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迅
- 作品数:33 被引量:797H指数:16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新疆东准噶尔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靶区预测
- 东准噶尔地区是中亚巨型斑岩铜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找矿潜力良好,但研究程度较低。论文选取东准噶尔地区和尔赛、蒙西、玉勒肯哈腊苏-卡拉先格尔3个斑岩铜矿床(点)开展了各有侧重的典型矿床研究,通过系统开展矿床成矿流体构造、...
- 屈迅
- 关键词:东准噶尔斑岩铜矿成矿规律靶区预测
- 文献传递
- 阿尔泰造山带早古生代TTG侵入岩石组合的确定及构造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利用标准矿物分类系统进行TTG岩石组合鉴别,认为中阿尔泰地区存在早古生代中晚期(416~462 Ma)侵位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合(T1T2G1)及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岩组合(T1T2G2)。岩石具富镁、钙而贫碱特点,Rb,Th,La,Ce,Nd,Zr,Hf相对富集,Ba,Sr,P,Nb强烈亏损。(La/Yb)N比为4.61~5.69,轻稀土分馏程度较高,为板块碰撞前(俯冲期)花岗岩,并与外蒙古地区早古生代GG侵入岩浆构造带组合,构成指示洋壳俯冲方向的TTG-GG岩石组合岩浆带。
- 赵同阳屈迅王克卓周汝洪朱志新徐仕琪徐永波
- 关键词:早古生代TTG蛇绿岩板块俯冲
- 2008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主要成果及国土资源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58项目”工作部署被引量:18
- 2009年
- 2008年是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极其重要的一年,基于科学的地质勘查体系之下,各类渠道资金投入保持稳定,高新技术方法应用不断扩大,找矿工作部署合理,重点突出了"环准噶尔"和"环塔里木"新找矿领域,基础地质工作程度稳步提高,煤、铁、铅锌、铜镍、钠硝石等矿产找矿取得了新进展.2009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将按照国土资源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58项目"总体工作部署方案,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分片实施,整装勘查,以实现"三年有好的眉目,五年出鼓舞人心的成果,八年有令国人为之振奋的重大成效"目标任务,真正体现出新疆"大地质、大矿业"的地质勘查格局.
- 董连慧李凤鸣屈迅
-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
- 新疆蛇绿岩带的分布、特征及研究新进展被引量:79
- 2010年
- 新疆位于亚洲大陆的北部,构造上跨越了古亚洲和特提斯两大构造域,现今主要由中新生代盆地和其间的古生代造山带组成。古生代造山带主要由陆缘岩系和岩浆岩组成,其中夹有洋壳残片和前寒武结晶基底的碎块;洋壳残片从北向南大致分布12条,其中出露较集中的约30多处。这些蛇绿岩,以塔里木盆地为界,北部主要为古亚洲洋的洋壳残片,南部主要为特提斯洋的洋壳残片。在介绍其基本特征的同时,本文侧重报道了近年来新疆区域地质调查的一些成果。
- 董连慧朱志新屈迅王克卓赵同阳
- 关键词:蛇绿岩洋壳残片区域地质调查
- 东准噶尔和尔赛斑岩铜矿成岩成矿时代与形成的构造背景被引量:37
- 2010年
- 东准噶尔和尔赛铜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斑岩型铜矿,位于野马泉-琼河坝古生代岛弧带东段。成矿岩体为侵位于花岗闪长岩中的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岩中包含有钾长花岗岩体。锆石CAMECA U-Pb测年结果显示,钾长花岗岩年龄为429Ma,并含有405Ma的锆石;花岗闪长岩年龄为411Ma,并含432Ma的碎屑锆石;花岗闪长斑岩主体年龄为410.5Ma。研究区经历了3期岩浆与热液活动,且至少在早志留世就已开始,琼河坝岛弧是开始于早古生代的岛弧。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409Ma,与花岗闪长斑岩年龄一致。和尔赛斑岩铜矿的主成岩成矿时代为早泥盆世,年龄约为410Ma。