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晓明
- 作品数:108 被引量:659H指数:1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军事更多>>
- PBL结合CBL教学法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被引量:43
- 2014年
- 目的:探讨PBL结合CBL教学法对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比较参加住院医师临床一阶段培训的住院医师PBL+CBL教学前后临床考核成绩。结果:实施PBL+CBL教学法前后,参加临床一阶段培训的住院医师临床考核成绩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PBL+CBL教学法可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考核成绩,同时提高自主学习及临床思维能力。
- 曾静波庄晓明孙懿
- 关键词:PBLCBL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2型糖尿病KKAy小鼠海马神经元存活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及APP17肽对其的改善作用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观察APP17肽对 2型糖尿病KKAy小鼠大脑海马神经元一些信号转导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KKAy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M组 )和APP17肽治疗组 (DM +APP17P组 )。APP17肽皮下注射 ,每周 3次 ,每次 8μg·kg-1。 12wk后将 3组小鼠颈部离断 ,处死 ,冰浴中快速分离海马组织 ,匀浆后 ,用于免疫沉淀并蛋白印迹检测 ,部分快速灌注固定做免疫组化染色和Tunel细胞染色。结果 DM组 pMAPK的表达低于C组和DM +APP17P ;CREB、pCREB、Bax、Bcl 2的表达 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2型糖尿病KKAy小鼠存在海马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 ,主要表现为Ras途径和PI3 K两条途径的异常。这种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可通过神经元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调节而改善 ,不出现凋亡状态 ;App17肽作为神经营养因子能激活海马神经元存活信号转导通路上游成分 。
- 庄晓明姬志娟陈莉赵志炜安威盛树力
- 关键词:APP17肽2型糖尿病KKAY小鼠
- 城市社区2型糖尿病诊治临床路径的设计及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 开发设计适合我国城市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诊治的临床路径。方法 采用文献法、专家会议法、现场考察和预试验的方法,研制中国城市社区人群的2型糖尿病诊治的临床路径。结果 建立了2型糖尿病的社区照顾路径、酮症酸中毒专科诊疗路径、低血糖症患者专科诊疗路径、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专科双向转诊技术路径和管理路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专科诊疗路径。结论2型糖尿病诊治的临床路径是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在强调诊疗服务标准化的同时,突出了全科医学连续性照顾的特点。
- 梁万年曹红霞路孝琴彭小霞刘民杜雪平周海虹王海燕李亚玉庄晓明李雅媛侯武姿戴秋颖乌正赉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双向转诊机制诊治专科文献法
- 糖调节受损患者静态平衡功能减退的临床观察
- 2019年
- 目的评估糖调节受损(IGR)人群的静态平衡功能。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内分泌科的IGR患者(IGR组)29例,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49.69±6.13)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24名为对照组(Con组),其中男5名,女19名,年龄(46.37±7.19)岁。收集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及内分泌相关化验结果,应用静态平衡仪评估静态平衡功能,评估指标包括单位面积轨迹长(UAL)、轨迹总长度、最远距离、轨迹图面积、Romberg率。两组间均数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睁眼站立于硬平台时,IGR组轨迹图面积、轨迹总长度、最远距离、UAL与Co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02~1.583,P>0.05);(2)闭眼站立于硬平台时,IGR组轨迹图面积[(829.22±299.48)比(337.23±161.69)mm]、轨迹总长度[(1035.17±354.77)比(835.75±299.48)mm]及最远距离[(55.38±21.89)比(39.71±9.22)mm]、Romberg率[(1.83±0.98)比(1.25±0.58)%]均大于Con组(t=3.633、2.019、3.499、2.666,P<0.05),UAL小于Con组[(1.79±0.87)比(2.76±1.22)mm,t=-3.332,P=0.002]。结论睁眼情况下IGR患者站立位静态平衡功能较正常人群无差异,而在剥夺视觉情况下IGR患者站立位静态平衡功能较正常人群下降;Romberg率增大提示IGR患者维持站立位静态平衡功能更多依赖视觉代偿。
- 卢彬张黎黎段俊婷庄晓明孟岩
-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跌倒
- APP17肽对2型糖尿病KK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和InsR、IRS-1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2年
- 为观察APP1 7肽对糖尿病KKAy小鼠 (以下简称KK小鼠 )脑海马神经元部分信号转导蛋白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APP1 7肽对神经元的营养作用 ,将KK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M组 )和APP1 7肽治疗组(DM +APP1 7P组 ,给予APP1 7肽皮下注射 )。 1 2周后将 3组小鼠处死 ,心脏取血测血糖和血浆胰岛素 ;灌注固定后 ,取海马送电镜检查并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①DM组与DM +APP1 7P组的血糖、胰岛素水平比C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但是DM组与DM +APP1 7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②DM组海马神经元胰岛素受体 (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 1 (IRS 1 )的表达低于C组和DM +APP1 7P组 (P <0 .0 5 ) ;③海马超微结构显示DM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肿胀 ,未见凋亡的神经元 ,DM +APP1 7P组和C组神经元基本正常。提示 :APP1 7肽作为神经营养因子能激活信息转导通路 ,从而对神经元凋亡有改善作用。
- 庄晓明赵志炜姬志娟赵咏梅盛树力
- 关键词:APP17肽2型糖尿病神经元超微结构INSRIRS-1
