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加忠

作品数:36 被引量:93H指数:7
供职机构:周口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理学
  • 5篇农业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掺杂
  • 13篇发光
  • 10篇纳米
  • 8篇稀土
  • 6篇离子
  • 6篇光催化
  • 6篇催化
  • 5篇稀土离子
  • 5篇EU
  • 4篇荧光
  • 4篇幼苗
  • 4篇溶胶
  • 4篇稀土离子掺杂
  • 4篇离子掺杂
  • 4篇煤灰
  • 4篇发光性
  • 4篇发光性能
  • 4篇粉煤灰
  • 3篇性能研究
  • 3篇纳米TIO

机构

  • 36篇周口师范学院
  • 3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周口市农业科...

作者

  • 36篇常加忠
  • 18篇王振领
  • 11篇李敏
  • 9篇石恒真
  • 8篇张新磊
  • 7篇刘天学
  • 6篇李春阳
  • 4篇岳丹
  • 3篇周娟
  • 3篇杨向超
  • 2篇武文
  • 2篇侯卫民
  • 2篇王振岭
  • 2篇刘萍
  • 2篇杜晓迪
  • 2篇陈松岭
  • 2篇苑乃香
  • 2篇牛天岭
  • 2篇崔琼琼
  • 2篇徐崇辉

传媒

  • 8篇周口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棉花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第四届全国掺...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e^(3+)/La^(3+)共掺杂纳米TiO_2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系列Fe3+/La3+共掺杂的纳米TiO2,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为降解目标,测定其在紫外光下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Fe3+,La3+的掺杂能有效减小TiO2纳米粒子的平均晶粒尺寸,提高了TiO2纳米粉体的分散性;Fe3+/La3+共掺杂的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吸收强度明显增加,在紫外光下2h后,Fe3+/La3+共掺杂TiO2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达98%以上.
周娟王博张新磊常加忠王振领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
铝硅酸盐中间体的活性评价被引量:3
2002年
采用粉煤灰与 Na OH煅烧、水解合成铝硅酸盐活性中间体对有机染料进行脱色研究。样品用 FTIR和 XRD表征 ,活性实验采用 UV- Vis光谱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活性中间体对有机亚甲基蓝碱性染料在短时间内有较好脱色效果。
李敏王振领赵辉张建夫刘天学常加忠石恒真
关键词:活性评价粉煤灰活性中间体有机染料脱色废水处理
CeF_3向CeO_2的转变对掺杂Tb^(3+)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
2012年
采用液相法合成CeF3:Tb3+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研究热处理温度对样品组成、相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400℃煅烧后得到的样品仍为CeF3:Tb3+,500℃煅烧后基质材料发生由六方相CeF3向立方相CeO2的转变,700℃时,完全转变为CeO2;紫外光激发下,掺杂Tb3+离子的发射光谱强度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增加,400℃时达到最大,随后又逐渐降低,至700℃时则几乎不发光,这是由于CeF3向CeO2的转变切断了Ce3+、Tb3+离子间的有效能量传递所致。
张丹李春阳常加忠张新磊崔琼琼王振领
关键词:二氧化铈
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结构发光材料被引量:2
2009年
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结构发光材料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生物探针、纳米光电器件、零阈值激光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对稀土离子掺杂的氟化物、磷酸盐、氧化物等纳米结构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王振领汪玲侯卫民常加忠
关键词:稀土离子掺杂发光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师生关系异化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用重大。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师生关系出现师承关系弱化、淡漠甚至对抗化倾向。高校自身在管理上的转变与社会的合理期望,是教育大众化时代建构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常加忠
关键词:教育大众化高校师生关系异化
Eu^(3+)掺杂新颖铝硅酸盐的合成、表征及发光特性被引量:14
2006年
在温和的固相反应条件下,通过水解反应制备了与NaGdSiO4同构的Eu3+掺杂的新颖铝硅酸盐晶体发光材料NaAlSiO4:Eu3+,样品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表征,实验结果表明,Eu3+掺杂铝硅酸盐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能够发射出较强的红色荧光,文章也讨论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不同掺杂浓度对材料发光的影响.
常加忠李敏石恒真
关键词:铝硅酸盐掺杂固相荧光
水溶性稀土纳米粒子的合成、表征及生物应用
广泛应用于生物荧光分析的传统发光材料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有机染料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但其光稳定性差,吸收及发射光谱的半峰宽较宽,并且有较高的毒性。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由于其吸收和发射...
王振领常加忠李春阳张新磊
关键词:生物应用水溶性
铽-铕共掺杂的硅酸铝钠荧光体的光致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温和的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具有四方相结构的铽-铕共掺杂的硅酸铝钠(NaAlSiO4:Tb3+,Eu3+)发光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时间分辨光谱(TRPL)以及荧光寿命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NaAlSiO4:Tb3+,Eu3+中Eu3+离子的掺杂浓度,可实现其绿光及红光发射的调控;由于Tb3+,Eu3+离子间的有效能量传递,Tb3+离子的共掺杂可显著增强该基质中Eu3+离子的发光性能;该能量传递现象可由TRPL光谱等手段进行证实,根据荧光寿命的数值计算可知,从Tb3+向Eu3+离子的能量传递效率高达95%。
常加忠王振领李敏石恒真
关键词:掺杂光致发光
麦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棉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005年
刘天学常加忠刘萍
关键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
稀土离子掺杂LaPO4纳米结构材料形貌、物相的调控及发光性能被引量:9
2012年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通过改变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掺杂浓度及添加剂的种类可实现LaPO4纳米结构材料形貌及物相的调控,同时还研究了合成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Ce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可导致LaPO4纳米棒发生由单斜相向六方相的转变,而Tb3+离子掺杂浓度增加到相同的范围则不能够引起该相转变的发生;具有较小尺寸的LaPO4纳米棒易于"肩并肩"聚集形成纳米棒束;改变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可调控纳米棒束的长度(150 nm~2.0μm),但对纳米棒束的直径影响不大(40~60 nm);添加剂的加入使纳米棒束更均一,对其相结构则基本没有影响;在紫外光激发下,单掺杂Ce3+或Tb3+离子的LaPO4纳米棒束分别表现出Ce3+或Tb3+离子的特征发射,由于Ce3+,Tb3+离子间存在有效的能量传递,Ce3+,Tb3+离子共掺杂的LaPO4纳米棒束表现出较强的Tb3+离子的绿光发射.
岳丹李春阳鲁伟张新磊常加忠王振领
关键词:稀土离子磷酸镧掺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