和尔赛铜矿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埃达克岩与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63.79%~68.86%SiO2、14.91%~17.48%Al2O3、0.68%~2.35%MgO、高Sr(383×10-6~971×10-6)与Sr/Y比值(48.3~111)、低Y(7.92×10-6~9.69×10-6)与Yb(0.76×10-6~0.98×10-6),Ba、U、K、Sr等大离子元素富集,Th、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亏损,较低的(87Sr/86Sr)i值(0.703852~0.704565)、正的εNd(t)值(6.1~7.4)、与亏损地幔接近的较低的初始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i=17.58~17.91,(207Pb/204Pb)i=15.40~15.48,(208Pb/204Pb)i=37.25~37.47)。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其形成于岛弧环境,可能为古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琼河坝地区以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代表的岩浆岩带是形成和寻找斑岩铜矿的有利地区。
- 杜世俊屈迅邓刚张永程松林卢鸿飞吴琪徐兴旺
-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斑岩铜矿东准噶尔
- 东准噶尔蒙西斑岩铜钼矿床脉体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18
- 2010年
- 蒙西斑岩铜钼矿床位于东准噶尔伊吾县琼河坝花岗岩北侧,以发育细脉、网脉状矿化为特征。脉体类型多样,包括石英脉、石英硫化物脉和硫化物脉等。根据脉体力学成因机制,其又可划分为水压破裂充填脉和构造破裂充填脉。构造破裂充填脉体按破裂形成的位错特征有正断与逆断两种。地表石英脉产状陡立,明显受断裂控制。脉体体积分数统计结果显示流体富集区呈向北缓倾的带状分布于深100~400m范围内,并与矿化富集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脉体富集带内,脉体以共轭形式存在,一组为倾角较小的逆断破裂充填脉,另一组为倾角较大的正断破裂充填脉,他们可能为缓倾逆冲剪切带的次级破裂与充填脉,即富矿带内脉体是沿矿区低角度逆冲断裂次级破裂面充填的。矿区地表及深部(400m以下)脉体以陡立为主,矿化较弱。矿区流体的运移具先沿水压直立破裂往上运移,进入剪切带后沿剪切带次级破裂侧向和向上运移,并在剪切带中富集成矿。低温矿物组合脉体穿切高温矿物组合脉体的特征说明脉体形成过程矿区处于隆升构造环境,这对斑岩铜矿成矿有利。
- 张永梁广林吴倩怡吴琪张征峰吴慧平屈迅徐兴旺
- 关键词:脉体斑岩铜矿体积分数东准噶尔
- 初论环准噶尔斑岩铜矿带的地质构造背景与形成机制被引量:106
- 2009年
- 准噶尔地区构造-岩浆-成矿带具环准噶尔地块分布的特征,这一格局是准噶尔地区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结果。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在北侧古亚洲洋与南侧南天山洋的俯冲下不断侧向增生,并形成与岩浆作用伴生的火山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带、斑岩铜钼金矿带与浅成低温金矿带。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碰撞发生了强烈挤压-剪切变形,并导致准噶尔地块发生逆时针旋转,从而造成构造-岩浆-成矿带发生位移、呈环状分布于准噶尔地块周边。环准噶尔斑岩铜矿形成于俯冲成因的大陆岛弧、大洋岛弧与弧后盆地及后碰撞阶段板内4种构造背景,晚古生代是成矿的高峰时期。
- 董连慧徐兴旺屈迅李光明
- 关键词:斑岩铜矿
- 新疆富铁矿成矿特征及主攻类型成矿模式探讨被引量:50
- 2011年
- 富铁矿资源是我国紧缺战略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钢铁生产需求.近年来新疆富铁矿找矿重大突破表明,富铁矿是新疆优势资源,是我国寻找富铁矿重点远景区.从新疆实际地质条件和成矿特征出发,初步形成植根于新疆实际的"新疆富铁矿成矿新理论及主攻类型的成矿模式",并分别构建了"上叠裂谷火山岩型富铁矿成矿模式"、"沉积变质-热液加富型铁矿床成矿模式"和"海相沉积-加富型菱铁矿矿床成矿模式".这些成矿新认识和新成矿模式在本区铁矿评价中广泛应用,取得很好效果,丰富了铁矿成矿理论,拓展了新疆铁矿找矿领域.
