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桃
- 作品数:44 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高清CT不同重建方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 姚小玲李真林帅桃
-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收缩期与舒张期心肌细胞外容积一致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心肌细胞外容积(ECV)在心脏收缩期与舒张期的一致性。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纳入2022年4月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心脏光谱CT检查的患者35例, 扫描前3 d内采集红细胞比容, 扫描时采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获得延迟期的心脏收缩期(45%)及舒张期(75%)全息光谱图像, 并通过光谱后处理工作站分别得到收缩期和舒张期基于碘密度的ECV图像(CT-ECV)。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左心室16节段模型, 重建出标准心脏短轴位图像, 在左心室心底部、心中部和心尖部3个切面, 将心肌标准化分为16节段。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收缩期和舒张期的3个切面以及全心整体的CT-ECV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 并分别测量、计算收缩期和舒张期心肌16个节段和全心的心肌CT-ECV。对于两名医师的主观评价, 采用Kappa检验评价评分的一致性, 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收缩期和舒张期之间的评分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收缩期及舒张期各节段CT-ECV的差异。两名医师在CT-ECV图像上测量结果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使用ICC检验。结果两名医师对收缩及舒张期CT-ECV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0), 收缩期与舒张期心底层、心中层、心尖层及全心整体之间的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患者通过延迟期获得的收缩期及舒张期全心CT-ECV分别为(33.29±3.46)%、(33.50±3.3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 P=0.442)。心肌节段8收缩期、舒张期CT-ECV为(34.15±3.94)%、(35.30±3.99)%, 节段9收缩期、舒张期CT-ECV为(34.03±3.76)%、(35.46±3.74)%, 节段14收缩期、舒张期CT-ECV为(33.98±3.32)%、(35.05±3.98)%, 节段8、9、14的平均收缩期CT-ECV低于舒张期,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5、-3.26、-2.42, P值分别为0.012、0.003、0.022)。两名放射科医师测量的收缩期和舒
- 刘紫渲张钰李燕君程勇帅桃王紫薇李真林
- CT头部灌注联合头颈血管一站式检查图像质量评价
- 张凯李万江帅桃李真林
- 能谱CT单能量成像显示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普通扫描不同单能量重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早期病灶显示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月11例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确诊为COVID-19病例的胸部能谱CT影像学资料,11例病例总共发现炎性病灶34个。将能谱CT扫描的原始数据分别重建40~140 keV(间隔20 keV)的单能量图像和常规混合能量图像,每例患者共重建7组图像,并测量所有炎性病灶的CT值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计算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noise ratio,CNR);由2名诊断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比较不同单能量组以及混合能量组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 7组重建图像上,单能量组重建图像CT值和SD值随X线能量升高而逐渐降低,SNR和CNR逐渐升高,相邻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80~140 keV范围内单能量组图像SD值低于混合能量组,而SNR和CNR高于混合能量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0 keV单能量图像主观评分最高,且与混合能量图像主观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应用于COVID-19扫描时,不同单能量重建可显著降低COVID-19早期病灶的图像噪声,从而提高图像质量。结合图像的主客观评价,120 keV单能量重建图像对COVID-19早期病灶的显示最佳,对临床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 文雨婷李万江帅桃潘雪琳彭礼清秦韵李真林
- 关键词:能谱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图像质量
- 宽体探测器CT行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一站式”扫描被引量:25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采用宽体探测器CT进行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接受心脑血管CTA扫描患者的图像,根据扫描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n=32)注射1次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A扫描后立即行头颈部CTA扫描;B组(n=41)注射2次对比剂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扫描。对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比较其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结果 A组和B组CTA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且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冠状动脉和头颈部CTA中,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CTA的噪声和CNR、头颈部CTA的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1.00±6.69)ml和(105.41±14.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CT容积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宽体探测器CT应用于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时,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且能明显降低对比剂用量。
