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江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25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锆石
  • 9篇地质
  • 9篇阿拉善地块
  • 7篇地质意义
  • 6篇杂岩
  • 5篇定年
  • 5篇造山带
  • 5篇山带
  • 5篇变质
  • 4篇多金属
  • 4篇年代学
  • 4篇龙首山
  • 4篇成矿
  • 3篇多金属矿
  • 3篇岩群
  • 3篇岩体
  • 3篇山岩
  • 3篇深熔作用
  • 3篇同位素
  • 3篇锡多金属

机构

  • 30篇中国地质科学...
  • 10篇桂林理工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广西区域地质...
  • 1篇黄金集团

作者

  • 32篇宫江华
  • 16篇张建新
  • 14篇于胜尧
  • 14篇王宗起
  • 10篇覃小锋
  • 6篇王东升
  • 4篇马收先
  • 4篇李云帅
  • 3篇赵国英
  • 3篇杨文
  • 3篇詹俊彦
  • 2篇冯毅
  • 2篇石浩
  • 1篇孙德有
  • 1篇张英利
  • 1篇李怀坤
  • 1篇胡古月
  • 1篇戴塔根
  • 1篇侯可军
  • 1篇宋炯

传媒

  • 7篇岩石矿物学杂...
  • 6篇岩石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矿产与地质
  • 2篇第五届构造地...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南方金属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阿拉善地块~2.5Ga TTG岩石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3
2012年
阿拉善地块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但其是否存在太古代变质基底却存在争议.本文首次报道西阿拉善地块的北大山地区存在新太古代岩石,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些岩石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具有典型TTG片麻岩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该岩石的岩浆锆石核的年龄为2522±30Ma,变质重结晶边的年龄为2496±11Ma,近一致的岩浆结晶年龄和变质年龄表明它们属于同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代表了北大山地区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早期的岩浆-变质事件;锆石Hf同位素结果显示,εHf(t)值主要集中在0.4~4.9之间,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集中于2.7~3.0Ga之间,说明TTG片麻岩的主要源区为形成于中-新太古代(2.7~3.0Ga)的地壳物质,并在新太古代末期发生再造.这些资料显示西阿拉善地块的新太古代TTG片麻岩与广泛分布于华北克拉通的同时代TTG岩石特征一致,它们经历了类似的中-新太古代地壳生长和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最早期的构造热事件.
宫江华张建新于胜尧李怀坤侯可军
关键词:TTGLA-ICP-MSHF同位素阿拉善地块
阿拉善地块中元古代诺尔公群的构造变形特征被引量:7
2016年
阿拉善地块作为华北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关键的构造单元,经历了不同时期构造热事件的叠加作用。本文选取阿拉善地块巴音诺尔公地区出露的中元古代诺尔公群进行研究,总结了这些前寒武纪岩石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显微构造特征,并对其构造格架、变形期次进行了初步划分。研究表明,中元古代诺尔公群内部至少存在两期变形,早期变形表现为原始层理的片理化过程,形成了区域走向近NE-SW向的片理;而晚期变形则表现为顺片理走向的右行走滑剪切作用。结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及年代学资料,认为中元古代诺尔公群的内部变形主要受到石炭纪-二叠纪查干础鲁弧后盆地向阿拉善微陆块之下俯冲作用的控制,俯冲作用造成了NW-SE向的挤压,从而发生了早期片理化,而随后顺俯冲带走向的走滑作用则调节了挤压造成的缩短。
王东升宫江华张建新于胜尧
关键词:阿拉善地块
云开地块北缘加里东期中-基性火山岩的厘定:钦-杭结合带南西段早古生代古洋盆存在的证据被引量:38
2017年
在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结合带(称之为钦-杭结合带)南西段,由于后期盖层覆盖和构造、岩浆侵入破坏,作为结合带标志的古洋壳残片(蛇绿岩)至今未被识别出来,从而导致了前人对该结合带的边界、大地构造性质及其时空演化等问题存在严重分歧。笔者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在云开地块北缘的岑溪地区,沿着岑溪-梧州断裂带两侧出露有一系列呈岩片状产出的(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块。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可分为性质截然不同的三大类:(1)糯垌镇油茶林场一带出露的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具有略亏损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轻微富集,且Nb、Ta、P和Ti的负异常不明显,显示出与N-MORB型火山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获得其中斜长阳起石岩的锆石LA-MC-ICP-MS U-Pb谐和年龄为443.7±2.2Ma;(2)归义镇洞尾一带出露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则表现出轻微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具有平坦或略富集的轻稀土元素,并出现Nb-Ta、P和Ti的微弱亏损现象,显示出其与E-MORB型火山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获得其中斜长角闪岩的锆石LA-MC-ICP-MS U-Pb谐和年龄为441.3±2.4Ma;(3)安平镇白板、大爽一带出露的中-基性火山(碎屑)岩总体上表现为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其间还出现Nb-Ta、P和Ti等高场强元素的明显亏损,显示出与俯冲带有关的岛弧型(IAB)火山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获得其中安山质晶屑凝灰岩的锆石LA-MC-ICP-MS U-Pb谐和年龄为442.2±3.7Ma。由此表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结合带(钦-杭结合带)南西段有早古生代古洋盆的存在,本区N-MORB、E-MORB和IAB型中基性火山岩可能是在加里东时期该洋盆岩石圈持续向南东俯冲消减至华夏板块(云开地块)之下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产物。
