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莲 作品数:5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兴趣区定位价值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利用智能跟踪触发扫描技术(SURE START)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上选择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定位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将180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上分3组选择ROI:A组:ROI在轴位层面的正中央、B组:ROI在轴位层面的中前部、C组:ROI在轴位层面的中左侧。分别测量ROI的主动脉及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的CT值,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组在主动脉位置上的平均CT值分别为416.8,460.3和394.6Hu;左冠状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分别为396.1,458.6和381.1Hu;右冠状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平均分别为397.1,436.7和383.1Hu。统计显示A组和C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64排螺旋CT利用跟踪触发扫描技术(SURE START)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上选择ROI的定位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其最佳位置应选在主动脉根部的轴位层面的中前部。 闫海万 樊文鑫 常玉莲 姚宏芳 李海波 张滨关键词:冠状动脉 螺旋CT 血管造影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850例的护理体会 2005年12月-2006年6月间,本院对850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男532例,女318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2.8岁。本文介绍了对这些病例的护理体会。 常玉莲关键词: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 护理 冠心病 文献传递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冠心病的诊断性能 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深度学习(DL)模型评估冠心病管腔狭窄的诊断性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20年7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8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资料,采用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参考标准,评价DL模型对冠心病管腔狭窄的诊断性能。管腔直径狭窄≥50%认为是梗阻性冠状动脉狭窄,并在斑块类型、斑块长度、斑块累及血管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DL模型和医师的诊断效能,同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DL模型诊断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的AUC为0.92,敏感度为86.2%,特异度为87.6%,阳性预测值为66.37%,阴性预测值为95.71%,准确度为87.28%。在斑块类型水平,DL模型对混合型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敏感度最高(100%),对非钙化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特异度最高(88.9%),对非钙化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整体诊断效能最优,准确度为89.43%,AUC为0.94。在斑块长度水平,DL模型对局限性斑块与节段性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诊断效能接近,AUC分别为0.91和0.95。在斑块累及血管水平,DL模型对左主干、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及分支血管的管腔狭窄诊断AUC分别为1.00、0.96、0.90、0.90和0.92。DL模型对不同长度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诊断性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P=0.01),对不同类型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诊断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P=0.68),对不同累及血管管腔狭窄的诊断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43,P=0.05)。对于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节段性斑块所致管腔狭窄,DL模型的诊断性能高于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2.52、2.49,P=0.01)。结论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DL模型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辅助工具。 耿冀 常玉莲 张滨 王思雯 张番栋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在6 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相关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8 5 0例行6 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操作和指导,并对相关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 5 0例6 4排CT冠脉检查患者无一例渗漏,成功率(图像优良)达到9 5.6 3%。结论严格的护理操作和心理、生理干预是6 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常玉莲 张滨 樊文鑫 韩可为关键词: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护理 螺旋CT肾脏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肾灌注成像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9例患者行双侧肾脏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其中包括泌尿系统结石16例、肾囊肿5例、膀胱炎症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4例。分别绘制肾门层面的肾皮、髓质及整体。肾实质的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根据TDC计算。肾血流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收集灌注前3d患者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值。分别将SCr和BUN与各部位灌注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皮质BF为(171±59)ml/(min·100g)、BV(72±25)ml/100g、MTT(44±57)S、TTP(16±6)S;髓质BF(39±10)ml/(min·100g)、BV(181±82)ml/100g、MTT(305±131)S、TTP(46±8)S;整体实质BF(96±29)ml/(min·100g)、BV(125±51)ml/100g、MTT(165±72)S、TTP(30士5)S。SCr值与。肾皮质BF、BV、MTT、TTP有显著相关性(r=-0.380、0.511、0.674、0.682,P〈0.05),与髓质及整体。肾实质的灌注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BUN值与肾脏各部位的灌注参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肾皮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精确反映肾功能,与SCr值有明显相关性。 张滨 尚存海 于明川 李海波 常玉莲 樊文鑫 那彦群关键词:血尿素氮 肌酸酐 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