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瑞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奥沙利铂(LOH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NVB加LOHP治疗,21天为一周期,用2周期;对照组给予NVB加DDP(顺铂)治疗,21天为一周期,用2周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43.3%,对照组为40.0%(P>0.05).不良反应以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以及周围神经炎为主,Ⅲ~Ⅳ度的恶心、呕吐、肾功能损害及心功能不全主要发生在对照组,周围神经炎主要发生在治疗组(P<0.05).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与长春瑞宾联合顺铂治疗的疗效相似,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长春瑞滨联合奥沙利铂组的不良反应比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组轻,病人更容易耐受,可以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更适宜老年患者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卢进 李晓 陈萍 尹序德 白桦 卫述群 李维关键词:奥沙利铂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川西北高原339例食管癌的胃镜临床资料分析 2009年 目的高原是上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区,我们对川西北高原食管癌的胃镜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2月~2008年12月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339例食管癌,研究在年龄、性别、民族、部位及病理类型方面的特点。结果川西北高原的食管癌好发于50~70岁之间,男性、藏族、农牧民为主,以下段食管癌最为多见,除发现3例原位癌外,其余均为晚期食管癌,大体类型最多见的为髓质型,组织学上以鳞癌为主。结论高原气候、饮食习惯、卫生条件及地理环境是川西北高原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因素,胃镜检查高效低廉,是食管癌检出的重要手段。 喻璟瑞 尹序德 周澄亚 蔡晓虹关键词:食管癌 胃镜 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探索建立鼻咽癌肝转移特异血清多肽谱诊断模型 2013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肝转移患者与鼻咽癌其他器官转移、鼻咽癌不发生远处转移及其他恶性实体肿瘤肝转移患者的血清蛋白谱差异,建立特异性的鼻咽癌肝转移患者血清多肽谱诊断模型。方法:50例随访时间〉3年的鼻咽癌患者中,发生肝转移者16例作为研究组,肝外远处转移患者16例和不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同期纳入其他恶性实体肿瘤肝转移患者14例,也计入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清标本,通过特异的液体磁珠分选血清后,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分析,得到血清多肽谱。采用专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ClinProtTools进行差异分析,并用工具包中的数据挖掘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快速分类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和遗传算法)及分类决策树来建立鼻咽癌肝转移的血清多肽谱诊断模型。结果:MALDI-TOF-MS法检测出鼻咽癌肝转移和鼻咽癌不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中差异蛋白峰有28个,鼻咽癌肝转移和鼻咽癌肝外转移患者的差异蛋白峰有9个,鼻咽癌肝转移和非鼻咽恶性实体肿瘤肝转移患者的差异蛋白峰有45个,鼻咽癌肝外转移和鼻咽癌不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中差异蛋白峰有10个。通过比较性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出鼻咽癌肝脏特异性转移的4个血清蛋白质谱峰的质荷比分别为4155.34、4194.87、4210.78和4249.56,建立诊断鼻咽癌肝转移和鉴别诊断鼻咽癌肝外转移、鼻咽癌不发生远处转移以及非鼻咽恶性实体肿瘤肝转移的模型,各组模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理论识别率均为100%,交叉验证的预测能力高达73.3%~100%。结论:鼻咽癌肝转移患者存在特异性蛋白表达,建立的特异性血清多肽诊断模型在鼻咽癌肝脏特异性转移诊断中有应用前景,为进� 潘长穿 尹序德 喻璟瑞 张智慧 吴沛宏 夏云飞关键词:光谱法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分子诊断技术 血蛋白质类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联合奥沙利铂(LOH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5例Ⅲb期,IV期,经病理学或者细胞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GEM与LOHP联合化疗,GEM1250mg/m2,静脉滴注,第1天、8天,LOHP 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天为1周期,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CR 2例,PR 15例,有效率48.57%,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炎。结论:GEM联合LOH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尹序德 周辰亚 卢进 陈萍 白桦关键词: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来源的NO调节肿瘤血管的生成 被引量:10 2010年 背景与目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来源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cle,NO)广泛表达于肿瘤组织,调节着肿瘤血管的生长,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中探讨NO对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NO组小鼠右胁下接种eNOS基因转染的Lewis肺癌细胞;eNOS拮抗组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后腹腔注射eNOS拮抗剂L-NAME;对照组接种Lewis肺癌细胞后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3周后,测定血浆内NO含量,计数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数;取肿瘤组织测定每高倍视野下(HPF)血管密度、EPC细胞数量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复合物(VEGF-VEGFR)的表达。