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高峰

作品数:16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病毒
  • 7篇出血热
  • 5篇免疫
  • 5篇汉坦病毒
  • 4篇细胞
  • 4篇流行性
  • 4篇流行性出血热
  • 3篇蛋白
  • 3篇肾综合征
  • 3篇肾综合征出血...
  • 3篇综合征
  • 3篇综合征出血热
  • 3篇抗体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嵌合
  • 2篇球蛋白
  • 2篇重链
  • 2篇重链可变区
  • 2篇重链可变区基...

机构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15篇尚高峰
  • 11篇杨为松
  • 10篇白雪帆
  • 8篇徐海峰
  • 4篇张文彬
  • 3篇黄长形
  • 3篇张文祥
  • 3篇周永兴
  • 2篇李光玉
  • 2篇孙永涛
  • 2篇刘泽富
  • 2篇李斯德
  • 2篇刘健
  • 2篇何文革
  • 1篇杭长寿
  • 1篇陈龙邦
  • 1篇刘彦仿
  • 1篇李盈盈
  • 1篇朱平
  • 1篇王斌

传媒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单克隆抗体通...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年份

  • 4篇1996
  • 3篇1995
  • 5篇1994
  • 2篇1990
  • 1篇198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产物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0
1996年
为了高效表达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并将其应用于该病的血清学诊断中,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了76-ll8株病毒核蛋白编码基因并除去了非编码区基因,将编码基因正确插入表达载体PBV220,经ELISA检测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核蛋白得到了有效表达,表达的核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7.5%。利用尿素变性的表达核蛋白做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患者血清中抗HFRSV核蛋白抗体IgG和IgM的间接ELISA方法,提示该方法特异、稳定且敏感性较好,其优点在于简便、快速,适合于基层应用。
黄长形李盈盈杨为松杭长寿白雪帆尚高峰张文彬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大肠杆菌ELISA
不同诱导剂体内快速诱生大鼠腹水和增加McAb产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作者采用诱导剂和杂交瘤细胞同步生产单克隆抗体(McAb)腹水法,研究比较了不同成分诱导剂生产McAb腹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以液体石蜡与不完全佐剂的等量混合剂(LPIFA)诱导McAb腹水产生的效果优于以不完全佐剂(IFA)或降植烷(pristane)为诱导剂生产腹水的效果.LPIFA法是IFA或降植烷法腹水产量的1.4~2.2倍、McAb产量的1.6~2.5倍;每鼠平均诱生腹水约57~76ml,其中单只最高一次达110ml.并且应用LPIFA同步转种杂交瘤细胞生产腹水法有省时、省工的优点.
徐海峰杨为松崔龙洙尚高峰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腹水诱导剂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失常被引量:7
1990年
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和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功能检测法,比较分析了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Ts功能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及其与免疫功能紊乱之间的关系。发现EHF患者病程初期STs功能即明显降低,CD_8^+细胞比例显著增加,CD_4/CD_8比值降低,且STs功能及CD_4/CD_8比值与血清C_3含量及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率有关;STs功能与CD_8^+细胞比例呈负相关,表明增加的CD_8^+细胞可能主要属于细胞毒性T细胞 上述结果证实EHF患者病程中存着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功能的失常。
陈龙邦杨为松徐海峰张文彬朱平尚高峰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免疫功能紊乱T细胞
流行性出血热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对它的影响被引量:6
1990年