覃小锋王宗起宫江华赵国英石浩詹俊彦王震
关键词:古洋盆早古生代
阿拉善地块南缘龙首山东段“龙首山岩群”的再厘定——来自碎屑锆石U-Pb定年的证据
宫江华张建新于胜尧
文献传递
敦煌地块及邻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壳演化及构造意义
张建新宫江华于胜尧
桂北宝坛地区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的类型:来自尖晶石的指示
2018年
江南造山带西段宝坛地区广泛发育镁铁-超镁铁质岩,由于其构造位置的重要性成为Rodinia相关研究的热点,构造环境争议较大。宝坛下如龙、大坡岭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侵入四堡群,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岩、蛇纹石化橄辉岩和角闪石岩组成,个别岩体有辉长岩,未见火山熔岩相出现,不同于蛇绿岩、科马提质熔岩。杂岩体富含角闪石,有辉砷镍矿出现,显示出富流体特征。岩体尖晶石相对富Fe、Cr、Ti贫Al,在尖晶石成因化学成分图解中,多数样品落入阿拉斯加型杂岩体区域附近,表明宝坛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与阿拉斯加杂岩体具有相似特征,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环境。
张航王宗起覃小锋宫江华傅振洋田伟伦
关键词:江南造山带尖晶石
桂北一洞锡多金属矿床LA-MC-ICP-MS锡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桂北一洞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西段的宝坛地区,一般认为其成因上与平英复式岩体具有密切关系。但由于缺乏直接的成矿年龄数据,其形成年龄主要是通过平英复式岩体的成岩年龄间接确定的,因此其成矿年龄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利用锡石微区原位LA-MC-ICP-MS U-Pb测年方法,对采自一洞锡多金属矿床韧性剪切带内矿体的锡石样品进行测年分析,获得锡石的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为(829.0±15.0)Ma(MSWD=31),该年龄值与笔者获得的平英复式岩体中含锡元素最高的第四期次(含)电气石中细粒黑云母(二长-)碱长花岗岩(Pt3ξγT^4)的形成年龄[(831.1±7.1)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锡多金属矿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平英复式岩体的第四次岩浆作用,而后期的构造活动使锡多金属元素从源岩中运移出来,并在韧性剪切带中富集成矿。
冯毅覃小锋覃小锋王宗起马收先宫江华
关键词:成矿年龄
湘西古丈烂泥田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古丈县烂泥田锰矿位于震旦系下统湘锰组下段黑色岩系中,成矿受武陵陆隆边缘拗陷之半局限盆地控制,形成于古陆边缘近岸的海湾深湖中,矿石富含有机碳和藻类生物化石.研究表明,菌藻类生物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矿床属化学-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欧阳黎明戴塔根宫江华
关键词:锰矿地质特征微生物成矿沉积矿床
桂东南新地-安平地区辉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桂东南新地-安平地区的辉长岩体主要沿着岑溪-梧州深大断裂带两侧分布,与早古生代地层或震旦纪地层呈侵入接触关系,并被白垩纪地层覆盖。岩相学研究表明,其主体岩性以角闪辉长岩和紫苏角闪辉长岩为主,还有少量的含长辉石岩、辉长闪长岩和辉绿(玢)岩。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角闪辉长岩的形成年龄为249.1±2.8 Ma(MSWD=0.44),相当于早三叠世。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这些辉长岩体具有较低MgO(2.13%-3.59%)和较高Fe2O3T(16.42%-33.53%)、P2O5(0.58%-1.18%)和TiO2(1.52%-2.31%)的特征;岩体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Ba、Rb和U),而Nb-Ta、Zr-Hf和Ti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显示出与俯冲带有关的岛弧岩浆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可能形成于与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大陆弧)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认为,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结合带(称之为钦-杭结合带)西南段有古生代洋盆的存在,该洋盆一直延续至中三叠世的印支运动才最终闭合,本区广泛发育的大陆弧型辉长岩应为该洋盆发生俯冲-消减作用的地质记录。
赵国英覃小锋王宗起宫江华杨文朱安汉石浩詹俊彦
关键词:辉长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桂东南
川西地区梭罗沟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来自黄铁矿Re-Os同位素的限定
2025年
梭罗沟金矿床产于松潘-甘孜造山带木里弧形逆冲-滑脱叠置岩片区,为赋存于扬子板块西缘基底上部火山-沉积建造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次研究对梭罗沟金矿床的矿石黄铁矿开展了Re-Os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测试,获得等时线年龄263.5±2.7Ma(MSWD=55)。结合赋矿玄武岩结晶岩浆锆石(252.8±2.3Ma)和石英脉中最年轻的捕获锆石年龄(119±1.7Ma)数据,本文认为梭罗沟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与区域上的晚二叠世火山岩地层相关,且黄铁矿未经历高温岩浆流体改造和长距离的搬运作用。甘孜-理塘洋盆闭合后,弧-陆碰撞造山作用使得区域上发生不连续岩片逆冲叠置事件,喷发于扬子板块西缘的二叠-三叠纪海相火山岩以构造岩片的形式向东南方向推覆,并在岩块内部形成了大量的韧-脆性剪切带。119Ma之后(尤其是新生代时期),在区域高热流条件下,沿剪切带迁移的中-低温变质流体萃取了晚二叠世火山-沉积地层中的金元素,并近原地就位于"薄皮构造"的剪切带内,形成梭罗沟金矿床。考虑到区域上的诸多金矿床产于扬子板块西缘,本文推测其成矿物质的初始来源可能来自甘孜-理塘洋内的火山岩,但也不能排除晚二叠世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相关火成岩的贡献。
胡古月冯希尧王兆成魏永锋张文林李超宫江华
关键词:松潘-甘孜造山带蚀变岩型金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