-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血糖控制疗效的预测因素分析A1chieve研究亚组数据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线情况对预混胰岛素疗效的影响。方法A1chieve是一项为期24周的国际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非干预性的关于胰岛素类似物的研究。入选患者为经医师判断需要使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门冬胰岛素30)的2型糖尿病患者,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决定治疗方案并进行剂量调整,随访24周。主要安全性指标为:包括严重低血糖在内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SADR)。主要疗效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的变化。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基线因素中影响HbA1c达标的因素。结果共有4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4100例中54.2%为男性,年龄(56.2±13.6)岁。研究期间未发生SADR。治疗后HbA1c由(9.3±2.1)%下降至(7.0±1.0)%;FPG由(10.2±3.3)mmol/L下降至(6.8±1.3)mmol/L;早、午、晚餐后2hPG的变化值分别为(-5.6±4.7)、(-4.9±4.3)、(-4.2±4.1)mmol/L(P值均〈0.001);HbA1c达标率(〈7.0%)由9.7%上升至5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基线HbA1c、FPG、2hPG与达标率呈负相关。结论较低的基线HbA1c、FPG、2hPG是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30治疗24周后HbA1c达标(〈7.0%)的预测因素。提示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患者,尽早起始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更有助于血糖达标。(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0869908)
- 洪靖雷闽湘常宝成高政南王战建张秀娟庄晓明陈兵徐明智杨文英
- 关键词:胰岛素
- 城市社区2型糖尿病双向转诊路径应用的评价研究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 评价所建立的适合我国城市社区人群的 2型糖尿病双向转诊路径的效果、效益、可行性和可推广性。方法 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和个人深入访谈, 对所建立的双向转诊路径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 2型糖尿病双向转诊机制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服务项目、节约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并使服务具有连续性。结论 2型糖尿病双向转诊路径作为一个疾病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成本效益。
- 刘民曹红霞梁万年路孝琴彭小霞杜雪平周海虹庄晓明方洁如戴秋颖李雅媛王海燕李燕娜乌正赉
- 关键词:双向转诊机制2型糖尿病深入访谈就诊时间疾病管理
-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专科诊疗路径应用的评价研究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 评价所建立的适用于我国城市医院患者的 2型糖尿病专科诊疗路径的效果、效益、可行性和可推广性。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方法和个人深入访谈, 对所建立的专科诊疗路径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专科诊疗路径能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 同时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结论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专科诊疗路径作为一个疾病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成本效益。
- 曹红霞陈琦梁万年路孝琴彭小霞刘民杜雪平庄晓明王海燕李亚玉李燕娜戴秋颖方洁如吴松涛乌正赉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住院天数深入访谈专科
- 中国城市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与生活质量评价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使用欧洲五维生活质量量表(EuroQol,EQ-5D)评价中国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不同合并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全国9个城市75所城市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调节社会经济学因素后探讨合并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082份。患者平均年龄为59.6岁,48.28%为女性,患者EQ-5D和EO-VAS得分分别为0.87和70.98。其中,81.45%的患者有合并症,合并症发生率最高的是高血压.有合并症患者在EQ-5D量表各维度以及综合得分方面显著差于没有合并症患者。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足会显著增加患者行动和日常活动方面发生问题的风险,风险比(鲫)分别是4.12和3.18。中风显著增加自我照顾方面发生问题的风险(OR=3.49),肾脏疾病显著增加焦虑方面发生问题的风险(OR=2.7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足对患者EQ-5D总得分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中风和肾脏类疾病。结论口服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合并症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韩月蓉吴晶蔡德鸿尹士男庄晓明李成江倪海祥金晖纪立农
-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症生活质量
- 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被引量:6
- 2013年
- 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lipodystrophic syndromes)是以皮下脂肪组织缺乏或萎缩为特征性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脂肪萎缩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获得性的,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部分性的,部分性脂肪萎缩往往合并非萎缩部位脂肪组织的异常增生或堆积。临床上脂肪营养不良患者往往会合并多种的代谢紊乱如:重度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脂肪肝、基础代谢率增高、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下降等,表明脂肪组织对人体内分泌代谢系统起重要作用,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脂肪组织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不仅脂肪细胞数量的改变可以影响内分泌代谢系统的平衡,而且脂肪细胞分布的异常也会导致多种代谢紊乱的发生。现代生物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脂肪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及生化特征,为其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瘦素、脂联素的替代治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关键的转录激活因子)的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试验还证实应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及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eleasing factors,GHRH)类似物也对脂肪萎缩及其分布异常有明显疗效,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使脂肪营养不良这个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 赵向府庄晓明
- 关键词:脂肪营养不良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