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李宁
- 作品数:70 被引量:159H指数:6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0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围生期处理方法。方法对10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单纯由妊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为74例,占72.5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例,占15.69%;合并病毒性肝炎10例,占9.80%;妊娠高血压病引起的HELLP综合征2例,占1.96%。孕前即有血小板减少8例;妊娠后发生的最早出现在孕9周,其中<28周24例,≥28周70例。对血小板<50×109/L者用皮质激素治疗,分娩前输注机采血小板后行计划性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率27.45%(28/102)。82.35%(84/102)的产妇产后第6天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一般发生在妊娠晚期,其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类型。非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血小板减少程度严重,大多≤3×109/L。皮质激素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临产前血小板仍<50×109/L时可输机采血小板。
- 缪频崔李宁
-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出血分娩
- 妊娠期合并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临床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1例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解痉止痛排石及及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置入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17例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少量结石排出,33例行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症状缓解。结论妊娠期合并泌尿系结石患者通过解痉、镇痛及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可得到缓解。对于顽固性肾绞痛或反复发作,尿路感染不能控制者,逆行膀胱镜下放置输尿管支架管安全、简单有效。
- 毛美亚徐科君张富斌崔李宁
- 关键词:妊娠泌尿系结石
- 孕早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40例分析
- 目的探讨孕早期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复发性流产的患者用围产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明确妊娠后即开始进行治疗。结果 40例患者经治疗后娩出健康婴儿33例,其中双胎1例,7例在治疗过...
- 金海岚金博弘崔李宁
- 关键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孕早期
- 文献传递
- 孕早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40例分析
- 目的:探讨孕早期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复发性流产的患者用国产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明确妊娠后即开始进行治疗。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后娩出健康婴儿33例,其中双胎1例,7例在治...
- 金海岚金博弘崔李宁
- 关键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孕早期
- 文献传递
- Ⅰ期子宫内膜癌128例治疗及预后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Ⅰ期子宫内膜癌 12 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 ,将其分为两组 ,A组 ;次广泛 (或全子宫 ) +双附件切除术 ,80例 ;B组 :A组术式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4 8例 ,分析二组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结果 A、B两组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5 2 4 % ,94 87% ,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随访中 ,12例复发 ,复发率 11 76 % ,10例在3年内复发 ,其中盆腔复发 3例 ,肺转移 6例 ,A、B两组复发率分别为 7 94 % ,17 95 % ,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可明确分期 ,但不是Ⅰ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段 ,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远处转移在术后复发中占相当比例 ,有高危因素时 。
- 崔李宁陈宝钧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存活率肿瘤复发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102例临床分析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 in pregnancy,PT)是孕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因较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正常妊娠,约占75%的病例,为良性改变,其次原因为自生免疫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 缪频崔李宁
- 关键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HELLP非妊娠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高血压病
- 文献传递
- 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影响的对照评价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 观察并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LSHM)与子宫切除术(TH)对子宫肌瘤(UF)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UF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接受LSHM手术;而对照组接受TH手术.测定两组手术前后雌二醇(E2)、AMH、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及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比例.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5.6±13.2)min、(82.4±6.2)mL、(20.4±4.6)h和(5.2±1.2)d,对照组为(76.5±15.6)min、(118.6±8.9)mL、(34.2±5.4)h和(8.3±1.2)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95,P=0.00;t=23.120,P=0.00;t=13.482,P=0.00;t=12.650,P=0.00);两组术前E2、FSH、LH和AMH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E2、AMH明显高于对照组(t=22.630,P=0.00;t=5.910,P=0.00),而FSH和LH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6.853,P=0.00;t=7.024,P=0.00);观察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8.3%(4/48),对照组为29.2%(14/4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838,P=0.00).结论 对UF患者实施LSHM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邢妍崔李宁
-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平滑肌瘤卵巢功能
- 异位妊娠诊治10年回顾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近10年来异位妊娠发生率及诊断治疗方法的进展。方法 按每二年为一个时间段回顾分析我院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1019例异位妊娠的诊治情况。结果 异位妊娠与同期分娩数之比由1993年 -1994年的1:40.16上升为2001年 -2002年的1:8.20,增加5倍。诊断技术改进 ,剖腹探查确诊比例下降 ,而由超声结合血、尿β-HCG检测确诊者增多 ,确诊时间缩短 ,确诊时孕期趋前 ,早期诊断明显增加。经腹输卵管切除术比例下降 ,腹腔镜手术 ,保守治疗比例上升 ;保守治疗中 ,采用MTX50mg单次肌注配合传统中药治疗 ,有效率93.68%,减少住院日 ,缩短血β-HCG降至正常范围的天数 ,可为临床首选。结论 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增高 ,早期诊断明显提高 ,腹腔镜手术及保守治疗是目前异位妊娠治疗的趋势。
- 崔李宁
- 关键词:异位妊娠发病率妇科
- 血浆置换在治疗妊娠合并高脂血症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妊娠合并高脂血症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应由产科和内外科医师共同制定,所有患者都常规加强产前检查及血脂监测、合理制定饮食、同时合理控制血脂水平,部分患者选择转ICU进行血...
- 欧积岚毛美亚张富斌张克梅崔李宁
- 关键词:妊娠高脂血症血浆置换
- 文献传递
- 人类微小病毒B19宫内感染与新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人类微小病毒B19宫内感染(HPVB19)与新生儿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新生儿贫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性畸形、足月小于胎龄儿、早产儿共6组173例病理新生儿及48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清进行了HPVB19-IgM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PVB19-IgM阳性率,病理组为29.48%(52/173),正常对照组为4.17%(2/48),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相对危险度(RR)=7.01。(2)HPVB19-IgM阳性率,新生儿贫血组为46.67%(14/30)、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组为26.67%(8/30)、先天性心脏病组为33.33%(10/30)、其他先天性畸形组为11.11%(2/18)、足月小于胎龄儿组为23.33%(7/30)、早产组为28.57%(10/3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5,RR=11.2;P<0.05,RR=6.4;P<0.005,RR=8.0;P>0.05,RR=2.67;P<0.05,RR=5.6;P<0.01,RR=6.86)。(3)6组新生儿疾病HPVB19-IgM阳性率及关联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新生儿贫血、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足月小于胎龄儿、其他先天性畸形。结论微小病毒B19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贫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足月小于胎龄儿、早产的发生显著相关。
- 朱利华倪敏君杜建明郁玉波崔李宁卢文波胡微虹
- 关键词:微小病毒B19宫内感染新生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