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桂芬
- 作品数:138 被引量:70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疱疹病毒感染与胸腔积液的关系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了解胸腔积液与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恶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腔积液、漏出性胸腔积液和其他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为标本 ,用 PCR检测 HCMV、EBV和 HSV。结果 :HCMV检出率为结核组 2 7.9%、其他组 2 0 .9%、恶性组 14 .9%、漏出组 8.5 % ;EBV检出率为其他组 7.0 %、恶性组 6 .4 %、结核组 2 .3%、漏出组 2 .1% ;HSV仅在结核组有 2 .3%的阳性发现 ,其余各组均未检测到阳性结果。结论 :各种胸腔积液均存在疱疹病毒感染 。
- 陈宇杨林瀛庞桂芬薛承岩
- 关键词:胸腔积液疱疹病毒
- 10例艾滋病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和2型(HIV2)所引起[1],易发生机会性感染[2]。本文回顾性分析10例艾滋病合并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其症状体征、实验室及胸部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减少漏诊、误诊。
- 张勃白吉明白吉明王少飞李金玲庞桂芬杨林瀛郑洪飞
- 关键词:艾滋病肺炎
- 肺血栓栓塞症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含右心)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具有发病率高、误诊率高及病死率高等特点[1],已成为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 李洁庞桂芬李金玲赵志伟杨月
-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血流动力学改变转归
- 新式三叉固定器的研制与临床被引量:1
- 1994年
- 新式三叉固定器的研制与临床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136001)孙炬光,张国财,王晓军,孙美伦,庞桂芬,付秀路,孙思宾三叉固定器又称为三爪持骨钳,是骨科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骨折断端整复以后临时把持和固定的器械。临床上应用的三叉固定器是靠一个顶丝样的...
- 孙炬光张国财王晓军孙美伦庞桂芬付秀路孙思宾
- 关键词:固定术
- 对143例发生院内肺栓塞的患者临床特点的研究
- 2019年
- 目的:分析143例发生院内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43例发生院内PE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43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合并的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其发生院内PE的临床特点。结果:在这143例PE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的比率高于男性患者所占的比率,P <0.05。年龄为60~79岁的患者所占的比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所占的比率,P <0.05。在这143例发生院内PE的患者中,合并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所占的比率最高。合并患有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所占的比率次之。结论:在临床治疗期间,老年患者、女性患者、合并患有高血压及深静脉血栓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均易发生院内PE。
- 付萌庞桂芬
- 关键词:基础疾病
- 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变化与皮肌炎相关肺间质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水平变化与皮肌炎相关肺间质病变(DM-IL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风湿科就诊的81例DM-I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以同期就诊的82例DM患者和8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别检验各组血清25OH-D水平,分析25OH-D水平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血清25OH-D水平非正常患者为97.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90%(P=0.035),且研究组中血清25OH-D水平处于"严重缺乏"和"缺乏"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M-ILD患者血清25OH-D偏低与DM-ILD具有密切的关系,对DM-ILD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梁志强梁志强庞桂芬庞桂芬张勃姜凤云张庆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穿心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查找穿心莲重要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探讨穿心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数据库筛选穿心莲的药物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搜索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蛋白基因标准化。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靶点得到潜在治疗靶点,将治疗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并利用Cytoscape-v3.8.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metascape和DAVID数据库对治疗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发现,穿心莲的主要活性成分共24个,活性成分相对应的药物靶点共66个,COVID-19的疾病靶点共259个,取交集得到潜在治疗靶点共18个。通过构建蛋白交互作用网络图,得出交互作用最多的基因为TNF、MAPK14、CASP3、PPARG。PPARG、NOS2作为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基因,在靶点与药物之间联系最为紧密。通过GO富集分析共得出157条生物学过程,25条分子功能和15条细胞组分,主要包括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糖皮质激素应答反应、炎症应答反应、DNA损伤等;KEGG富集共得出86条通路,如内外源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甲型流感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提示穿心莲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炎、调节免疫、抗细胞凋亡的作用,进而起到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
- 李国芸钱旭东王硕吴美美庞桂芬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穿心莲
- 100例院内肺栓塞患者情况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分析院内肺栓塞(PTE)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期间发生肺栓塞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院内肺栓塞的发生科室、性别、年龄以及危险因素等进行构成比分析。结果:100例肺栓塞患者中男女发病比例为1:1.33。PTE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整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50~59、60~69、70~79三个年龄段的占比最高,分别为20.0%、26.0%、33.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主要分布科室包括老年病科29例(29.0%)、肾脏内科26例(26.0%)以及呼吸科21例(21.0%)。患者合并的基础病情况排序依次为:高血压(HBP)(48.0%)、感染性疾病(20.0%)、冠心病(CHD)(18.0%)、糖尿病(15.0%)、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2.0%)、肿瘤(9.0%)、骨折(6.0%)、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5.0%)。结论:发生院内肺栓塞的患者以中老年人群占比较高,尤其是合并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肿瘤、感染以及手术患者更容易发生肺栓塞。
- 付萌庞桂芬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
- 围手术期肺血栓栓塞症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提高对围手术期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39例围手术期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治疗36例,均常规行溶栓和(或)抗凝治疗好转,未经治疗死亡3例。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是围手术期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并发症;对存在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DVT-PTE)危险因素的拟行手术患者,可根据临床情况在术前或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积极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 庞桂芬杨林瀛赵志伟
- 关键词:肺栓塞围手术期
- 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后肺动脉主干宽度、右室流出道宽度、右心室内径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后肺动脉主干(MPA)宽度、右室流出道(RVOT)宽度、右心室内径(RVI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初诊为APTE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DVT部位的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下腔髂静脉型血栓组(n=15,髂外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小腿肌间静脉型血栓组(n=26)、股腘静脉型血栓组(n=10,股静脉、腘静脉)和胫腓静脉型血栓组(n=32,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比较不同组别的MPA宽度、RVID、RVOT宽度,分析不同部位下肢DVT与APTE后MPA宽度、RVOT宽度、RVID的相关性。结果4组患者的MPA宽度、RVID、RVOT宽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腿肌间静脉型血栓组患者的MPA宽度、RVOT宽度、RVID均高于胫腓静脉型血栓组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患者相比,小腿肌间静脉型血栓组患者的MPA宽度、RVOT宽度、RVID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腔髂静脉型血栓组与股腘静脉型血栓组患者的MPA宽度、RVOT宽度、RVI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患者相比,下腔髂静脉型血栓组患者的MPA宽度、RVOT宽度、RVID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下肢DVT与APTE后MPA宽度、RVOT宽度、RVID均呈正相关(P<0.05),其中,小腿肌间静脉型血栓与MPA宽度、RVOT宽度、RVID的相关性最高,下腔髂静脉型血栓与MPA宽度、RVOT宽度、RVID的相关性最低。结论不同部位下肢DVT与APTE后MPA宽度、RVOT宽度、RVID均呈正相关,小腿肌间静脉型血栓与MPA宽度、RVID、RVOT宽度的相关性最高。MPA宽度、RVOT宽度、RVID可作为APTE后肺动脉高压的预测指标之一。
- 姜锋孙树东庞桂芬赵志伟米术斌张庆刘美新于国云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