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朝阳

作品数:34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太极
  • 12篇体育
  • 10篇太极拳
  • 7篇文化
  • 3篇中国式摔跤
  • 3篇摔跤
  • 3篇体育服务
  • 3篇武术
  • 3篇民族传统
  • 3篇民族传统体育
  • 3篇教育
  • 3篇传统体育
  • 2篇行为文化
  • 2篇哲学
  • 2篇儒家
  • 2篇身体
  • 2篇身体哲学
  • 2篇太极拳文化
  • 2篇太极文化
  • 2篇清真寺

机构

  • 27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29篇常朝阳
  • 3篇张纳新
  • 2篇杨军
  • 2篇杨黎明
  • 1篇王永胜
  • 1篇马明
  • 1篇刘亚杰
  • 1篇常国朝
  • 1篇吕建平
  • 1篇张笑莉
  • 1篇侯彪

传媒

  • 3篇西安体育学院...
  • 3篇体育科技文献...
  • 3篇武术研究
  • 2篇体育科学研究
  • 2篇体育学刊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华武术
  • 1篇湖北体育科技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山东体育科技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运动
  • 1篇当代体育科技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九届全国体...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统节日体育再现“文化记忆”活态存在及其价值走向——以欧洲文化记忆理论为视角被引量:15
2011年
为了探讨传统节日体育的文化意蕴及后奥运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研究以欧洲"文化记忆"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进行文化学和社会学分析。认为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是"文化记忆"的活态存在;作为民族"文化记忆"的活态存在,传统节日体育具有草根、民俗和乡土的文化特性,特殊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其廉价性、平民性的价值特征;传统节日体育的价值走向与我国体育发展取向趋同,必将成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的政治需要、经济需要和文化需要。
常朝阳
关键词:传统节日体育文化记忆
太极拳身体哲学思想的思维与表达
2025年
太极拳的哲学研究缺乏身体维度的思考,而中国身体哲学研究缺乏实证案例的剖析,因此,太极拳身体哲学思想的研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身体哲学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认为:“以柔克刚”是道家“弱者道之用”的身体表达,太极拳引体以柔是其对生命的“体用”和生存的“技用”;“舍己从人”是中国人生哲学“舍得思维”的智慧展现,太极拳将其用作战术策略并指导技艺切磋的身体实践;“格物致知”是儒家哲学认识论范畴的实践功夫,太极拳践行为格拳修心、格拳修性、格拳修身的修为境界;“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意识支配行为”的认知实践,太极拳“用意不用力”是典型的知行合一。因此,太极拳是中国身道思想体之于身的亲证,其技艺的外显和内隐是中国身体哲学思想的行为展现和思维表达。
常朝阳
关键词:太极拳身体观身体哲学
太极拳对血气、心性的理论表达与儒家天人观的内在逻辑
魏源曾以"技近乎道"表达对一门技艺达到巅峰状态的赞誉。太极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力汲取,促就了它丰硕的文化体态,达到了"技近乎道"的层次,太极拳的哲学观念和人文精神,已经超脱了一个拳种技艺的自我表达。梁启超:中国文化表现就...
常朝阳
关键词:太极拳气血心性天人观
文献传递
开封东大清真寺中国式摔跤考述
研究目的:河南开封东大清真寺乃中原回族文化之中心,尚武之风绵延不断。市志载:构成开封回回人的主体是元代来开封屯田的大批军备人员——"回回炮手"和"探马赤军"。洪武初年,朱元璋亲笔书写了"精忠尚武"的匾额挂在东大寺大内,极...
常朝阳
关键词:中国式摔跤清真寺
文献传递
开封东大清真寺中国式摔跤的历史考察被引量:4
2015年
河南开封东大清真寺历史悠久,寺内清碑文载:"大梁清真寺,在城之东南隅,乃教人礼拜祝国之所也,起于唐贞观二年。"开封东大清真寺乃中原回族文化中心,尚武之风绵延不断。20世纪30年代,北京牛街回民沈友三始将中国式摔跤传入此地,一时间蔚然成风。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访谈法,在河南开封顺河回族区进行调研,历时近两个月,走访了9位70岁以上老人及23位健在的跤技传人,收集了大量的口头资料和历史遗物,结合史志对口头资料进行分析,去伪存真,系统整理了开封东大寺中国式摔跤活动的发展历史,记述了东大寺当年跤坛上的风云人物,并对其历史价值进行评价。
常朝阳
关键词:中国式摔跤
太极拳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内生逻辑、现实困境与应然路径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为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重点发掘太极拳教学中的思政元素,突出太极拳教学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位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太极拳教学融合思政元素的内生逻辑加以分析。研究认为,太极拳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为其融合思政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和历史基础。但现行的太极拳教学尚存在与课程思政教育融合困难、缺乏有效的融合路径等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太极拳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应然路径:(1)要重视太极拳思政能力,提高对思政教育的认识;(2)探本溯源,深度挖掘太极拳中蕴含的思政元素;(3)深化教学改革,从顶层设计,改善教学方法和改进评价手段等方式,真正实现太极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张建雄常朝阳
关键词:太极拳思政教育
一种学生实验室搬水记录装置
2017年
学生实验室、学生寝室的饮用水都是轮流搬运的,但是值日表和靠自觉打水都是不方便的,如果有一种搬水记录装置,能够记录和显示每一位成员的情况,这样就可以极大的简化这一过程,而且能够提醒该值日的人员。基于此我们设计了基于单片系统的一个搬水记录装置,能够记录每一个人的打水情况,而且成员能够通过PC端查看自己打水的情况。
侯彪孙森常朝阳付海生
关键词:单片系统
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价值及其走向被引量:12
2015年
回顾了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历程,解读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的草根性、民俗性和乡土性的原生文化特性,以及基于这种文化特性,所表现出的廉价、平民和非功利的原生文化价值存在。结果表明,当前国情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是我国实现向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选择。
常朝阳
关键词:体育强国民族传统体育
身体转向:太极拳对儒家天人观的具身认知被引量:7
2022年
哲学研究的身体转向成为太极拳文化研究的新视角。基于中国身体哲学研究始于儒家身体观,且中国古代宇宙论就是“身体论”的学理前提,试图在身体哲学视域下厘清太极拳对儒家天人观的具身表达并阐释其学理意义。研究认为:(1)太极拳的身体图式和身体意象表达着儒家天人观的基本思想和理念;(2)太极拳作为一种身体行为文化,塑造人类对“人道”与“天道”和合共生的思想向度;(3)太极拳对“血气”的具身认知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4)太极拳对“心性”的具身认知调节了人与天道安分循理的情绪。
常朝阳杨黎明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拳身体哲学
明清以降太极拳的思想流变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对太极拳的工具理性进行了归纳分析,太极拳的工具理性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理性观念的产物。当今太极拳发展表现出强烈的工具理性,是太极拳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更是太极拳保持鲜活生命力的重要支撑。明清以来,太极拳由生活需要的乡间把式,到社会需要的政治工具,最后是工具理性的科学价值回归。这种思想流变的文化内因是太极拳浓厚的儒家入世思想表征:达则兼济天下的扬"礼"而立、君子无所争的天下情怀;历史动因是特定时期的国难当头:蛮夷之扰到西方殖民者入侵的转变、鸦片战争的国弱民疲、武以图存的政治选择、武术改良的导火索。
常朝阳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拳文化表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