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总江

作品数:75 被引量:428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农业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篇田间
  • 12篇毒力
  • 11篇诱捕
  • 10篇诱捕器
  • 9篇毒力测定
  • 9篇叶螨
  • 9篇诱杀
  • 9篇生物测定
  • 9篇小菜蛾
  • 9篇菜蛾
  • 8篇食心虫
  • 8篇小食心虫
  • 8篇梨小食心虫
  • 8篇赤眼蜂
  • 7篇性诱
  • 7篇性诱剂
  • 7篇栽培
  • 7篇杀虫
  • 7篇杀虫剂
  • 6篇玉米

机构

  • 71篇北京市农林科...
  • 6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延庆县...

作者

  • 75篇康总江
  • 56篇石宝才
  • 49篇宫亚军
  • 43篇魏书军
  • 39篇朱亮
  • 28篇王泽华
  • 10篇路虹
  • 8篇王素琴
  • 7篇金桂华
  • 5篇练永国
  • 4篇墨铁路
  • 3篇王振营
  • 2篇白树雄
  • 2篇崔文夏
  • 2篇姜春燕
  • 2篇顾耘
  • 2篇陈卓雄
  • 2篇马吉德
  • 1篇裴毅夫
  • 1篇李正西

传媒

  • 19篇北方园艺
  • 12篇中国蔬菜
  • 7篇农药
  • 5篇蔬菜
  • 3篇昆虫知识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昆虫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中国果树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2篇中国昆虫学会...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山西果树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食用菌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6篇2013
  • 16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83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新入侵外来害虫美洲棘蓟马的外部形态和分子鉴定被引量:25
2010年
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 Morgan,1913是新入侵我国的种类。本文报道了该虫各发育阶段的外部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首先利用体视显微镜对美洲棘蓟马不同虫态的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拍照;再选择线粒体COⅠ基因中一段约430bp的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将所得序列用于蓟马种类的分子鉴定。使用不同的矩阵和系统发育构建方法对待鉴定的蓟马以及另外38种蓟马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第1和2编码位点,利用NJ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可以较好地区别不同蓟马种类,可作为调查我国蓟马种类和分布的快速方便方法。最后对美洲棘蓟马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防控对策进行了综述。
魏书军马吉德石宝才宫亚军刘静康总江陈学新路虹
关键词:入侵害虫分子鉴定DNA条形码生物学
六种不同处理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诱杀效果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以梨小食心虫性诱剂为诱芯,研究比较了同种样式不同颜色诱捕器及不同捕杀液6种处理方法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以常规颜色加常规捕杀液的处理诱捕器诱集梨小食心虫的数量最高。诱捕器不同位点和周边植被都会对诱蛾量产生影响。糖醋液诱捕器再加上诱芯的诱蛾效果比无诱芯的诱捕器提高了343.05%。在诱捕器上再加上黑色贴,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杀率又提高了4.84%。常规捕杀液(0.5%洗衣粉液)处理的诱捕器,加黑色贴与不加黑色贴的诱捕器相比,梨小食心虫的诱杀率降低了34.82%;与常规捕杀液加10%酱油的诱捕器相比,诱蛾量降低了59.21%。比较梨小食心虫雌雄蛾诱集比例,发现糖醋液诱捕器中雌蛾比例最高,占总数的83.7%;糖醋液+诱芯+黑色贴处理诱捕器,雌蛾占总数的76.8%;糖醋液+诱芯处理诱捕器,雌蛾占总数28.3%。
康总江朱亮魏书军石宝才
关键词:害虫防治诱捕器梨小食心虫天敌