结果:接种Lewis细胞4周后,对照组肿瘤体积为(3022±401)mm3,而L-NAME组和eNOS组分别为(1204±97)mm3和(1824±239)mm3,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NOS基因转染组肿瘤组织内eNOS蛋白表达和NO的生成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肿瘤组织中EPC数量[(48±19)/HPF]、血管密度[(19±7)/HP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循环EPC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L-NAME腹腔注射能显著减少血液及肿瘤组织内NO浓度,循环EPC数量和肿瘤组织内EPC数量也随之显著降低,肿瘤血管密度也降至(12±5)/HPF,与对照组及eNOS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OS来源的NO低表达和高表达时都能通过减少VEGF与其受体的结合而抑制EPC参与的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和肿瘤的生长。 梅开 蔡晓虹 杜磊 陈艳芳 黄霜 陈晶 尹序德 张芷旋 赵新 周澄亚 喻璟瑞关键词:一氧化氮合成酶 内皮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祖细胞 肿瘤血管 综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46例分析 被引量:1 1998年 综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46例分析尹序德卢进李秋黄玉华主题词恶性黑色素瘤综合疗法中图号R739.5R730.581988年至1992年我院收治恶黑54例。失访6例,资料不全2例。将资料完整并随访满3年的46例总结如下,以了解综合治疗的作用。1资料和方法1... 尹序德 卢进 李秋 黄玉华关键词:黑色素瘤 综合疗法 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探讨接受联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104 例接受联合化疗患者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分别采用综合措施,即层流室隔离,预防性应用抗生素、GM-CSF激活骨髓等,单用抗生素防治,两组病例均为52 例。结果:综合组中性粒细胞恢复快,粒细胞缺乏期明显缩短,仍有8 例发生感染,感染率15.4% ,但程度轻,预后好,无霉菌感染;单用抗生素组14 例发生感染,感染率26.9% , P> 0.05,差异无显著性,2 例合并霉菌感染,死亡2例。结论:综合措施防治联合化疗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是有效的。 卢进 尹序德 李维 卫述群 曾令源 郑智元关键词:联合化疗 中性粒细胞缺乏 OLF与LF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2003年 目的 :观察比较国产沙利铂 /四氢叶酸钙 / 5 氟脲嘧啶 (OLF)和四氢叶酸钙 / 5 氟脲嘧啶 (LF)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和中位疾病进展期 (TTP)。方法 :经病理检查证实的 5 4例晚期大肠癌患者 ,非随机分两组。OLF组给予奥沙利铂 (L OHP) 130mg/m2 静脉滴注 ,第 1天 ;四氢叶酸钙 (CF) 2 0 0mg静脉滴注 ,第 1~ 5天 ;5 氟脲嘧啶 (5 Fu) 5 0 0mg/m2 静脉滴注 ,第 1~ 5天。LF组除不用L OHP外 ,其余给药方法、剂量与OLF组相同。两组均 2 1天为一周期 ,连续用药 3周期后进行评价。结果 :OLF组有效率 42 3%,LF组有效率 18 5 %,P >0 0 5。毒副反应依次为胃肠道反应 ,骨髓抑制 ,粘膜炎和神经毒性。LF组无神经毒性。OLF组TTP为 10个月 ,LF组TTP为 6个月。结论 :LF方案仍为大肠癌化疗的基础方案 ;OLF方案治疗大肠癌疗效优于LF方案 ,但须增加病例数继续观察 ;主要毒性反应经停药、对症处理后均可恢复正常。 蔡晓虹 王理扬 尹序德 赵新 张芷旋关键词:LF方案 化疗 晚期大肠癌 毒性反应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Ⅳ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郁期临床试验中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组恩度郁期临床试验的2725例人群中,我院42例患者接受恩度联合标准一、二线含铂化疗方案,恩度静脉滴注,7.5mg/㎡/天,连续给药14天,21天为一周期重复给药。结果:可评价疗效的38例患者客观反应率为28.6%,疾病控制率为73.8%,42例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5.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0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5%、18.8%及10.7%。 PS 评分良好(0~1分)、近期疗效评价临床有效组(CR+PR)患者及恩度使用≥4周期的患者具有更长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分别是5.6月、7.4月和7.0月(P&lt;0.05),PS评分是患者的唯一独立预后因素。发生芋/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化疗相关的胃肠道反应9.5%,白细胞减少38.1%,贫血26.2%,血小板减少2.4%。结论: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我院的郁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恩度联合化疗可以在毒副作用可耐受的情况下,使患者的临床受益增加,近期的肿瘤控制转换为生存的获益,且治疗效果与恩度使用周期数、患者一般状况相关。 喻璟瑞 龙宇 潘长穿 尹序德 王艇 张芷旋 陈晶 周澄亚 蔡晓虹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恩度 非小细胞肺癌 注射用奈达铂治疗头颈部鳞癌与食管癌及非小细胞肺癌Ⅱ期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评价比较以奈达铂(NDP)为主的化疗方案与以顺铂(DDP)为主的化疗方案对头颈部鳞癌、食管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头颈部鳞癌及食管癌,NDP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四氢叶酸(CF);NSCLCNDP联合诺维本(NVB);对照组:以DDP替代NDP,两组其他用药均相同。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结果:2002年5月~2003年11月共有194例患者入组,其中188例完成试验,6例出组。头颈部鳞癌60例,食管癌60例,NSCLC68例。头颈部鳞癌试验组有效率为46.67%,对照组有效率为46.67%,χ2=0.2820,P=1.0000;食管癌试验组有效率为35.48%,对照组有效率为13.79%,χ2=2.4506,P=0.7470;NSCLC试验组有效率为31.43%,对照组有效率为15.15%,χ2=1.4315,P=0.1553。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除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24,P=0.0006),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外,血常规、腹泻、便秘、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ND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头颈部鳞癌、食管癌、NSCLC疗效肯定,不良反应中呕吐明显减少,轻中度骨髓抑制,其余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佟仲生 李淑芬 汪旭 南克俊 秦天洁 黄诚 张春 潘良憙 戴爱娣 曾令源 尹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