”时代下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 2024年
- “互联网+”时代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高校应明确“互联网+”时代下应用型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对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深入研究,探讨“互联网+”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相结合的意义。研究发现,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职场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策略,旨在为“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拓宽教育视野,推进教育科技应用,优化教育形态。
- 武明康玉娟史亚亚张娜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自主学习能力
- 程序正义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程序正义伴随着程序而生,是对法律程序自身内在优秀品质的一种统称,是一种独立的法律价值。法律程序的发展有着其内在的规律性,所以程序正义应当有独立的内在价值体系,分析、评价程序正义的价值标准应当是这两者的有机统一。
- 康玉娟
- 关键词:程序正义
-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甘肃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路径研究
- 2020年
-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创造性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新时代的伟大理论成果。如何在这一理论成果的视野下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甘肃高校大学生在法治认知、法治观念、法治思维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路径入手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 康玉娟魏立娟
- 关键词:法治意识
- 宪法的“缺场”——从“宪法司法化”强势话语产生的悖论看话语范式转变的必要性
- 2006年
- 为了使宪法理念上的权威成为法律实践中的至上权威,宪法必须司法化。然而强势话语在论证宪法司法化的时候,忽略了宪法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宪法的“缺场”。为了使宪法法律化,实现宪法在现实中的至上权威,我们必须进行话语范式的转变。
- 康玉娟
- 关键词:宪法司法化缺场
- 我国民间“私了”现象的法律解读
- 2012年
- 在我国民间纠纷的解决上,大多数当事人都更愿意选择"私了"的方式。作为一种纠纷的解决方式,"私了"现象有快捷、节约资源以及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等积极意义,对于其积极意义,我们要充分肯定,积极地推进其与我国现代法治的契合。
- 康玉娟
- 关键词:民间纠纷当事人契合
- 中国宗教财产权归属问题研究
- 2014年
- 目前我国的宗教财产保护体制以政策调整为主,法律调整为辅,宗教财产权的归属一直没有得到法律上的明确,实践中的宗教财产权属关系不明导致的社会乱象比比皆是,对宗教财产的保护,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宗教财产权既是政治问题,也是法律问题,应在法治轨道上解决,重构宗教财产权制度。
- 康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