用淋巴细胞分化抗原的系列单抗隆抗体,动态观察流行性出血热(EHF)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发现CD_8^+细胞数在2—5及9—12病日明显增加,CD_4^+/CD_8^+比值倒置或下降,16—19病日逐渐恢复正常。B^+、IL-2R^+和HLA-DR^+细胞数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均显著增高。在疾病的早期重、中型患者B^+、IL-2R^+及HLA-DR^+细胞数高于轻型患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治疗后B^+、IL-2R^+和HLA-DR^+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提示:EHF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可能参与本病的发病机制。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应用似有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作用。
徐海峰杨为松白雪帆王晶翼张文斌尚高峰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双毒清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1996年
对我院3年收治的189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63例),进行血液流变学11项指标检测,发现用双毒清治疗前后,全血低切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及Casson屈服值亦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双毒清可阻断本病早期高粘滞、高浓缩、高凝固及血细胞高聚集的中间病理环节,本制剂的抗凝、降粘、溶纤、解聚之功效,使治疗组 126例全部治愈,对照组病死率为 4.76%(P<0.05)。
刘泽富何文革白雪帆尚高峰周永兴
关键词:中药出血热肾综合征血液流变性
RT-PCR,ELISA和IFA技术应用于汉坦病毒检测的比较被引量:5
1995年
作者报道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双单克隆抗体(McAb)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andwich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三种方法对汉坦病毒76~118株细胞培养物中病毒RNA及抗原的检测情况,并比较了三种方法的敏感性.结果表明:RT-PCR敏感性最高,种毒后24h内即可检出病毒RNA;其次为夹心法ELISA,种毒后48h可检出冻融细胞上清内的病毒抗原;IFA检出感染细胞内病毒抗原的最短时间为72h.作者对设计引物与提高RT-PCR的敏感性进行了讨论。
孙永涛白雪帆黄长形杨为松尚高峰李光玉张文彬
关键词:汉坦病毒病毒检测聚合酶链反应
重组病毒DNA直接注射动物诱导抗病毒免疫
1994年
本文综述了直接应用重组病毒DNA接种动物诱导抗病毒免疫的研究进展。
尚高峰
关键词:直接注射基因免疫诱导抗病病毒DNA基因工程疫苗抗病毒免疫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用于汉坦病毒的基因分型被引量:9
1996年
应用反转录PCR技术对国内外分离的18株汉坦病毒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10株血清Ⅰ型病毒仅能用Ⅰ型引物扩增,8株血清Ⅱ型病毒仅能用Ⅱ型引物扩增,与既往空斑减少中和试验的分型结果完全一致,两种PCR产物经内引物再次扩增及酶切分析鉴定证明具有特异世,表明RT-PCR是一项比较特异、敏感和简便实用的汉坦病毒基因分型方法。
白雪帆黄长形孙永涛杨为松尚高峰周永兴李光玉
关键词:汉坦病毒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分型
原位分子杂交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尸检组织中汉坦病毒M和SRNA的分布被引量:9
1995年
本文以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法研究了国内不同地区HFRS尸检病例组织中病毒RNA的分布和定位。结果在19例病例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病毒RNA。陕西及沈阳地区病例,阳性部位主要是各脏器上皮及实质细胞。江西地区病例,病毒RNA主要出现于各脏器组织内血管壁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广州一例,病毒RNA主要分布于肝脏灶性溶解性坏死区域,肺泡壁和肾间质血管等部位。病毒RNA主要定位于细胞胞浆,呈颗粒状或全浆阳性,也出现干部分组织少数细胞胞核中。此外,病毒RNA还出现于细胞外液和红细胞表面。结果说明,HFRS病毒具有泛嗜性感染及上皮性组织或血管内皮细胞易感的特点,后者可能取决于不同地区HFRS病例所感染的病毒的血清型或毒株不同,从而引起不同类型HFRS及其病理和发病机理的差异。
杨守京刘彦仿张劲凤尚高峰晏培松胡明华
关键词:汉坦病毒原位分子杂交出血热
双毒清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26例被引量:3
1996年
双毒清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26例刘泽富何文革尚高峰白雪帆王俊涛周永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西安710038)关键词出血热,流行性双毒清治疗中图号R512.8双毒清具有清除病毒和清热解毒之功效[1],1992年1月~1994年12月治疗流行性出血...
刘泽富何文革尚高峰白雪帆王俊涛周永兴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药疗法注射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