- 董连慧冯京庄道泽李凤鸣屈迅刘德权唐延龄
- 关键词: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模式找矿突破
-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叶里克铁矿成因:矿床地质与磁铁矿LA-ICP-MS原位分析约束被引量:2
- 2018年
- 新疆塔什库尔干铁矿带是我国西部地区新近发现的重要富铁矿带.叶里克铁矿是该成矿带大型铁矿床之一,对该矿床成因方面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通过对叶里克铁矿开展矿床地质研究与磁铁矿LA-ICP-MS原位分析,结果表明矿体产于布伦阔勒变质火山-沉积岩中,矿体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稠密浸染状或块状富矿体中磁铁矿主要有两种产出形式:与硬石膏或与方解石共生.这两类磁铁矿中多数微量元素含量较均一,如Mg(119×10^(-6)~313×10^(-6))、Al(692×10^(-6)~1 034×10^(-6))、Ti(540×10^(-6)~840×10^(-6))、V(3 340×10^(-6)~3 971×10^(-6))、Mn(950×10^(-6)~1 160×10^(-6))、Co(4×10^(-6)~5×10^(-6))、Ni(52×10^(-6)~64×10^(-6))、Zn(84×10^(-6)~143×10^(-6))、以及Ga(26×10^(-6)~31×10^(-6)),并与高温热液中磁铁矿类似;磁铁矿Al、Ti、V含量高,Ni/Cr比高以及Ti/V比低揭示出其形成于相对还原、富Al、Ti的海底高温热液体系且沉积环境稳定.(Al+Mn)-(Ti+V)特征指示其形成温度在300~500℃之间.与硬石膏共生的磁铁矿比与方解石共生的磁铁矿具有相对高的Ti(前者平均690×10^(-6),后者平均574×10^(-6))、P(从27×10^(-6)骤降到7×10^(-6))含量,低的Ca含量(从36×10^(-6)骤升到203×10^(-6))并亏损Zr、Hf、Sc、Ta等高场强元素,指示前者形成于更剧烈的热液活动中,并且硬石膏磁铁矿在热液作用过程中多数Ca离子进入硬石膏晶格中,造成磁铁矿Ca含量降低.综合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及磁铁矿组成等多种证据,表明叶里克铁矿形成于早寒武世的海底高温热液系统.铁矿形成与原特提斯洋南向俯冲引发的火山弧岩浆作用有关,属于海相火山岩型铁矿.
- 丁明朋汤好书陈衍景董连慧李基宏屈迅李秋根孙晓辉周振菊石光辉
- 关键词:西昆仑矿体特征矿床成因
- 蒙西斑岩型铜钼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东准噶尔琼河坝岩浆岛弧构造属性的制约被引量:65
- 2009年
- 蒙西铜钼矿床位于东准噶尔北塔山-琼河坝岛弧带东段琼河坝大花岗岩基北接触带,具有矿化蚀变类型多样、构造应力破裂-充填脉体发育、及不同组分脉体垂向分带等特征,为形成于断裂构造背景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闪长玢岩与二长花岗斑岩为成矿斑岩。琼河坝地区以花岗岩为主体的岩体均为钙碱性系列岩石,富Pb、K、Sr、U、Th和Zr,贫Rb、Nb、Y、Ta、Yb与Ti,轻稀土富集,(La/Yb)_N值介于3.1与15.5之间,在Rb-Y+Nb、Nb-Y、Rb-Ta+Yb与Ta-Yb图中位于VAG(火山岛弧花岗岩)区,与安第斯山火山岩具相似的微量稀土元素分配结构,为形成于大陆地壳构造背景下的岛弧型岩浆岩,其原始岩浆成分包含大陆下、中与上地壳的组分、并与安第斯山岛弧火山岩平均成分相当。蒙西铜钼矿床形成年龄为411Ma,蒙西矿区的闪长玢岩与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晚志留纪-早泥盆纪。这意味着北塔山-琼河坝斑岩铜矿带可能是南蒙古欧玉陶拉盖(Oyu Tolgoi)斑岩铜矿带的西延。琼河坝地区以花岗岩基为代表的岩浆岩带为古生代大陆岛弧岩浆岩带,是形成与寻找斑岩铜矿的有利地区。
- 屈迅徐兴旺梁广林屈文俊杜世俊姜能吴惠平张永肖鸿董连慧
- 关键词:RE-OS同位素年龄岩浆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