三种不同材质小菜蛾性诱剂诱芯田间诱蛾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挂胶型诱捕器比较了常规长效诱芯、双孔扁垫柱型诱芯和圆锥柱型诱芯3种不同材质和形状的性诱芯诱捕小菜蛾的效果。结果表明:双孔扁垫柱型诱芯诱蛾效果为最佳,是圆锥柱型诱芯诱蛾量的1.61倍,是常规长效诱芯诱蛾量的1.16倍。在持效期方面,双孔扁垫柱型诱芯同常规长效诱芯相同,好于圆锥柱型诱芯。
康总江宫亚军朱亮路虹石宝才
关键词:小菜蛾性诱剂诱捕器诱蛾效果
不同色板对Q型烟粉虱成虫的诱杀效果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在黄瓜大棚悬挂不同颜色的诱虫板,研究3种黄色和3种蓝色诱虫板不同朝向以及不同时段对烟粉虱成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与蓝色相比烟粉虱成虫对黄色具有较强的趋性,其中深黄色的诱杀效果尤为突出;悬挂诱虫板东、西、南、北4个方向中,南向诱虫数量最多;全天诱集烟粉虱成虫数量显示7:00~17:00诱集数量明显高于17:00~7:00。
宫亚军石宝才魏书军康总江王泽华朱亮路虹
关键词:Q型烟粉虱色板诱杀作用
7种农药对瓜蚜的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采用浸叶法测定7种药剂对瓜蚜的毒力。[结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活性最高,LC50值为8.2728 mg/L,其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值为23.2278 mg/L,啶虫脒的LC50值为29.2927 mg/L,吡虫啉和毒死蜱的敏感性最低,LC50值分别为46.0487、48.9797 mg/L。螺虫乙酯各测试质量浓度处理后48、72 h时的平均死亡率仅为8.9%、11.2%,高效氯氰菊酯测试质量浓度达2000 mg/L时,24 h校正死亡率仅为37.97%。[结论]7种药剂对瓜蚜的毒力排序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螺虫乙酯。
宫亚军石宝才康总江王泽华朱亮魏书军
关键词:药剂瓜蚜室内生物测定
李单室叶蜂发生规律初步观察
我们在北京地区李子上发现了一种发生危害的叶蜂,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魏美才教授鉴定,确定为李单室叶蜂Monocellicampa pruni Wei.在以往的文献中,对李子上危害的叶蜂统称为李实蜂,据报道李实蜂在中国李树产区...
康总江石宝才朱亮魏书军
2012年北京各区县不同寄主上二斑叶螨发生调查被引量:8
2013年
对北京市不同地区及不同寄主上二斑叶螨的种群密度和危害等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同寄主不同地区二斑叶螨种群密度和危害等级各不相同。海淀区辣椒棚该螨种群密度和危害等级显著大于延庆县,昌平区草莓上该螨种群密度和危害等级显著大于房山区,在通州区和密云县的种群密度和危害情况差异不显著。比较二斑叶螨在北京5种常见温室寄主上种群密度,发现其差异显著等级划分为:辣椒>草莓>番茄、茄子和人参果。该螨对寄主叶片危害等级与其种群密度不一致,其显著差异等级划分为:人参果、辣椒、番茄、草莓>茄子。
朱亮康总江魏书军宫亚军石宝才
关键词:二斑叶螨寄主种群密度
不同诱捕器对小菜蛾诱集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8种类型诱捕器对小菜蛾的诱杀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黏胶型垃圾桶状诱捕器对小菜蛾的诱捕效果最好,水盆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介于各种黏胶型诱捕器之间。同一诱捕器外沿诱集到的小菜蛾的数量最多。
康总江魏书军路虹宫亚军石宝才
关键词:小菜蛾诱捕器性诱剂
美洲棘蓟马对不同蔬菜寄主的偏好性被引量:7
2013年
比较了美洲棘蓟马对12种不同蔬菜和1种非蔬菜的偏好性,并通过对数线性模型和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美洲棘蓟马成虫对13种寄主植物的寄主偏好性及产卵选择性具有显著差异。该虫成虫在南瓜上分布最多,平均每株寄主植物达到23.5头,在油菜上的产卵量最大,每株达50.3粒。黄瓜、南瓜、油菜、黄豆和辣椒上成虫分布量每株均在10头以上,显著多于其他寄主;而上述5种寄主上的每株产卵量也均在30粒以上,显著多于除豆角以外的其它寄主。该虫在黄瓜上发育最快,15d左右即可完成其整个未成熟期;在辣椒上未成熟期存活率最高,为80.1%。上述结果将为该虫入侵风险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朱亮石宝才宫亚军王泽华康总江马吉德魏书军
关键词:入侵风险
入侵美洲棘蓟马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 Morgan)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针蓟马亚科(Panchaetothripinae),原产于北美东部,目前,已经扩散...
朱亮石宝才宫亚军康总江魏书军
关键词:寄主发育敏感性天敌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