- 李万江李真林帅桃赵瑾彭礼清余建群
- 关键词:冠状血管脑动脉血管造影术
- 脊柱侧凸X线成像评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脊柱侧凸是一种复杂的脊柱三维畸形。X线成像是脊柱侧凸诊断与评估的重要方法,能够直接测量或间接反映冠状面、水平面和矢状面的脊柱三维畸形特征,预测侧凸进展及治疗效果。三维立体X线成像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脊柱侧凸三维影像学评估的发展。该文对脊柱侧凸X线成像的评估方法、测量信度与效度、三维立体X线成像技术进行综述,总结X线成像评估脊柱侧凸的规律,为脊柱侧凸诊断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 王谦黄文生黄文生何红晨何成奇
- 关键词:脊柱侧凸X线成像
- 宽体探测器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查中的应用及图像质量评估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宽体探测器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s,CABG)术后复查的冠脉CTA图像,评估桥血管图像质量以及图像与心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行CABG患者的冠脉CTA图像,结合心率,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客观评价采用计算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以及CT值,桥血管比较动脉桥和静脉桥的图像质量,分段比较桥血管近端、中段、远端脉图像质量,分析心率、心率变化值及相关因素和冠脉搭桥CTA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结果静脉桥的图像主观评分高于动脉桥,客观分析SNR和CNR值静脉桥均高于动脉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主观评分中,动脉桥和静脉桥均为近端高于中段,近端高于远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段和远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价动脉桥SNR和CNR近端和中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高于远端,中段高于远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桥SNR和CNR近端高于中段,近端高于远端,中段高于远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率与搭桥血管主观评分有相关性(OR=0.973,P<0.001,CI:0.958~0.988),心率变化值、BMI、年龄与主观评分没有相关性。结论冠脉搭桥CTA成像,心率与图像质量有相关性,心率变化值与图像质量无相关性。静脉桥CTA成像图像质量优于动脉桥。
- 王紫薇赵利娜王恒何光锡帅桃李真林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复杂的脊柱三维畸形。影像学检查能测量AIS侧凸与旋转角度,预测病情进展,协助康复和手术治疗,包括X线平片、三维立体放射技术、计算机断层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和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本文综述其在AIS评估中的应用参数、信度与效度、优势与劣势。三维影像学成像评估技术将是今后的研究趋势。
- 王谦雷中杰雷中杰帅桃黄文生
-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学
- 磁共振深度学习重建对三维肝脏加速容积采集序列图像质量和病变诊断效能的价值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深度学习重建(DLR)在三维肝脏加速容积采集(3D LAVA)序列图像质量和病变诊断效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3年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腹部MR增强检查的45例患者MR图像资料。对LAVA序列静脉期采用常规重建和深度学习(DL)重建,获得静脉期常规LAVA和DL-LAVA两种图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医师1和医师2)采用5分法分别对两种图像进行整体图像质量、图像清晰度、伪影和诊断信心主观评价。客观评价肝脏、脾脏和病变图像信噪比(SNR),以及肝脏及脾脏与脂肪、肌肉、病变的对比噪声比(CNR)。两名医师分别测量最大病变最大层面的最大径及最小径并比较常规LAVA及DL-LAVA对病变的诊断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常规LAVA与DL-LAVA的诊断效能。结果:两名医师对常规LAVA和DL-LAVA序列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为中等及以上(Kappa=0.553~0.902,P<0.001)。两名医师均得出DL-LAVA序列主观图像质量、图像清晰度、伪影、诊断信心均高于常规LAVA序列(Z_(医师1)=4.24、5.49、3.50、4.47,P<0.05;Z_(医师2)=4.15、3.12、3.77、4.26,P<0.05)。DL-LAVA图像上肝脏、脾脏、病变SNR均高于常规LAVA序列(t=-20.45、-18.58、-5.51,P<0.001);肝脏及脾脏与脂肪、肌肉、的CNR也均高于常规LAVA序列(t=-20.49、-19.94、-18.05、-16.74,P<0.001)。常规LAVA与DL-LAVA序列在最大病变的最大径和最小径测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1对于常规LAVA序列和DL-LAVA序列诊断病变的AUC分别为0.897和0.916,医师2分别为0.851和0.890。结论:DLR可以提高肝脏LAVA序列图像质量,且对病变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程勇张钰刘紫渲王紫薇张妙其张博帅桃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图像质量
- 64层螺旋CT在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活体肝移植术前对拟捐肝者257例行64层螺旋CT检查。扫描序列包括碘浓度监测扫描,自动触发技术进行的肝动脉期、门脉期以及肝静脉期等3期扫描。延迟扫描时间,动脉期22-25 s(中位数23 s),门脉期42-53 s(中位数47 s),肝静脉期65-75 s(中位数70 s)。对比剂注射模式为5 mL/s生理盐水20 mL+暂停+4-5 mL/s对比剂70-120 mL+5 mL/s生理盐水30 mL。图像后处理包括肝脏管道系统重组和肝体积测量。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方法,显示肝动脉、门脉和肝静脉。活体肝体积测量有全肝体积,包括肝中静脉的右半肝体积和不包括肝中静脉的右半肝体积。在同一扫描时相上,测量肝脏和脾脏的CT值,并计算肝脾CT值比值。结果:拟捐肝者257例中,184例行肝移植手术。其中,179例供体接受不包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移植。4例双供肝,1例合肝。全部捐肝供体术后恢复良好,无重大并发症和死亡发生。利用64层螺旋CT可对肝脏进行多时相扫描,以及二维、三维图像重组和肝体积测量。结论:64层螺旋CT多时相扫描,二维、三维图像重组和肝体积测量,可为临床活体肝移植术前的供体影像学评估,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 李真林帅桃袁元邓莉萍阳礼钱琳琳
- 关键词:供体多层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